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工厂损失惨重

台风过后,厂区内一片狼藉。熬到大半夜才躺下的刘长根,第二天一早还没等缓过劲来,不得不早起,安排一部分人清理积水打扫仓库,同时安排人查清楚各个原料的摆放位置,并清点数量,特别是洗发水订单的原料。一个小时后工人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除了有原料桶和纸袋破损,大量原料受到了污染之外,还有部分原料巳经结块,程度不一,其中就包括这次的洗发水订单要用到的原料。

刘长根眼前一黑,等回过神来,赶去仓库查看,他手拍脑袋,嘴里说着完蛋了。粗略估算了一下,损失的原料重量达到了将近16吨,他仔细闻了闻,甚至一部分有异味。洗发水的生产迫在眉睫,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会要人命。他立刻打电话给祝耀辉说明情况,祝耀辉拿着手机气得说不出话来,对着电话骂了一句,就驱车赶到了工厂。

“有多少数量有问题?”祝耀辉刚进厂,就问在门口焦急等候的刘长根。

“几种包装加在一起总共差不多16吨。”刘长根回答。

两人先来到了2号楼,站在门口,祝耀辉看到门内门外零乱不堪的场景,气得骂个不停。工人委屈地看着,怨声载道,说累个半死还没落个好,说他们当时搬运的时候很小心,尽量避免出问题,那不是普通的雨,七嘴八舌的,把祝耀辉搅得心烦意乱。刘长根冲工人挥手示意让他们别说了,以免火上浇油。

“你说的有异味的是哪些?”祝耀辉问道。

“哦,是这些。”刘长根说着将祝耀辉带到旁边的1号楼仓库。

刘长根说道:“祝总,我们当时拼命赶时间,但是东西太重不好搬啊,空间又小,当时真的是很困难。这些原料结块了,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不像是这次搬运的时候出问题的。因为就算是这次搬运的时候造成桶盖松动不密封,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结块,我怀疑桶盖本身密封就不好,会不会是进货时就巳经有问题。”

“你问我会不会?!”祝耀辉大吼一声,刘长根战战兢兢不敢再说话。祝耀辉看着桶外的标签,上面写着同立诚化工,除了供应商的名称,标签上一般还会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批号,以及保质期(大多数为24个月),他打开桶盖凑近仔细闻。

刘长根在一旁说了一句:“结块还是小事,我们可以打散,好解决,最主要是味道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有几桶放在2号楼。”

祝耀辉嘴里一直在小声自言自语:“这是什么味道?”,听到刘长根这么一说,更来气,大声说道:“你问我,我问谁?”

“按标签上的生产批号计算,保质期还剩4个月,怎么就这样了?”祝耀辉若有所思,突然提高了音量:“收货的时候,你们不验货?”

“都有验货的,祝总,每次都是按公司要求验货,都有验收单,一直是质检部门在负责。”刘长根急得满头大汗。

“同立诚的货到了多久了?”祝耀辉问。

刘长根马上翻看纸质收货单,“是上个月4号到的,一个月了。”

“到了这么久,没发现问题吗?”

“呃……,这个,当时确实没发现问题,我们一直在等另外几家供应商的原料到齐,就开始生产。我想着,都是你们特别交待过的供应商,没想到他们的货会出这个问题。”刘长根说完呆呆地站着,十几个工人还围在旁边看着,他们担心自己被冤枉。刘长根正在气头上,指着这些工人大声说道:“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回车间?”

“那边也有些原料的问题很大,基本都泡过水。”刘长根指着不远处的2号楼。

“其它浸水的原料都是哪里的?”祝耀辉问道。

“有好几家供应商的,有洗发水订单的,大部分是其它订单的。桶破了,纸袋破了,应该是这次搬动的时候撞的。有保湿剂,乳化剂,纸袋装的那些泡水的特别多。唉,当时实在是慌了,雨直接倒下来。”刘长根说着,两人巳返回了旁边的2号楼。祝耀辉看着仓库环境,咬着腮帮子,皱起了眉头。

“浸水的严不严重?”祝耀辉问道。

“嗯,浸了水的那些,有的像浆糊,因为很多外包装坏得比较严重,桶破了,又有纸袋的,所以……,”刘长根突然想起来似的,接着解释:“当时情况太吓人了,工人都是我临时叫回来的,他们还是很配合的。雨实在太大,遮雨棚都掉下来了。你看,撞坏的是那些窗户。有些原料是我们用人手搬的,又用了叉车,但是还是来不及,有些泡水时间比较长,纸袋又容易破。”

“这一排原料怎么不往里搬?”进入2号楼的一楼,祝耀辉指着一排层架,看着所有泡过水的托盘,没等刘长根回答,又说了一句:“木托盘都不能用了,那些纸箱都要换。”

“1号仓放不下了,那边空间本来就很小,有些桶不能堆太多层,承重不够。我想着这一排是塑料桶,没撞坏,飘到一点点水关系不大。祝总,您当时是没看到啊,雨实在太大,水涨得太快了,一下就没过脚踝了,躲都来不及。”刘长根说道。

“这批货还没出?”祝耀辉指着浸过水的装有成品的几十个纸箱。

“有一点还没包完,本来是计划这几天就可以包完,没想到……”刘长根叹了一口气。

这几十箱是祝耀辉和孙萍负责的国外客户的订单。

脚底下全是白色或透明的糊状原料,祝耀辉走了几步觉得实在没必要再看下去。问题正摆在自己面前,又正值疫情,初级原料短缺,各个成品生产商都在抢原料,抢时间,很多原料是好不容易才完成生产拿到手的,如果再来一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交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客户得罪不起,来不及犹豫,必须要火速和各家供应商联系,先把急着用的原料给补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