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回乡

可喜的是,孙一波感到自己的身子往岸边移动了些。

继续加油!!!

大家喊了七、八次“一、二、三”,孙一波终于能直立身子站在岸边了,至此,两个人使力变成了三个人使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树枝向岸边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

显然,刘薇已经得救。

待到刘薇这个半泥人被拖上岸,大家都瘫倒在地上,累得说不出话来。

半天,仰望苍穹的大金终于蹦出一句:“刘薇你再胖个一斤,我们保准拉不动你了!”

“你再胖个三斤,不是又多几分力吗?”放松下来的刘薇不忘反唇相讥。

孙一波看着这两个半泥人,哭笑不得,说道:“你俩这个样子不难受吗?早点回宾馆洗洗吧。”

大金发了会呆,突然变得激动起来,饱含热泪,哽咽着地对孙一波说:“今天多亏你出手相救,要不然,我和刘薇只能去阴曹地府斗嘴了!”

孙一波认识大金那么久,从未见他如此失态,顿时慌了神。

一波用力拍了拍大金的肩膀,发自肺腑地安慰道:“好兄弟,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大家都没事,我们回去吧......”

接下来,四人分成两拨,分道扬镳。

大金和刘薇去了风景秀丽的千岛湖,孙一波则带着岳融,回到了阔别半年之久的家乡——距杭州城五十公里远的龙门古镇。

古人谓之:“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

踏在村里铺满鹅卵石的路面,望着两旁斑驳的泥墙,岳融感到十分亲切,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湘西的凤凰古镇,一样熟悉的味道。

只是这种味道,停留在岳融遥远的记忆里,她已经很久没去过凤凰了。

岳融回头对孙一波说:“一波,你是不是有些疑惑?我从来没提起过我的母亲。”

孙一波跟在岳融的后头,正沉浸在“近乡情更怯”的情怀中,被岳融突然一问,才想起自己从来没见过岳融的母亲,也没听岳融谈起过母亲的事,便说:“是啊。我想你的母亲,一定是一位美丽贤淑的女子。”

“跟大金混多了,嘴巴是越来越甜了。”岳融嗔了句,没有再说下去。

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我觉得应该告诉你。妈妈在我十岁的时候就病逝了,所以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凤凰。”

孙一波懂岳融说这些的含义。这些藏在肺腑里的话,她只会对最信赖的人讲。

孙一波跨了一步,搂住岳融的肩膀,动情地说:“值得怀念的东西,都是最美好的,但不必太沉溺于过往的悲伤。我们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事物,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明天美好的回忆。”

岳融默然。

孙一波见岳融半天没有响应,回味了下刚才的话,感觉说得有些混乱,或者不够直接,便搂紧岳融道:“我会对你好的,一直好好的。”

岳融朝孙一波浅浅一笑,点点头,却又沉溺于对母亲的追忆中......

孙一波见岳融不是很开心,得想法转移下岳融的注意力,他看了看周围,对岳融说:“融儿,你注意下周围,有没有发现什么?”

岳融听到孙一波叫自己“融儿”,扑哧笑出声来,道:“你叫我融儿,那我是不是该叫你波哥哥?”

她看了看周围,并没看出什么端倪来。

孙一波说:“嘿嘿,看来你一直没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告诉你个坏消息,走了半天,我们又绕回到了原点。”

岳融吓了一跳,道:“你可别吓我哦,我们再走一遍。”

两人顺着凹凸不平的村道继续走,这村道估摸也就一米来宽,村道两旁散落着许多人家,两家子门对门的距离也就长腿欧巴的一腿之长,实在太过亲近。

距离近了,就会闹出很多笑话来,孙一波给岳融讲了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条村道上,一户人家的男人挑了两桶粪水,准备去田里施肥,刚出门时,不留神在自家的门坎上勾了一脚,刹不住脚,就挑着沉甸甸的粪担,冲向对面那户人家,不巧又在对面门坎上绊了下,结果跌跌撞撞冲破虚掩的大门,摔倒在邻居家的客厅里,把两桶粪水全倒在地上,那个臭气熏天呀!害得邻居一家人两个多月没在客厅里吃过一餐饭。”

岳融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一边用手捂住了鼻子,她一扫刚才的阴霾心情,变得灿烂起来,便有心思关心起周围的景致来,竟发现这些狭窄的村道十分相似,看着看着就眼盲了。

