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忽然看见街角有阵香味传来,吸引了他注顺着香味看去,原来是个卖饼食的摊位。走向前去一看,是个老汉在经营,边揉的面团,边往里加夹杂肉馅,旁边架着两口大锅,摞着几列蒸笼,正冒着热气。诱人的香味飘来,王二咽了一口唾沫,这可比菜叶粥美味多了,他忙跑向卖馒头的摊位,向老汉道:“大伯,这馒头怎么卖的?”

“二文一个,客官要几个?“老汉笑着说,停下了手中的活,忙着擦了擦手。

“那就来三个吧!“

说着,从怀中掏出六文钱递过去,老汉接过铜钱,转身从蒸笼之中拿出馒头打包好递了过来。

王二手提的馒头,走到隔壁的摊位,捡了个座,点了个血粉羹。

摊位的主人手脚十分麻利,很快端上了来。血粉羹,顾名思义,是用血与粉米线为主料组成的汤羹,血用的是羊血。是一道宋朝市井小吃,十分便宜。

适合他这种现在这种没有多少钱的人消费,不会太过贵。

血粉羹端上来后,散发着浓郁而诱人的气息,上面还带了点葱花作为装饰。让王二有些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只觉得滑嫩爽滑甚是美味,就着刚才买的馒头,大口嚼咽。

食物入腹后,王二顿感浑身暖洋洋的,十分舒服,把剩余的半块馒头又递到嘴里吃完。

就这样坐了一会儿,把老板叫来结帐,又问了问老板附近的肉铺在哪?

得知在肉铺位置后,便起身离开。

……

向东走二个巷子向西绕1个弯再向北就到了,记着老板刚才说的话又向周围人打听了一下,这才找到肉铺。王二有些路痴,只不过在现代有各种导航定位精确的很。但穿越到古代后,这些以前的便利都没了,也没有继承前身的记忆,因此走了些弯路,才找到。

肉铺在两栋房子的夹缝处,正欲抬腿进去。

“且抬些手,小店是小本意。“

肉铺内传出了声音。

两个汉子,其中一人脸带金印,颜色还未露出不悦,就见店中做掌柜打扮的人,忙从柜中掏出几吊铜钱塞与二人手中中。

“二位拿去吃个茶,以后每月自有一份人心送上“掌柜说着,满面笑容,眼神却透着丝小心。两个汉子相看一眼,脸色稍霁。

“秦掌柜,这次就算了,以后例钱要定时送到否则张家哥哥那里不好交代”

秦掌柜连连称是,“能否少一些”带着商量的口吻小心翼翼的问道,其中人闻言冷哼了一声,另一人摸了摸腰间鼓鼓处,还会未等有动作,秦掌柜立即变成了赔笑状,“是是,必须按例送,必须按例”

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伙计,又自给二人倒茶小心迎奉。片刻,伙计从后面拿出一大扇肉打包装好成二份,掌柜亲自送与二人。

待送别二人,秦掌柜看他们已经走远,叹了一声,“唉”

伙计闻言,凑过来低声说道:“这帮人可真难缠,明摆着是想讹诈嘛!”

“没法,这些人都是街上的好汉,咱们惹不起呀!好了,你先去做事吧!”

王二在外冷眼打量,见秦掌柜如此低姿态,不禁暗叹难怪能在此处开店。光着迎来送往,应付三教九流的能力,自己是做不到了。由此不禁想到茶馆里的王利发,也是如此。

“客官,要点什么吗”伙计眼尖,一眼望见门口站着人。

“我们这猪肉是今天早上刚宰杀的,肥膘厚实,保证新鲜”

“我随便看看”

“那您先看看好叫我”

王二踱步走到了案台前,肉案上悬着几大块猪肉,排骨分一边,猪肚、猪肝、猪尾、等均是放置一旁,其实也瞧不出来什么。在现代他就是一泡面级厨师,用电热水壶烧开热水倒入杯面中,撕开调料包一一加进去,最后再撕一根王中王,也不切片,直接掰断放进去,这就是他拿手好菜了。

“劳烦你给我来一斤软骨”

伙计闻声过来,随机拿了一块软骨仔细切了,用用荷叶包裹住,递到跟前。

王二伸手接过,去柜台付了钱。

出了肉铺,又向周围看了看,找了一家酱菜铺子,买了些酱菜。顺手买了些日用品,这才回去。

走前王二细细的看了一眼面前的东京城。

回到住所后,将买的东西整理归类,稍微的收拾了一下。这是一间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茅草顶土坯房,墙体也十分斑驳,破烂的窗户,除了睡觉用的床外,只有窗户处有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其它什么都没有。

打扫了片刻后,用木杆撑起窗,好叫空气流通起来。

趁天还没黑,继续在院中赶制蜂窝煤,虽然很累,但王二还是尽全力的在做。

这些事情是他之前从未做过的,也并非他的本愿,而是被逼无奈。倒不是没想过有其他的出路,最好的就是考科举了,东华门外唱名妥妥的赵家人人想想就开心。但不说科举这条路,需要的物质基础。可作为前现代人,在这里就是个半文盲。但制作蜂窝煤也非长久之计。

手上的铲子不停不搅拌煤灰和黄泥,脑袋里想着事情,直到天色将黑。

王二把围在口鼻的毛巾摘了下来,说是毛巾,其实就是一件衣服。这是他为了自己身体健康所采取的措施。

见天色已晚,拿出今天买的排骨炖上,又烧了些米饭。今晚他终于可以好好的吃一顿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是喝菜粥,这样的日子,真够苦逼的。

晚餐过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屋中休息。

夜晚,王二辗转反侧。

鸡鸣声响起,他揉了揉眼睛后爬起来洗漱,又准备早餐,吃完后,又开始忙碌起来。

直道响午,就听见有人喊:“王家二郎在家吗”

“啊?谁呀!”

王二答应一声跑了出去。却是张五叔,身边还带着三个半大小子。

王二连忙招呼几位进去。

“张五叔昨儿的事劳您费心了”,进门后王二拱了拱手表示谢意。

“这是?”

用疑惑的眼神,看了过去。

“哦,忘了给你介绍。这是我侄子,叫李树,另两个是我隔壁的儿孙怀、孙顺。昨天听你说要招人,现在我就把他们带过来看看行不行?”

张五叔笑呵呵的解释道。

他那点小心思落在王二的眼中,总无非也就是看他这蜂窝煤能赚些钱想学技术罢了。蜂窝煤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虽然古代信息流传慢,但只要市面上大量使用,过段时间肯定有人能仿制出来。当然,他也却需要人手,否则实在吃不消了。

思及此处王二略一沉吟,说:“嗯,你们年龄都差不多。不妨让你们试试看,当然也不能白干活,一月三百文包二顿伙食”

“再签两年书契”这个是重点,这样他就可以摆拖繁杂的体力活了。

“好好,就依王家二郎”

张五叔喜形于色的赶紧替他们答应下来。毕竟在些时,学一门技术不容易。随后,又对着三个半大小子说了说,就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