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妥协

魏国虽然近一年来忙于各种事务,导致在许多方面的成果都有所拖延,但是,在军备竞赛,他们可没有半分的懈怠。

魏国的军械所,从始至终,都没曾遭受到一丝一毫外界纷乱的干扰,无论是春耕忙农,海是纷乱遍地时,他们的任务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工。

所有人都已经开始十二个时辰轮班工作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所休闲,经常出现两三个月方才能够轮休一天的情况。

如此辛勤努力,也不过仅仅是将所以发现的产量提高到三千稳定罢了。

可是蜀国呢?

自从陆鸣占据了天水,之后开始鼓捣民生时,西凉军械所的精力就得得到了一定的分化。

一开始是制作大棚材料,后来是研究发电机,乃至于电报机、各类电器产品等等,没有一时一刻是闲下来的。

他们自然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于燧发枪的生产之中,怎么可能会有着如此恐怖的产量?!

曹操看似面无表情,但手中的茶盏之中,水面已经晃起了一圈圈的波纹。

他不敢想象,若是魏国和蜀国开战之时,陆鸣挥手派出了十多万的枪兵,自己应当该如何应对?

说不定一次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魏国的精英所崩溃,曹操在心里忽然开始无比庆幸起自己此前所做下的选择。

不开战是对的,仅仅只是看着纸面数据,自己一方的胜利可能性几乎为零!

毕竟,热兵器时代的战术分为不同于普通坐镇,张辽曾经八百破十万孙权兵的奇迹,不可能出现在热武器时代之中。

一人开了一枪,你别说八百人了,再翻个十倍,也都只能沦落为被当成枪靶打成筛子的命运,不会出现一丝一毫的意外。

就连诸葛亮投来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迷茫,益州本地的军械所,一年来的产量也仅仅只有两万,陆鸣是怎么敢夸口答应一下如此恐怖的份额的?

而且在他看来,那些个官员压根不值这一批火力呀!

拥有这样恐怖的兵力镇压,那还担心个什么?

正面平推下去,遇山开山遇水断水,战争的结果不会有丝毫的波动!

刘备失去了脸上一直保持着的平静和温和,就算是他,也从未曾听说过,自家国库之中有着如此数量的军备数量。

不过他奉行着依旧任由陆鸣行动,对他抱以绝对信任的原则,没有开口加以半点的干扰。

陆鸣如此开口不是在下空口白令,准备分个十年二十年的把尾款付清,而是西凉的储备,确实已经足量足额。

在陆鸣仍旧和胡人作战的时期内,他就令工匠们制作提供出来车床。

有无此物,工作效率是可以翻十倍而言之的。

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也都可以在经过短暂的学习之后成功上手,学会应当怎样去制作足额的零件。

因此,虽然西凉军械所的工匠大为分心,把精力大部分都放在研发新品的身上,可是,燧发枪的产生数量不仅没有半点减少,反而还在日益剧增。

目前,单月产量已经能够做到产出一万五千只,这可是相当于魏国举国之力,整整半年的产量!

毕竟魏国的工匠的每一根枪管都得由匠人们自己打造,把锤子弄得冒起了火星子,几个时辰都未必能够弄出来一个合格的作品。

而这样的步骤,放在西凉,仅仅只需要把铁定转到物料槽里,高温控制、压平、卷曲,整个流程都不到两刻钟,其中一大半的时间还是还会在的人工的装卸以及对于原料的烘烤之上。

抛掉这段时间的话,单论加工速度,即便是最为熟练的魏国匠人,比起西凉的效率也差了百倍。

如果不是受限于西凉的资源产量,恐怕单月的输出军备数量甚至还能翻一番!

隔墙有耳,陆鸣此前一直封锁的相关消息,只是为了为最终一战做准备。

可既然眼下暂时用之不到,那么从魏国吴国的手里换一批人员下来,为之后做储备,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曹操的拒绝,是陆鸣二有些没想到的,后者望着对方的目光带着几分狐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打算。

陆鸣所要求的事物势在必得,如果说,没有办法通过正常途径取得的话,那么,动用一些特殊手段,恐怕也未尝不可。

曹操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他被陆鸣已经坑怕了。

在此之前,他和对方做出过多少轮的交易?

比如说燧发枪的配方,看似一个荒凉贫瘠之地换取提升国力储备的图纸,对自己一方是为大赚,但最终却因给了陆鸣发展的空间,让他能够中转而来,连夺数地,成为局面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

类似的交易还有很多,曹操看到这放在眼前的大饼,居然有些不太敢去吃了。

天知道自己咬住这一口之后,未来会付出怎样惨痛的代价。

陆鸣揉了揉眉心,略感头大:“魏国的人员,我只要五成如何?”

孙权满脸的黑人问号,这怎么还搞区别待遇呢?

他正要开口出言鸣不平,不过此次周瑜和鲁肃都没有再犯相同的错误,直接把孙权制止住。

胡闹的事情有一次两次也就够了,既然已经答应下来,在想要反悔,那完全就是在赛脸。

就算有着和陆鸣的几分情谊,也不可能容忍着他们三次四次的作妖,那样只会把已经到了手中的事物再全部都吐出去。

曹操陷入沉思,五成的话,倒也不是太过于夸张。

毕竟,他所带走的中原百姓,数量怕是最多只有魏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罢了。

以五分之一的数额,短时间内不会对局面造成太大的破坏,等到缓过劲来之后,自然会有更下一批的人才培养出来。

曹操想起陆鸣正在培养的万数青少年,心中开始下定决心效仿。

此前之所以一直没能做到,那是因为曹操要顾虑于世家的文化封锁,不去踩踏这条线,免得让彼此都鸡犬不宁。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国外,一切从零而起的话,一些规则使能够借此机会重新进行界定的。

短暂迟疑之后,曹操终于点头:“善!”

屋中似乎骤然吹来一阵暖风,让此前的低气压暂且消散。

众人齐齐的松了一口气,最大的矛盾点解除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应当便会是一路顺遂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