第46章 京中事

大禹皇宫。

穹罗殿内,大禹皇帝程中考坐在首座,他两鬓微白,略显老态。

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凡人,由于策御殿扶持起的傀儡旧皇。

底下的人争执不休,程中考撑着脑袋吃的茶点,一言不发。

反正,他说不说都无甚关系,等这些世家扯皮好了,他只要点头同意就行。

汪氏家主道:“陛下,沧仪虎视眈眈,若是干耗着,国将不存。不如赌上一把,臣以为斗运大比势在必行。”

大禹政党分为两个派系,一是以许家为首的主战派,主张以战养战,操兵治国,另一是以袁家为首的保守派,主张。

两大派系之下,各氏族纷纷站队,同时,又划分出各种小派系,根系相互纠缠,难以理清。

而汪氏正是主战派。

袁氏家主发出一声冷笑:“汪老弟,你怕不是疯惊了,大禹的国力如何与沧仪相比?”

大禹的天阶御师只有四位,而其余各国明面上的天阶御师皆有六人之多。

而斗运大比需要在各阶抽五位御师去参加,也就是说,大禹还未开始比试,就已经输了一把了。

无人可用呐。

汪氏家主面上带着得意的笑:“老袁,这就是你眼界浅薄了,还记得十八年前我家得算师批命的小娃吗,他活下来!”

“不仅如此,那不争气的娃儿契约了一只四阶图羽兽。”

场中哄闹嘈杂起来,四阶?还是雷系?

殿中的都是有名有姓的氏家,而他们中也仅有一些人拥有四阶灵兽。

袁氏家主阴沉了一瞬,又迅速转晴。

他忍不住开口刺道:“汪老弟真是好大的运道,只是,你家娃儿再强也只能打一场,剩下的四场怎么办?”

“若是输了,后果你汪氏能担得起吗!”

这句话直指问题核心。

汪氏家主直视他,目光没有丝毫退让:“若我说,我寻到了‘南’字令的主人,你又待如何?”

这时,所有人倏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直视汪氏家主。

四国分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国各有一令,东令沧仪,西令海与,南令大禹,北令北荒。

世有预言,四令之主共遇,可开通天之门,走出绝灵之域。

而南令的持有者,是其他三令的统帅,必为当世奇才,孤傲独绝。

也只有她,才可带领三令打破束缚,冲出绝灵之地。

数百年以来,其他三令的持有者换了又换,而南令的持有者从未现世。

久而久之,这预言也没多少人信了。

皇帝点心也不吃了,因为激动,双颊上红血丝一片一片的,像醉了酒。

“老汪,所说为实?”

“咳咳,不知南令主人现在在何地?”

汪氏家主笑呵呵,回应的滴水不漏。

众人见从他嘴里撬不出什么,心思一个个都活络起来,便开始重新商讨。

经由许氏牵头,最终决定参加大比,这其中涉及的利益分配却是许氏占了大成,而汪氏得到的好处并不多。

表面上众人都还算满意,而实际上,谁又能知道呢?

禹皇遂下旨同意斗运大比,希望沧仪即刻退兵。

而柳城的人还不知晓。

……

许灵昀走入殿中,那些人还围在莲台前,大多人是御师,杨帛画也在人群中。

看来知道这处传送阵的人还不少。

一个少年交涉一番,坐上莲台,他掏出指节宽的圆块,塞入凹槽中。

许灵昀看清了圆块的模样,果然是灵币。

莲台发出阵阵亮光,传送开始。

少年露出个放松的笑,就在这时,一人汉子揪住少年的脖领,将他拽了下来。

而他自己,迅速窜入了莲台,在少年的哭骂声中消失不见。

等少年再次攀上莲台时,莲台又恢复了暗淡,看来一枚灵壁能传送一人。

然而,这里的人不是每人都有灵币,一时间人人自危起来。

许灵昀有意无意的拉近和杨帛画的距离。

杨帛画向后撤了几步,警惕望向她,对面的少女带着面纱,露出的眉眼清丽精致。

不过令她疑惑的是,仔细看少女的眉眼还有几分熟悉。

许灵昀向她眨眨眼,荡了荡衣袖,一只小匕若隐若现。

杨帛画心头一颤,是许灵昀。

少女走近她,在两人身影交错时,杨帛画手心中被塞了一物,触感圆润,微温。

杨帛画微怔,这是灵币,她心中有些感动,许灵昀的出身她再清楚不过。

所以不道她从何处得来,但灵币极为稀少,杨访都没有几个,她居然舍得匀出一枚给她?

杨帛画手中是有灵币的,她正想将灵币还给许灵昀时,却见她径直走向莲台,放入灵币。

有人想要故伎重施时,灵台的少女手中幻化出一柄银弓,其中隐隐传来兽吼,威力无边。

那人被震慑住,不敢上前。

就这样,许灵昀也消失在了阵中。

杨帛画呆呆的望着莲台,心中掀起波澜,她又变强了。

许灵昀在睁眼时,已经来到京都。

不愧是天子脚下,繁华似锦,热闹非常。

她走出策御殿的大门,手拿地图,向琼玹学宫的方向走去。

街上人来人往,关于斗运大比的讨论更是翻了天,不过嘛,讨论的内容对大禹着实不太友好。

许灵昀拦下位老伯相问,老伯见她是御师,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

听完这些,许灵昀发觉得大禹迟早要完,赶紧将知识学到手,学到脑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出了城门,没走多久,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座巨大的山脉。

山脉上尽宫殿琼宇,云雾缭绕,宛若仙宫。

有各类灵兽在山间嬉戏,云间禽鸟之声阵阵,清脆如歌。

而山脉为首之处,是一个形似重剑的山峰。

剑峰高约千丈,怪石鳞次栉比分布在山体上,剑竹与雪松稀稀拉拉占据了大部分的山体,整体显得有些荒芜。

剑峰看上去像是一把横卧的剑,山尖被暴力削平掩映在云间,熨烫平整的云层中隐隐浮现一座古朴的学宫大殿。

此刻正值破晓,微弱的霞光穿透云层似要将大殿烤化,殿身高低错落,极具奢华。

而这座山峰,正是学宫弟子上课的地方。

许灵昀沿着小路上山,行至半山腰,刻有“琼玹”二次巨大的石碑立在路正中,她认出,石碑上正是李琼玹的字迹。

再往前,便走不得了,两名琼玹弟子拦住了她的去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