岳融迷糊起来:两人是不是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

她想在孙一波这里验证她的猜想,还没开口,孙一波就说话了:“我们是第二次绕回这个原点了。”

“那怎么办,我们是走不出这里了吗?实在不行,原路退回可以吗?”岳融茫然地问。

“No Problem(没问题),别忘了,我可是这里的土著。”孙一波觉得发挥其伟大作用的时刻来了。

“有时候不要按照正常思维逻辑来,换条思路,走一些旁门左道,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孙一波补充说。

“可我们按这条路走一遍,根本没发现有岔路啊?如何换条路走呢?”岳融愈加迷惑不解。

“那只能请您Follow Me了,跟好了啊!”孙一波神秘地说。

孙一波第三次踏上了这条环形路,岳融没办法,只能紧跟其后,她想瞧瞧,同样一条路,被踩在孙一波脚下,到底能延伸出什么名堂来。

二人顺着村道走了两个弯,眼看又要回到原点,孙一波突然抬脚进了一户人家的院门。

“哇塞,你怎么可以私闯民宅?”岳融嘀咕了一声,紧紧跟上,生怕他乘机溜掉。

她一进院门,发现里面居然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在柴房和大厅的中间,约摸半米宽,通向深处的拐角,这便很好地诠释了曲径通幽的概念。

果不其然,岳融走到小道的尽处,又豁然开朗,不知不觉地到达那户人家的后院了,顺着后院的围墙,又有一条小道通向另一户人家的院门......

这就是所谓的家中有路,路中有家。

纵观央央神州,各地存有迥异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特别是精致的院落风景和十里不同音的民俗风情,在浙江广袤的农村土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来到浙江古村落的岳融总算开眼了,领略了“曲径通幽”和“雕梁画栋”的建筑风貌,不得不佩服起前朝人的勤劳和智慧来。

从最后一户人家的院门出来后,一片明镜般的湖水映入她的眼帘,这个小湖叫做砚池,清亮精致,远处的尖峰象一枝挺立的妙笔,倒映在砚池中,这枝笔吸足了砚池的精华,勾勒出古村宁谧祥和的线条,对称地印入池水之中,让天、地、湖、村融成一体。

几只土鸭在池中嬉戏,摇曳生姿,晃出一圈又一圈的清波,让这幅画鲜活了起来。

岳融的目光如广角镜般地扫视着一切,留恋于每个角度,定格在每个瞬间,心灵上沾染的浮尘和喧嚣,被这一片柔美洗涤得荡然无存,干净而又透明。

孙一波从小在这里长大,对村子里的一石一树再熟悉不过。

他走到一处墙角,仔细地端详起黑板上的内容来。

岳融看见孙一波聚精会神的样子,也凑过去瞧了眼,原来这块黑板是村里的政务栏,上面公布了村里最新的政务信息,黑板右下角的服务栏中,罗列了一大堆负责卫生、保安、财务的人员名字。

“你们这里的人好像都姓孙诶?”岳融惊奇地呼叫起来。

“你好似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嘛?其实很正常。姓孙,是因为这里是东吴大帝孙权后裔的聚集地。”孙一波解释道。

“呦,这么说来,你还是曾经的皇亲国戚啦?”岳融流露出一丝钦佩的眼神。

孙一波接茬道:“哈哈,也没有啦。孙权得到的只有三分之一个中国,而且,时光都过去快一千八百年了。”

“给你一丝清泉,你就泛滥!时光过去那么久,孙权的基因在你身上早就稀释得荡然无存。”

“嘿嘿,那倒也是。”

“哈哈,你瞧瞧这个,村支书孙土根,这个名字好接地气,哈哈哈......”岳融指着公告栏,有点笑抽了。

她正笑着,忽然发现孙一波的面部有些僵硬。

“怎么啦?”

她问道,看见孙一波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自己的身后,忙转身望去,身后正站了一个人。

那人五十岁左右年纪,五官正气,挺拔健硕,皮肤黝黑,不苟言笑。

如此威严一人,却秒回了爽朗的笑声:“呵呵,我就是接地气的孙土根。”

岳融一吐舌头,完了,俗话说得好,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村支书可是这里的“地霸”,得罪不得。

她尴尬地望着孙土根,发现村支书的脸上并无敌意,反倒洋溢着暖暖的笑容。

正纳闷时,孙一波却喊了一声:“爸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