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道德漫天下

阵法结界之内,神剑锡杖交击不知多少次后,玉藏锋神力再催,暂时逼退三葬法师。

……

九环锡杖的品质等级尚在极光剑一之上,一时交锋尚可,但若不断碰撞,恐有损毁之危。

当然,神兵灵宝也不是等级越高越好,更讲究一个适合。

正常情况,地阶的灵宝神兵,起码得有造化境修为才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

不然一身真元,都不够催动几次灵宝就要被榨干了。

极光剑一因为是玉藏锋自己遗蜕所铸,天生亲近,又以观剑不则声之法合其剑律,加持人剑合一状态,故而能发挥出神兵的十成威力。

九环锡杖则是三藏祖师所传,三葬法师此时自封境界,也只能发挥出神兵的三成威力。

神兵等级太高也不是好事,毕竟不能彻底激活神兵之灵,令神兵真正复苏。

不过九环锡杖的材质、本质终归是高过极光剑一的,不宜久战。

……

“大师,留神了!”

玉藏锋不想将比斗拖成持久战,到最后看谁的真元、体力、精神意志先撑不住,欲将胜负付诸最终一剑。

玉藏锋尽提一身道元,神兵极催,纳满天极光为用,首现三尊封神末式。

“道合天人·道德漫天下!”

玉藏锋身形瞬跃半空,周身显现一圈剑影,宛如三十六柄极光剑一环绕,无上道威震惊寰宇!

一手神兵上举,一手剑指凝光,倏然一圈极光剑影合一,化作九丈巨剑,极刺三葬法师!

三葬法师也感受到了玉藏锋要一招决胜的意志,同样尽提一身佛元,极招以应。

“大乘觉法!”

九环锡杖一横,锡环叮当作响,有天女散花,檀香阵阵,佛光灿灿,梵音大唱!

隐见一道伟岸身影,在无遮大会上舌辩群僧,宣讲觉悟贯通大乘小乘的三藏佛法,唯识真意!

叮当声、梵唱声、讲法声交织融合,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解脱天、大乘天的风采尽显无疑!

唯识佛音无处不在,道德剑雨连绵不绝,肉眼难见的虚空之中,凌厉剑意更是肆掠纵横,撕裂虚空!

玉藏锋持神剑凌空向下,好似陨石坠地。

三葬法师握锡杖稳站大地,犹如老树盘根。

玉藏锋眼中阴阳流转,双眸瞳孔之后似又现一瞳孔,内中隐有火焰大日之象。

破虚妄,辨阴阳,明本源,洞悉破绽,秋毫毕现!

激烈对抗之下,玉藏锋终于看到了一丝原本不是破绽的毫末破绽。

玉藏锋念还未动,身体已如本能般动了,神力再催,贯注极光剑一!

三葬法师面色一变,这毫末破绽本来是没有的。

只因自封修为,以低境界施展至高神通,又在对方惊世道剑压迫、激烈对抗之下方才出现的。

三葬法师无暇多想,身体已如本能般爆发出先天境修为,手中九环锡杖佛光大炽!

双方极招对撞之威,惊爆乾坤,震撼寰宇,崩天裂地,倾覆玄黄!

玄奘三藏院的阵法结界再难撑持,出现冰裂龟纹,继而崩碎化作点点光华消散。

……

禅院之内,比斗结束,烟尘弥漫,不过道道空间裂缝已经被天地法则弥合。

只见三葬法师倒退两步,九环锡杖杵地,脚下青砖碎裂。

玉藏锋从半空落地,身形倒退三步,极光剑一斜向下刺,脚印深陷地面。

“三葬法师佛法精深,修为深厚,是在下输了。”

玉藏锋将极光剑一插入天鞘晨曦之中,收入丹田气海之内,坦然认输。

“不,施主战力无双,逼迫贫僧使出先天境修为,是贫僧输了。”

三葬法师也收起九环锡杖,却有不同看法,认为是自己输了。

感应到阵法结界消散,禅院外的僧众修士抵挡下余威冲击,已然闯入进来,显然现在不是讨论输赢的好时候。

三葬法师伸手招来一件僧袍披上,玉藏锋也从储物玉带中取出一件僧袍遮住线条流畅的身躯。

先前战斗之中,僧袍破烂之际,玉藏锋特意以真元保护,不然储物玉带怕是要被空间裂缝撕碎。

至于身上的汗珠灰尘什么的,真元一转,清净无垢,连沐浴洗澡什么的都省了。

众多僧众修士闯入玄奘三藏院,只见到三葬法师和一位陌生的俊逸和尚站在院中。

佛殿禅房并非普通建筑,内含禁制,倒是没有被两人拆成废墟,但多少还是有些打斗痕迹的。

院中深陷的脚印、迸裂的砖石、剑痕杵印,也都落在众人眼中。

众人惊疑的目光在三葬法师和玉藏锋身上来回打量,能和三葬法师战到这种程度,这又是哪座寺庙雪藏的佛子天骄?

不过先前在阵法结界外的模糊感应,比斗中似乎不只有佛威禅意。

此时从禅院中还未散尽的剑意来看,似乎隐含道威来着,只是有唯识佛意干扰,不能彻底下定论。

三葬法师一拂袖,佛风轻扫,涤荡烟尘,受损破裂的禅院恢复如新,同时也将残留的剑意道威彻底拂尽。

三葬法师不待众人开口,便朗声说道:“一时兴起,惊扰诸位休息了。贫僧与这位师弟一见如故,正欲秉烛夜谈,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大慈恩寺方丈与护道人眼神确认无碍之后,也便顺着三葬法师的意思,请众人离开了。

三葬法师明显不想向众人解释什么,唯识宗佛子的身份地位,也让他有资格不必解释什么。

三葬法师请众人离开,众人也不好强留,于是纷纷离开禅院返回各自的禅房。

玉藏锋则跟着三葬法师进入他先前诵经的禅房之中,以千变万化之妙用恢复了道士模样。至于显露的到底是不是真容,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玉藏锋盯着三葬法师的眼睛开口道:“大师似是已经知悉了贫道身份,明知贫道与佛门不睦,为何还要替贫道遮掩解围?”

“三传而终,潜隐多年又重新现世的唯识宗,难道就与其他佛宗和睦无间了吗?其他佛宗虽然是佛门的绝大多数,但他们并不能真正代表真正的佛门。”

“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者。而那些佛修却是高高在上太久了,把自己当成高等尊贵、超脱凡人,主宰世人生死、掌控万物轮回的‘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