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女神医

李儇闻言,目露怒色,这晋阳城太守竟然敢如此无情冷酷?不仅不让流民进城,而且还将流民拦在城外,置流民不顾?让他们自生自灭?真是一个庸官。

见到李儇怒火中烧,袁袭连忙劝慰说道:“陛下,莫要为了一个晋阳太守而如此动怒,若是气坏了龙体,岂不是得不偿失,如今之计,还是先处理安置好这里的流民才是首要之事,至于晋阳城太守渎职之罪,还是等王师到达晋阳城再将晋阳太守找来问罪也是不迟。”

“不错,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安置好这些流民百姓才是,眼下天寒地冻,这些人身着如此单薄,根本无法抵御严寒,而且又无粮食饱食,再这么下去,这些流民不会冻死,也会饿死。”陈象一旁心忧说道。

“既然如此,那王师暂且停行。”李儇又对旁边的传令兵道:“传令兵!”

在旁待命的传令兵立马对李儇施军礼道:“陛下!”

“传朕旨意,大军停止前进,原地安营扎寨。”

“遵旨!”

传令兵不敢耽搁,连忙策马往大军后面而去。

“陛下圣旨,全军停止前进,原地安营扎寨。”

...

“郭轩!”李儇又对郭轩唤道。

郭轩对李儇拱手拜道:“陛下,末将在!”

“派两百名神策军士兵在王师大营外建造二十座营帐,分别让这些流民百姓住下,再分些军粮给他们。”李儇看着眼前的流民,沉声说道。

“遵旨!”

郭轩领命而去。

那个年轻人感激涕零的朝李儇跪了下来,拜道:“陛下,你真乃爱民如子的明君,草民叩谢陛下皇恩!”

“起来吧。”李儇此刻心情沉重,说话颇为深沉,“你可以回去了。”

“是!陛下!”

年轻人一脸高兴,站了起来,往流民聚集地跑了过去。

李儇又对曹翔袁袭文武说道:“诸位爱卿,随朕过去看看这些百姓情况。”

言罢,翻身下马,牵着马匹,往流民聚集地快速走去。

众人见皇帝如此着急,连忙也跟着下了战马,急步跟了过去。

离流民聚集地越近,李儇这才看清楚了全貌。

官道周围,光秃秃的一片黄土,有许多流民用木头架起一个简易的草棚分布在周围,简单破旧草棚边,各有一个人工开凿的土灶,一个破烂不堪的铁锅里面煮着也不知道什么汤水,浑浊不清,已经沸腾,发出‘噗噗’的响声。

周围妇孺儿童较多,到处都是小孩哭闹喊饿的稚嫩声音,还有老人哀嚎痛哭之声,让李儇闻之,心中更是颤动不止。

心中的痛苦,越发强烈。

这就是我大唐的百姓,居然如此疾苦,随时都有可能濒临死亡,眼下却活生生的发生在他这个皇帝面前。

无尽的愧疚感涌上心头。

一声尖锐的小女孩哭声从前面不远处响起,惊的李儇心头一震。

闻声望去。

一个妇女躺在地上,眉头紧蹙,面色有些扭曲,口中亦是吐出白沫,神情痛苦至极,身子也是抽搐不停。

而她的旁边,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扑在她瘦弱的身上,哭泣不停,声音凄凉又有些颤音。

李儇见状,连忙走了过去。

“及笄(唐朝对十三岁女童称呼),怎么回事?”

小女孩抬起头来,哭的梨花带雨,哭泣说道:“我也不知道,我阿娘刚刚还好好的,还准备去树林里摘些野菜给我吃呢,刚要离开,没走几步,就倒在地上,怎么叫她都没有任何反应。”

小女孩见到李儇一干人,虽然懵懂不懂事,也知道李儇的装扮,乃是大唐官军,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扑腾一声,跪在李儇面前,向他猛的磕头,便磕头边哭求说道:“官军大哥,你行行好,救救我阿娘,我阿爹在河东当兵,被沙陀人杀死,如今就只剩下我与阿娘相依为命,若是我阿娘再离我而去,我该怎么活下去啊?”

“好,我答应你,你叫什么名字?”李儇听到小女孩的哭诉之后,心中更是沉重无比,这个小女孩身世如此凄惨,岂能放任不管。

“回官军大哥,我叫雨若,你快救救我阿娘吧。”小女孩擦拭着泪光,抽泣说道,

“雨若,不哭了,你先起来,我来看看你阿娘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儇见雨若年纪小小的,却是乖巧懂事,对她也是甚是喜欢,柔声说道,

“谢谢官军大哥。”雨若很听话的站了起来,见到李儇温柔,又答应救她阿娘,神色也不再像方才一样那般痛哭,抽泣声也逐渐消失,很乖巧的站在一旁,看着李儇走到她阿娘面前。

“不用叫我官军大哥,叫我儇哥哥就行。”李儇回头对雨若温柔一笑道。

“是!儇哥哥。”雨若乖乖的点头,大大的眼睛泛着泪光,模样既可爱,又惹人怜爱。

李儇朝她微微一笑,然后蹲下身子,打量起雨若阿娘起来。

只见她脸色土黄,口中白沫不止,额头上冒出冷汗,李儇一眼就看出来,她就是饥饿寒冷交加,加上身体虚弱,又吃了不干净的野菜,导致营养不良,肠胃无法消化,才让她瘦弱的身子扛不住,晕倒地上,通俗的说,就是人饥饿,几天没有进食,导致人体血糖过低,从而让大脑没有能量导致昏迷不醒,只需给些甜食之物吃下即可缓解,看到此处,李儇紧张的心也放松下来。

“雨若,不用担心,你阿娘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几天没有进食,饿晕而已,待会我给你们饼干吃。”

听到自己阿娘没有生命危险,雨若紧绷的心也悬了下来,双眸流露出惊喜之色,道:“多谢儇哥哥救命之恩。”

“陛下何以见得此病人乃饥饿所致之状也?”一个女子声音从李儇后面幽幽传来,声音极甜又好听,让人闻之,心生愉悦。

李儇闻言,脸色一惊,站起来身子,转身看了过去。

一个身穿白衣长裙的妙龄少女,迎风而立,俏立在一匹白色骏马之侧,显得亭亭玉立,俏丽无比。

而她的身后,亦是停着十余辆马车,马车上装着一个大大的圆形木桶,用一块圆形木板盖着,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不过见其车轮在官道上的深陷的车轮痕迹印,便可得知,这里面装的定然是重物。

那个妙龄少女,大约十六岁年纪,三千青丝用一条白色丝带挽成一个随云髻,鬓角插有一粉色宝石珠衩,皮肤白皙如雪,眉如一春柳挂着一抹深深的忧愁,双眸如星月灼华,闪耀动人,高挺的琼鼻梁下,唇如樱桃朱红,微微扬起,身穿一件淡粉色锦衣,外披一件白色大衣,下穿一白色祥云图案长裙,腰如约素之中用一黄色烟罗系了一个蝴蝶结,左侧之下坠有一枚白色通体的玉佩琼琚。

这绝美姿容,恍如坠入红尘仙女,温婉如水的气质,又有一股说不尽的撩人心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