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改变策略

韩成毫不客气,立刻向摩会提出了牛羊战马和改发易服的要求。

摩会咬碎钢牙,却也无可奈何,眼下的大贺氏虽然还有实力,但是却已经没有了容身之地。如果这个时候韩成容不下他,那契丹九部肯定要将他们追杀到底。草原上长大的摩会深知,哪怕再雄壮的飞鹰,如果翅膀受了伤,也必须等到翅膀好了才能再次翱翔蓝天。而在这之前,再强壮的雄鹰,也不如一只麻雀飞的高。

“那好,本帅就给你们三天时间,把牛羊战马送到金狮城来,另外一万名骑兵也要在三天之内送到银狮城。至于易发改服,我希望你们回去后就带个头,做个榜样。到了辽东,以后就是大隋的子民,如果来了却又不服大隋律法,那你们当知道后果。”韩成冷冷的打发走了摩会三人。

“这摩会不简单!”李节从后面走了出来。

“没错,确实称的上是大草原上的雄鹰。不过,既然他们选择了入辽东,那不管他以前是龙是虎,是龙就得盘着,是虎就得卧着。从今天起,加派兵马严密监视大贺氏部,一有动静,先下手灭了他们。如果他们能老实点,我也会让他们下半辈子平安富足。”

“大帅,三日之内就要征室韦吗?”韩成点了点头“没错,三日后出兵,不过这次不是大军尽出。”

“大帅何意?”韩成笑了笑“宇文化及坐镇辽阳,以辽阳为辽东留守府。其余鱼俱罗等诸大臣也是分占辽东各地。这些人没一个好相与的,和他们呆的越久,越麻烦。所以我才带兵北上,为的就是摆开他们。金狮城虽然属扶余郡,不过却远离扶余城。而且金狮城有六座城堡,更有我们最重要的许多工坊,还有如今的讲武堂也迁入了这里。所以这里就是我们暂时的大本营,我们安心的在这里不受干扰的发展。”

“那这次出兵?”“出兵不假,不过我不会出征,军中的各位老将也不会出征。这次我已经想好了,打扶余以练兵为主。破军讲武堂第一期的士官们已经快要毕业了,我打算下面让他们入军中实战。这次我辽东军出动兵马一万人,契丹大贺氏兵马一万人,征调契丹九部兵马一万、鞑靼人兵马一万。

“以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尉迟恭、罗林、张锦、张勇、李承义三兄弟,陈青等陈家庄弟子,等军中所有年级一辈的将领来统兵,再加上教导营、另抽调破军讲武堂所有的在学士官,组建成军,兵马分九路,让这些年青将领们分统九路兵马。我不求他们快速平定室韦,而是要求他们一路上实战练兵。打个半年一年也无打紧,只要别犯大错就行。”韩成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敲着手指。

李节有些犹豫的问道:“一个老将都不派?那这会不会有些太过于冒险大胆了些?这些全都是些年轻人,虽然很优秀,但可都没独挡过一面的。万一出点什么事,那可就后悔不及了。”

“你放心,有特勤司的弟兄在前面打探情报,而且我也会派九位大将入九军之中任行军长史,他们不负责统军。不过在关健的时候,如果统兵将领犯了大错,他们有权暂时接掌统兵权。这样既能锻炼了这些小将,让他们能独当一面,二来也保证不会出什么危险。现在已经是大业十年,我们的时间没有多少了,时不我待,第一分都要抓紧。”

韩成的话,让李节也是点头,现在军中将领虽然不少,但是除去那些态度不明的。真正自己人中,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并不多。如果到时出兵中原,那就必须得有不少独挡一面的将领。

夜已经深沉,做为一座纯军事堡垒的金狮棱堡之中,安静异常。韩成的府中书房,韩成安静的坐在上首,听着调查司司长的汇报。

“大帅,辽东各郡县官府府衙之中,包括现在所有的太守、县令等朝中官员的府中,我们调查司都已经安排了锦衣卫密探。他们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中。而且辽东各城的客栈、酒肆、茶楼、勾栏、戏院,也全都有我们发展的线人及密探。另外郡兵、镇兵、府兵之中,同样安排了人手,整个辽东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中。”

“宇文化及和平壤太守董纯、还有鱼俱罗都有和沈雷、刘铁柱、张合等将校接触动。我们的将校他们也有接触过,不过大家都有主动向上汇报过了。”

韩成笑了笑,他们拉拢收买辽东将领,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那个裴安和虞世钦呢?”“裴安和虞业基自上任之后,没有去收买拉拢过军中将校,不过他们却是立了不少的新名目,正不断的敛财。而且他们背后的家族,也有不少人入辽东安插入各府中任职。”

好半晌后,韩成点了点头“严密监视他们,不但是他们,辽东的官员和将士,不管是他们的人还是我们的人,还是那些中间不表态的,全要监视到了。另外在他们身边着手安插埋伏眼线,总之,他们的一切动作都得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进行。不管是哪一方的,如果做的太过份,威胁到了我们的大事,除掉他!”

