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正宗钵仔糕

城中村出来一小段路就是商业步行街,枝桑说的那家钵仔糕店在步行街冷冷清清的街尾。

站在拉上了闸门,连招牌都换上了“欣欣大码女装”的店面前,温甜就知道,他们又一次扑空了。

意料之中的事,温甜也没带有期待。

“走吧。”

经历过这么多次,她早就变得波澜不惊。

枝桑在她冷淡的语气下,苦笑着拿出随身带的笔,正要在纸上划掉这家店……

两个小朋友从欣欣大码女装隔壁那条小巷道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人手上拿着一根像棒棒糖一样的东西。

当然,他们都认出来,那不是棒棒糖。

是钵仔糕!

两个人抛下先前的龃龉,对视一眼。

前后脚走进了巷子。

步行街背面的巷子别有洞天。

这里的建筑没有经过商业街的穿衣戴帽工程翻新,还保留着以前的状态。

青苔已经爬上了楼房的外壁。

整条巷子飘散着一股烟火气。

牛杂铺,牛骨汤,士多店沸沸扬扬,整条街上充斥着老板和食客热热闹闹的声音。

钵仔糕店就挤在其中。

老爷爷摆了张小台子,上面放着装着白色、褐色糕体的瓦钵,前面竖了个小牌子——2元一块。

温甜和枝桑一人买了两块,坐在了小台阶上。

当然温甜谨记着她现在还在生枝桑的气,钱是分开付的,在小台阶上也把屁股挪得老远,生怕和枝桑沾上点边。

乳白色的钵仔糕如温甜所做的,米香醇厚,甚至连木薯粉的粉感都尝不出来。

褐色的钵仔糕则是用红糖替代了白砂糖,红糖的甜腻更浓,又是另一种风味。

“你们很面生啊,不是住这边的吧。”

老爷爷闲着没事,就找上台阶上这两个年轻人聊天。

这几年过来买钵仔糕的都是附近的街坊,他记性好,早记了个七七八八。

新面孔来了,他也好奇得很。

而且他见这两个人明明是一起过来的,却非得挪开坐,分明是闹别扭了。

他老顽童似的,挤在他们之间坐下。

惊得温甜手里的竹签差点都要掉到地上,但很快又镇定住。

“嗯,我们是从苹山区过来的,特意来找您这个铺子呢。”简单地说了他们的来历。

“嘿,我这老头的摊子有什么好找的。”

老爷爷挥挥手,当他们是在哄他开心。

“我听家里的老人家说,您这边的钵仔糕很正宗嘛……”温甜咬了一口钵仔糕吐了吐舌头。

“都是家乡带过来的做法而已有什么正不正宗的,好吃不就行了嘛哈哈哈。”

他笑得洒脱,仿佛能做出传统的钵仔糕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却不知道温甜最开始就是为了这个味道付出了多少。

“刚刚在外面看到铺子拉闸了我们还以为找不着了呢。”

爷爷却是哈哈大笑起来,“都搬来后面好几年了,看来你家长辈也是好久之前过来的咯。”

他解释,“前几年的时候一直在涨房租,我一个老头卖这几板钵仔糕也不用这么大个店面,就没租了,反正家就在楼上,下来坐坐顺便卖卖就是。”

原来是这个原因,这种随缘买卖的方式,让他们还差点就找不着了。

这会儿聊开了,老人家打趣的心也上来了,转头问枝桑。

“小伙子,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啊,惹女朋友不高兴了也不主动说话可不行,嘴笨可不讨女孩子喜欢的。”

枝桑的脸微红。

他确实也是嘴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不是女朋友。”只能有一点解释一点。

“哎哟,不是的话,追一追不就成了吗,这有什么嘛……”

爷爷对这个榆木脑袋恨铁不成钢。

“我传授点经验给你哦?我给你说……”

“爷爷。”

温甜见这话题越来越离谱,实在看不下去,叼着那块钵仔糕嚼了两下,打断爷爷的话,转移话题。

“我们平常吃的钵仔糕不是都是透明的吗,为什么您这的都是这种看着硬硬的钵仔糕呀?”

其实她也已经被这件事困扰了太久了。

哪怕是研制成功,拿着配方,她都还是不放心。

这和她想象中钵仔糕应该有的样子实在相差太大了。

老爷爷看了她一眼,看出了她心里的小九九,笑了一下,没继续给枝桑分享他的追老婆经验,倒是解释得轻巧。

“那当然是因为你吃的不正宗啊。”

传统的钵仔糕做法确实是用米浆蒸煮的,且韧劲十足不粘牙。

后来改良后的钵仔糕,加入了马蹄粉,又加入了零零散散其他的配料,让味道更加的丰富。

到最后,为了好看,开发出更多的口味和颜色,其中又以晶莹剔透的款式最受欢迎,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甜点。

而最初米浆蒸煮的钵仔糕则渐渐被人们的喜好所淘汰,只有一批老手艺人才坚持着。

如果当初不是从前吃的钵仔糕里有一阵米香,也许温甜自己也想不到用米粉来做钵仔糕。

“可谁又能说被淘汰的一定就没人爱吃呢。”

巷子里,孩子们放学举着米白色的钵仔糕说说笑笑成群结队地回家,似乎让人看到了新的传承。

爷爷脸上有些小得意和小满足。

“明明大家都很爱吃,不是吗?”

不知道是今天白天见到强哥妈妈想起了爷爷,还是吃了老爷爷的钵仔糕想起了过去的事。

当天晚上,温甜久违地梦见了她的爷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