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刘备狼狈生涯该翻篇了

待回至孔明身侧,眼前万军已被孔明以刘备仁德之名,牢牢降服。

刘备多年深耕仁德之名,汉室宗亲之后,加上他们亲眼所见,刘备就是逃命也带着百姓,反正都是卖命当兵,刘备总比蔡瑁要好!

于是孔明令军,于夜赶往江夏。

徐宁坐在马上,感受着身后万军,这走路阵势都不同,所到之处,林鸟尽飞!

只是万人行军,深深拖累速度,一直到次日傍晚,渡过大江,方才赶到江夏。

孔明令军于江夏城外驻下,当即就欲只身入城,前往劝说。

徐宁自然不肯,死活跟在孔明身后。

一靠近城门,其上守卫便喝:“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瞧着江夏城亦是戒备,看样子刘琦日子也不好过,日夜陷于担心之中。

“吾乃徐子渊,刘皇叔之兵,你可速去通秉!”叫门的事,徐宁当仁不让。

“你且等着,待吾禀报。”

小兵奔去,不多时,城门大开,白袍银铠刘琦携兵自中奔出。

“果真是先生!叔父何在?”刘琦下马来到孔明面前。

“亮还请大公子起兵速救吾主!”孔明曲腕藏扇,拜请。

“先生,叔父何事?”

见刘琦问,孔明当下将刘备情况说出。

刘琦一闻曹操起百万大军南征,刘备身处危境,这老实孩子顿时忙问:“先生,吾该如何?”

“大公子事不宜迟,当起江夏之兵,尽出其船,于江岸接应吾主!”

“谨遵先生之言,吾当尽起江夏之兵将、船只!”刘琦将孔明与徐宁请入城中后,随即起身安排去了。

“子渊,吾料不妥!”二人正被领往刘琦府上,孔明猛然停脚,神色正危对徐宁说道。

徐宁一听,二话不说,抖开黑包,拧紧长枪,打开战斗模式,将孔明护于身后。

“子渊误会!吾言主公。”

啊!你这,徐宁看着身前一众被他吓得不轻的家仆,尴尬拧开长枪。

“子渊,主公危也!当速领城外之军,于汉津口外埋伏以应主公!”

“军师,主公不是取江陵?”不是说取江陵为家,怎么又跑到汉津口去了?

“曹军追赶,如何直取江陵,唯有以小道僻路斜取汉津口。子渊,听令即可。”

“喏。只是军师此处?”听见孔明解释,徐宁终于对汉津口有了些印象,刘豫州败走汉津口蛮。

“子渊,大公子仁厚,不必担心吾。”

“喏。”刘琦的性格徐宁还是了解的,他也没有理由害孔明。

随即转身去领城外之军,再怎么来得又怎么回去,一刻不得歇。

直至四更天,方才渡过大江。

抵达江岸,徐宁便领着万军直扑汉津口,一路急军,至天大明,目力复远。

徐宁策马停住,派出大量斥候打探,随即独身一人,策马上前,沿汉津口大道,目光推巡,选定两座高坡,分立大道两旁。

领军藏之,接下来只有等待。

但不多时,斥候押住几名刘军逃兵来到徐宁身前。

徐宁一问才得知,自己错过了师哥赵云名场面,那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阿斗!

稍感遗憾同时大感庆幸,不用想也知道长坂坡多危险!

还得跟着聪明人呀。

正当徐宁盘问时,汉津口大道前方突然尘烟飞起,马蹄敲响大地,急促沉闷。

有军队来了!

徐宁不再管这几逃兵,握紧长枪,严阵瞧之。

待至近时,打眼瞧见那领头一骑正是刘备,只是颇为狼狈。

随后张关赵紧随其后,出现在徐宁视野,瞧之三将皆神情紧张凝重。

显然身后有追兵!有大量追兵!有曹阿瞒!

果然稍时,有一团更大的尘烟,更多更响更急的马蹄之声,追在刘备身后。

徐宁想到曹操追得紧,没想到就跟在身后!

曹操真不愧是最快的男人。

事况紧急,待刘备奔马至前,身后曹军众大将,一个个面露狰狞,奋威追赶时,徐宁领兵而出,自山坡后大擂其鼓,响声震天。

同时推出孔明小车,自坡上大声喝道:“丞相,我家军师在此等候多时了!”

没想到这假孔明还能再次派上用场!

一时两座高坡站满士兵,徐宁大喝,吓停两位老板!

“子渊,快来救吾!”刘备一见高坡所站乃徐宁,顿时大喜过望!

“又中诸葛亮之计也!”曹老板反则大惊勒马,瞧之那小车之中就是诸葛孔明!

料定是孔明,曹老板一时大疑诸葛有妙计来杀他!立于马上一瞧漫山遍野士兵,再瞧刘备身旁三大将面漏凶光回马急急朝自己杀来,顿时认定中计!

当下反应速令大军后退!

虽然徐宁慌得要命,但这波狐假虎威,还是他赢了!

曹操退,徐宁当然得追,不能犯张飞长坂坡劈桥的失误,但是也只是引兵追出去数里,便令军停下,目送曹老板离去。

曹老板,下次再见,可就真有埋伏了。

随即徐宁回军,面见刘备。

“主公受惊,子渊来迟!”徐宁当即跪在刘备身前。

“子渊来得恰时,吾险些遭其毒手!幸有子渊前来搭救!”刘备双手扶起徐宁。

“主公,此非说话之地!”孙乾自旁提醒道。

“对,且走!唯恐曹再返!子渊可有船渡江?”刘备经孙乾一提醒,神色慌张赶紧问道,这番恐曹症算是又加重了。

“有,还请主公登船!”徐宁遣人去招,来时渡江之船。

随即徐宁领万兵拥护着刘备这群昨夜饱受凶险狼狈的残军,前往汉津口岸边登船渡过大江。

“子渊,这兵将又是如何一回事?”刘备骑在马上朝身后徐宁问道。

“主公,这万兵乃昨日,,”见刘备问起,徐宁在马上细细说起昨日之事。

他刻意隐瞒了蔡瑁与张允之死,只多侧重言自己之勇。

“难怪吾瞧其服乃荆州军!此番子渊又立大功也!”刘备听后欣然称赞。

“主公,乃军师高计也!”徐宁便宜占了,自然要谦逊客套一下。

“军师固然运筹在握,子渊亦是吾之良将!”劫后余生的刘备,心情大好。

“哥哥,俺就说这小子可堪大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