等等!大业十年!,还有一年就是大业十一年。韩成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大业十一年将会发生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事情,那就是雁门之围。自从那以后,大隋中央就再也难以压制地方。韩成知道,在辽东起势其实很难,只是现在杨广已经对自己颇有疑心,这只是无奈之举。

现在韩成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只要能在雁门之围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沉重打击杨广的威信,又可以让他对自己深信不疑是最好的,说不定自己还有能在中原周边获得一块根据地的机会。

韩成现在已经想好这块根据地是哪里了:山东半岛!那里与辽东隔海相望,而且自己拥有辽东和山东,就可以轻松拿下河北。有了辽东,山东和河北,韩成就可以与坐拥关陇巴蜀的李唐一较高低。

于是韩成立刻改变了自己的部署,他准备利用辽东与中原的联系不便利的特点,让杨广误以为自己已经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回到朝中寻找机会。

在改变策略后,韩成知道,自己不能继续之前的练兵方针了,韩成立刻命令大军攻灭了室韦,此外韩成知道杨广最近一直在打**厥人的主意,一路路的使者派往**厥。而他现在干掉了室韦这个小部族,辽东兵马一下子出现在了**厥人的后面。

这无疑将是隋军对突厥人的一个新的态势,已经从过去简单的防范,做到了南面正面防范,北面随时牵制突厥人。他相信,杨广知道这个结果一定会很高兴,对于辽东军也会更加的看重。而这也是他最需要的,只要杨广还要倚仗于他,那么杨广就不可能这么快的鸟尽弓藏。

大军南归,风尘仆仆。早已经在数日前汇合一道的九军将士,此时看到韩成出城迎接,都高兴不已。秦琼等将领都下马前行,单膝跪地:“末将等不负大帅重托,终于平定室韦!”“好!”韩成从一旁的亲卫手捧的托盘之上,端过一杯酒。早有其它的侍卫捧着酒杯来到众将面前,为每人捧上一杯酒。

“今日凯旋而归,本帅真是无比高兴。我辽东兵马之平,年青一代的将领终于长成,今日之后,他们就都将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来,干了这一杯,共贺之!”“贺陛下、贺大帅、贺大隋!”

众将抬头一仰而尽。韩成走上前,拍拍这个,敲敲那个,这些大都是才二十上下,最大的如李恭兄弟们也不过二十**,小的如秦叔宝、陈雷他们,不过是虚岁十**。这些是真正的年轻一代,即年青又是一手培养出来的。半年的沙场征战,每人脸上都被风霜吹黑了不少,但是却也从军中的勇猛的年青一辈小将,成长为了能独挡一面的军中主将。

“好,全军回城,本帅已经准备好了盛大的庆功宴,还有众多丰厚的赏赐,九军将士都有。宴后,九军将士大假三天!”韩成为每一位九军将领牵马,并扶他们上马。每个被韩成扶上马的小将,都激动不已,威名赫赫的一军主帅亲自扶他们上马,这是莫大的荣誉!

平灭室韦后,韩成立刻起身入京城,带上了秦琼等差不多二十个年青小将。反而是如沈雷苏诺这些大将一个没带,一来这些人在辽东军中身份高、名气又大,如果入京太显眼。二来此次辽东的大佬全都入京,韩成必须留下这些大将来坐镇辽东,以防万一。而且韩成也把李节留在了辽东,帮他截断辽东宇文化及和中原的通信,以免演戏出了差错。

郑进对韩成嘱托道:“这次大帅大败室韦,将兵马驻于**厥之北面,这定然会让杨广高兴不已,再加上进贡贡品讨其欢心,看似不错了。不过杨广虽然将天下折腾的大乱,但他却不是一个湖涂人。如果要想让杨广消减一些对大帅的猜忌,最好的办法还是学下唐国公。”

“学唐国公李渊?韬光养晦?”

郑进摇了摇头,解释道:“刘邦诛韩信后,萧何派家人往关中夺田产,以自污名声。昔日唐国公为弘化郡留守、兼陇右十三郡兵马时,杨广曾对他起了猜疑,那时正好是尽诛李氏之时,杨广召其回朝。李渊忧心忡忡,生怕杨广也要借机将其诛杀,所以一路上行进缓慢,只托病重。结果一日杨广和大臣对奏之时,杨广曾对裴蕴道,这李渊病重,怎还不死?结果李渊听后大惊,一路上强抢民家女子,弄的御史台纷纷弹劾。结果杨广在李渊入京后,不但没有问他的罪,反而升他为河东慰抚大使。”

韩成点了点头:“杨广此人虽然昏君,可却十分的聪明,更兼极度刚愎自用。他决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他定是看出李渊名声臭了,知道李渊不可能对他产生威协才提升于他。”

“对,这才是杨广尽诛李氏,反而升李渊官的原因。杨广不怕那些无能或者贪婪的官吏,因为那样的官吏必然是孤臣,只能依靠于他而存。杨广真正忌惮的是那些既有威望、声名又好,还一味礼贤下士,收买人心的大臣。所以此次入京,大帅切不可表现的太过于优秀。过去你不过是小小郎将,所以表现知礼仪,态度谦和。但是这次入京,你应当飞扬跋扈一些,大帅和裴家不是关系差吗?这次入京最后是主动找上门去,故意闹出点事情来。而且和各大世家最好不要有什么联系,除宇文述和燕王外,最后不要再去拜访其它大臣。”

“你是要让我表现的飞扬跋扈,大闹京都?”韩成笑了笑“这倒不是什么难事,裴阀一直对我打压,我早就不爽了,这次正好拿他们开刀。相信我表现的越是跋扈,越是和各大世家大阀做对,杨广对我的猜疑反而会越小吧。也罢,那些世家大族本就不是我所真正想结交的,那我这回就当一个飞扬跋扈大将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