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蕞尔小国,拿什么招揽人才?纷纷效仿!

陛下准备举办天下第一文会的消息,犹如巨石砸落深海,在楚国士林圈掀起了惊涛骇浪!

“天下第一”这个名头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谁不渴望享受着万众瞩目?

哪个挑灯夜读的书生,不梦想着名垂青史?像漫天星辰般璀璨耀眼?

如今,终于熬过了无人问津的日子,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

金陵城的书坊门庭若市,各种典籍哄抢一空。

所有读书人都很清楚,他们不仅仅要面对楚国的竞争者,还要跟九州惊才绝艳的士人角逐!

如此震撼的消息沿着南北大运河,很快传遍北方诸国,九州读书人疯狂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只要在文会这个舞台表现卓越,就能赢得九州诸国的橄榄枝,一展胸中抱负!

更何况。

文会夺魁,楚国奖励一万两!!

这对于穷酸书生而言,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巨款!

等不及了!

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各个读书人带着全部家当,踏上大运河码头,乘坐快船赶往最南方的金陵城。

……

大周朝堂。

气氛格外沉闷。

静谧的死寂,群臣嘴唇动了又动,想谏言点什么,最终还是保持沉默。

又是苏恶獠!

原以为那是一次完美的栽赃陷害,苏恶獠灰溜溜地滚出大周,朝堂终于能驱散笼罩在头顶的阴霾。

谁曾想到短暂的晴朗过后——

阴云密布,雷电交加!

大周已经没有了他,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出现。

随便想了一个点子,就引发九州沸腾,连神都国子监都蠢蠢欲动!

要知道楚国乃是死敌,是逼迫他们签订屈辱条款的侵略者啊!

可想而知,扬名立万对于读书人而言,具有多么强烈的蛊惑。

明明一个普通得再不普通不过的点子,偏偏只有苏恶獠能够想到?

“谁有反制之法?”

御座上,语调森森,明艳女帝再次愤怒了。

眼睁睁看着楚国扩张影响力,招揽九州英才,她就嫉妒得彻夜难眠,

“蕞尔小国,文化荒蛮之地,哪来的资格举办文会,我们轩辕门阀不同意!”

锦衣卫指挥使轩辕尚赫然出列,义愤填膺。

群臣用隐晦的眼神盯着他,就像看待一个傻子一样。

你们算老几啊,你们不同意?

合着楚国卫王做事,还要先问过你们轩辕门阀?

“滚!”

武明月凤眸凌厉,近乎嘶吼般厉叱了一声。

锦衣卫在此人手上,完全跟瞎子聋子一样,发挥不了丁点作用。

这时。

一个儒雅的老臣缓缓站出来,沉声道:

“既然楚国可以举办,那咱们大周为何不能?”

伴随着话音落下,群臣纷纷皱起眉头。

这不是拾人牙慧,追随骥尾?

有辱帝国尊严啊!

可转念一想,南疆溃败、割地赔款以后,大周的脸面就丢得干干净净,不在乎再丢一次。

武明月眼波流转,语气温和了下来,笑着道:

“请韦爱卿详细说说。”

“遵命!”儒雅大臣与有荣焉,立刻陈述心中的想法:

“楚国虽然有文风浓郁的美誉,但楚地连一座书院都没有,名不副实,仍是莽荒未开化之地。”

“不像咱们大周帝国,越麓书院可是千年学府,学子来自九州各国,传世诗词数不胜数。”

“这种犹如天堑般的差距,九州读书人理应知道作何选择。”

声音落下,金銮殿的气氛变得轻快起来。

群臣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自信光彩。

为了逐鹿九州,各国才不约而同选择崇武抑文,刻意遏制儒道的发展,但不代表学术不行!

大周有几个翰林学士,那可是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桃李满天下,地位崇高无比!

有他们这些旗帜,大周文会的吸引力将彻底拉满!

楚国?

无人问津!

“善!”

武明月投去赞赏的眼神,唇角微微勾勒一抹弧度,矜持道:

“政事堂,立刻拟定章程。”

“锦衣卫,将消息传告九州!”

正如她玉颊的笑意,武明月心中甚是喜悦。

摘桃子啊!

还是仇人栽种的桃树!

可惜不能看到姜厌晚愤怒失控的模样,努力了这么久,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燕国。

幽都。

皇城上的血狼图腾迎风招展,长街铁蹄奔袭,各个身着精制铠甲。

御花园内,一个魁梧威严的男子静静矗立,脸上有一道深刻的刀疤,正是燕帝公孙戈!

“陛下,书生误国!”

一个大臣慷慨激昂,竭力反对举办文会的提议。

在崇尚悍勇的幽燕平原,百姓根本就看不起那些掉书袋的。郁郁不得志,时运不济。

宰相沉默半晌,坦然道:

“圣人的书是拿来看的,用来办事是百无一用。”

“微臣很清楚,十个书生里面有九个只会夸夸其谈,根本不懂治国安邦。”

“但是。”

御花园内众臣屏气凝神,他们知道但是前面的都是废话。

“陛下,群雄逐鹿最缺的是什么?”

“人才!”

“大浪淘沙,层层筛选,总会见到那粒金子吧?”

“付出一切代价,能拿出那粒金子,就无憾了。”

宰相微微躬身,神情恳切。

公孙戈来回踱步,立刻下了决心:

“一千个里面,只要能找出一个类似苏观这样的盖世奇才,朕就赚翻了!!”

“那个文会,咱们燕国来办,朕就不信找不到第二个苏观!”

群臣不敢反对,纷纷高呼陛下英明。

……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九州热议的文会朝着诡异的趋势发展。

熙熙攘攘的大运河上,无以计数的船只停靠,它们迷失了方向。

不知道去往哪里?

消息一天比一天惊骇,弄得九州读书人都迷糊了。

九个国家悉数传诏,要举办隆重的文会。

没错,就是九个国家!!

无数读书人扼腕叹息,一盆冷水浇灌而下,将心头热血熄灭,激动劲都没有了。

但凡九国一起掺和,好事准变坏事!

这么闹腾,文会彻底失去了含金量。

读书人之所以满怀期待,很大原因是冲着第一的名头。

可现在有九个第一,和在自己国家比试有什么区别?

……

ps:跪求评价票,月票,鲜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