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元日

季长清有几分担忧,“你们二人这般相聚,若上头知晓多少会有猜疑。”

赵子胥咧嘴一笑,“无事,圣人已知晓我们三人登州相识,若非干净如何此时还能坐在此处。”

季长清想了想,确实如此,怕上头早已查的清清楚楚。

何况赵子胥是外祖父举荐入的四舅舅部曲,若真无半分干系,说出去谁能相信。

随后三人便聊了聊这半年的见识与变化,容瑾与季长清默契的并未提及中毒一事。

赵子胥看向季长清,“怎么半年瘦了这般多?”

季长清浅笑,“无事,只是生了一场病而已。”

赵子胥揉了揉季长清的脑袋,“京城呆着,你如今倒少了李家村时的胡闹劲儿,见你如今举止都有几分不敢再认了。”

季长清咯咯笑,随后又说起了李家村的那几年。

三人短暂相聚,之后各自回了府。

元日那日,京中十分热闹,整个长安皆是红灯高悬。

季府在白翊的安排下、在嬷嬷的指挥下、府中衙役装扮的同样喜气洋洋。

元日这天,天色也有些阴沉,季南屿和两位哥哥中午皆入了宫中参加宫宴。

天黑时分才一同回府,容瑾不知何时起与季家走的较近。

季南屿不时提及容瑾也夸其文采,大哥二哥对容瑾也极有好感。

京中如今也传出去了,道三人登州便相识,乃义兄妹。

京中世家小姐原本背后编排自己的小姐在元日前也主动示好,想通过季长清给二人送去自己心意。

季长清皆一一拒绝了,京中如今也只有唐安安不时走动一二,温雅自那回之后再也没见过。

当日的自己有震惊和失望,那样温柔娴静的温雅姐姐变的咄咄逼人,语词刻薄。

结合自己当时未离京前,她得知自己将嫁给容瑾时的欢愉心情,再到后来容瑾心悦自己退了她的亲事。

仔细想来,她也是可怜且不甘心罢了。

想起容瑾的表白以及离京前那慌乱的一吻,以及后来相处点滴,季长清顿时心跳加快。

容瑾的好,不该浪费在自己身上,自己两世为人,又无法再生育了,这世的日子总觉得像是偷来的。

“小姐,快回里屋,天色阴沉,又是大风,似又要下雪了。”

桂双搓着手从里间出来,看着院中的季长清。

季长清转身回屋,看着身后的桂双,“近来你与周子是什么情况?”

桂双面色一红,“我们能有什么,他嘴欠,我不搭理他,最近买了不少点心道歉呗。”

看着桂双嘴上说着不悦,面上绯红的桂双,季长清笑了笑,“那周繁呢?你们二人不是书信往来,相互心悦吗?”

桂双听后眸色暗了暗,“他喜欢的不是我,不日前来了书信,似乎年后便要成亲了,要成亲的女子是登州一户富家小姐。”

季长清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们二人心悦彼此呢,他既已要成亲,只能说明并非你的良人。”

“瞒的倒挺深的。”

桂双低眸,“他信中叫我不要告诉你。”

季长清浅笑,“有何不可说的,年后送份大礼即可,他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

“你乃清白之身,周子若是真心心悦你,娶你者若不为正妻我便不会同意。”

桂双抬头,咧嘴笑了笑,“我知道,周子虽有意,但我还未答应。”

“他如我般,家无双亲,只身一人,我想多服侍小姐几年,不着急嫁人,若我出嫁了,你身边都没有贴身的丫鬟了。”

“旁人你我都信不过,待小姐嫁了如意郎君我再考虑嫁人。”

傍晚家宴,一家人坐在前院,大晋元日吃“五辛盘”。

有言,“当元日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而求福之中。”

所谓“五辛盘”,就是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等五种香辛蔬菜,装在一个盘里子食用。

有点像前世有些地区过年时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盘,但这个拼盘的营养价值,全在于其保健作用。

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

元日时,正值寒尽春来的时节,气温仍较低,人们极容易患感冒生病。

而这五种蔬菜都有疏通脏气、发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预防时疫流感的作用。

元日之后便是新的一年,故而元日之后也就是前世的正月初一吃“春盘”。

春盘又称春饼,是在“五辛盘”的基础上变化出来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

之所以称“春盘”,是取其生发迎春之义。

春盘有些像前世的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

自己觉得前世盛行的炸春卷或许就是源于这古代的春盘。

当然,正月初一不止有春盘,正月初一须得,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芽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元日这日不止有五辛盘,其他丰盛菜肴亦在其中,只不过五辛盘乃是主角而已。

夜食过后,季长清便回了房,家中长子须得元日守夜,祠堂香火不得断,家中女子要求并不严。

所以夜膳之后季长清便回了清水阁,才入了自己院子,就着红烛灯笼的亮光,天空中下起了絮絮的白雪。

一夜天明,这是再次入京后过的首个元日,清早,季长清给了桂双一个大封红。

府中杂役皆是道贺,桂双把季长清另给的小封附上铜板,桂双一一送给对季长清说吉祥话的杂役。

季长清向祖父、祖母行了新年礼,叩首行礼后,二来皆封了一个大红封。

不像前世习俗,需要带礼品出去拜年,大晋只需要亲自登门一趟,闺阁女子只需要书信送到交好密友或朋友府中即可。

阿爷自己哥哥们大清早便入了宫,农历元旦,拜年贺节是一项主要活动。

清早,臣僚们要到朝廷向帝王贺节,同族的人要到祠堂举行团拜仪式。

最为繁忙的,当然还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登门拜年,尤其像阿爷他们那般的官僚,元日之后是一个很好的交际时间。

有的人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便外出,也需派子女出门代贺,即便这样,一些清规戒律常常使人苦不堪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