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祠堂异象

正当过年时,各家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挂上喜庆的对联,摆上菊花、五代果、剑兰、银柳、金桔、百合花、红掌、兰花、桃花、果盘。

哀月和墨杉遇见了吟游诗人第五语寂,只见诗人背负双手,四十五度抬头望天:“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炊烟台,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第五语寂忽然转过身来看见他们俩,露出淡定礼貌的笑容,道:“二位可是旅人,吾曾游多地,遇见无数人,二位气宇不凡、面若天仙,可否跟二位游玩新元洲?”

墨杉答曰:“可,不知你之名号?”

“第五语寂。”说着拿树枝在腥松的泥土上龙飞凤舞地刻下名字,“可以称我寂语山人。”

“墨杉。”

“哀月。”

哀月好奇道:“原来是新元洲,可否介绍一二?”

语寂答道:“此处商业繁华盛产香料,以祠堂闻名,有紫新诗人描述:神欢休自轻,意欲凌凤翔,新元盛文史,群刻今汪洋。至于具体时景,自请二位一同观赏。”

语寂请他们吃了牦牛肉拉面,哧溜哧溜,下了辣子吃得津津有味,又请他们吃了燚羊串和鸡包馍,哀月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对墨杉说:“心有恍惚饱后休,烦恼如何到心头!”墨杉听了会心一笑:“听了倒是不觉得愁了,寂语兄做东,咱有口福。”

语寂带领着往市区走去,只见街里灯红酒绿,饭市里人们高谈阔论,神采飞扬,新月弯弯孤单地挂在夜空中央,树影轻动。

天黑,三人步行往名望之户走去,走到一处红墙绿瓦漆木大户前,敲响门环,一盘发侍女开门询问,让他们进去。女主人和男主人正在饭局中,前面是戏台歌女,侍女道:“这是秋风国前来的吟游诗人,这两位随吟游诗人而来。”

语寂拱拱手:“我是寂语山人,这两位是哀月和墨杉。”

男主人说:“鄙人陈陌参,贱内陈玉。”

女主人笑盈盈说:“但请吟游诗人吟一首诗助助兴。”

语寂侧一步扬头高喝,中气十足:“青龙百首惊雷,清风拂面。白虎流转回峰,拜山为神。朱雀千羽巨瀑,流光韵逸。玄武万爪春泥,培土和田。只为盛世,只为凡心。”

一个小辈丫头绢捂嘴呵呵一笑:“大开欲合,继而急转新尘,可笑可笑。”

新元洲大户人家家家都建祠堂,祠堂林立,集中在北山洞窟里,各自有各自信仰的神。

陈家信仰灭天神,主宰灯光明灭,是旅行出差的保佑之神。

侍女带三人到神像参拜,灭天神风姿卓越,眉目清朗,手托油灯,火光彻夜通明。

快到白天,灭天神手中的灯火会飞向天空,消失在东边,像被朝阳吸去一般,然后东边的天空会出现一道三色彩虹。到傍晚,天灭神手中的灯火会突然窜出,比一般的烛火亮得多。

第二天他们三人告别了陈陌参一家,到苏家大宅借住,苏家祠堂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方正洞室,门楣上有七只喜鹊石雕,各展其翼,惟妙惟肖,内有谷香至尊神像,一手持镰刀,一手捧簸箕,背一袋大米。

苏家祠堂也有传说,当年苏家才四口人,贫穷落魄,苏旗予一人劳作,扛起四人生活,是日,大雨冲垮了农田,苏旗予带了大刀上山打猎,他来到了一片从未见过的土地,捡到一块四十厘米高的石碑,上面写着:谷香至尊座上宾,丰谷新收堆成粮。由此苏家兴旺发达。

石碑已不知何处去,苏家建了祠堂纪念谷香至尊,每年都有谷香至尊化凡人降临送种子。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