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投稿

复赛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所以李清书准备抽个周日去县城书店看看,顺便去邮局将自己写的稿子投递出去。

投稿是李清书想到的能用学习赚钱的方式之一,忙初赛和期中考试的那段日子她没有时间准备,期中考试之后她就开始构思写稿了。

李清书想得很简单,她没怎么看过小说,所以像写那种中长篇小说,能持续性赚稿费的那种恐怕很困难,也比较耗时,还不一定能通过,所以她打算写一写短篇小故事或者是散文之类的投稿,如果能有中的一两篇当然更好,没有也不会投出去太大成本。

李清书想了想以前时常会看的几种青春杂志,决定散文就写关于友情、亲情的,议论文她也打算写,选的都是关于坚持、成功之类的话题,保证不会出错就好。

稿纸是李清书拿着自己压箱底的钱买的,以前过年的时候李爸李妈会给她一点压岁钱,一分或是两分,这个钱李妈让她自己攒着,至于从亲戚那儿得到的压岁钱还是要上交。

加上上次去竞赛李妈给的钱也还有剩,李清书投几篇短稿暂时是没有资金问题了,就看到时候能不能中一两篇了。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除了准备复赛,其他时间李清书大部分都用在了写稿上,关于亲情她就写了李爸李妈,她就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主打抒情,洋洋洒洒写了1500字左右。

关于友情,她写得就比较活泼,偏向于成长、青春之类的,李清书写同学、朋友交流过程中的好与坏,主要就是写青春期中的一些烦恼,希望能够和经常看这类杂志的人产生共鸣,一路写下来将近2000字。

关于坚持、成功之类话题论文更好写了,毕竟以前高三的时候她写过很多类似的,还专门读了大量的作文素材,虽然有一些比较后世的例子她不能用,但是能用的多得很。

李清书想了想,最后还写了一篇关于学习方法总结之类的文章,不长,就一千多字。

就这样,一路下来,李清书写了4篇稿子,等待哪天去县城就投出去。

一连好几个周日都是补习,李清书11月上旬一直不得空,终于在有一天,赵老师说这周星期日休息,交代他们学了这么久,回去自己好好总结,也不能一直做题。

于是李清书在这周日就独自坐上了去县城的车,一开始她还怕李妈担心她一个人去,没想到李妈并不怎么担心,只说把钱带好,车上不要摸口袋。

“妈,你咋不担心我一个人出去弄丢了?”李清书还十分疑惑地问李妈。

“你都去过一次了,而且都这么大人了,也读过书,认识字,咋会走丢?”李妈不解地问。

“说得很有道理。”

不怪李清书会这么问,她以前读书的时候见过班上很多同学都会抱怨家长,去这儿不放心去那儿也不放心,所以她也很好奇李妈的想法。

可能是因为这个年代,还是农村,所以家长管得比较少,大都是放养。

李清书到了县城后准备先去邮局把稿子寄了,整个县城也就这么大,她还问过同学邮局的位置,走了几条街就看到了显眼的标志。

李清书看到邮局的报刊贵台有一些杂志,种类不多,但是够投4篇了,她将投稿地址记下后就直接投递出去了。

“希望能中一篇吧。”李清书走出邮局自言自语道。

稿子寄出去没花太多时间,李清书准备去县城图书馆看看,赶在午饭前回家。

县城不仅有一家图书馆,还有那种小的书摊,图书馆的借书证她办不了,得交押金,这笔钱对她家来说算笔大钱了,所以她准备就有时间了来看看书就行。

图书馆和李清书那个年代的当然不能比了,但是相比物资匮乏的小镇还是好很多的,难怪李清书二叔一家硬要留着县里做小生意,李清书想。

她先到处逛了逛,浏览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初中数学这儿,选了一本有关于竞赛的书看了起来。

没想到这一看就忘了时间,等到下午了,独自一直叫唤着,李清书才想起来看时间,她没有手表,看到图书馆的大钟才惊觉已经过了饭点了。

李清书最后急急忙忙抄了几道大题在本子上就准备回家了。

等再坐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家,已经下午三点多快四点了。

李清书一到家就看到李妈坐在家里门槛上,时不时抬头看两眼,总算盼到她回来了。

“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我都担心出啥事了,是不是只顾着看书去了。”李妈着急道。

“嗯,准备中午的时候回来,结果下午肚子饿了才注意到时间。”李清书朝李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孩子,吃饭没,锅里一直给你留着呢。”

“谢谢妈。”

“身上不是带钱了吗?怎么没去买两个包子吃。”李妈问。

“我想着过了饭点了就算了,回来都可以吃晚饭了。”

李清书投稿的事还没和李妈说,所以李妈以为她出去就是去书店看书的。

“没买两本书回来?”李妈又问道。

“小书店的书没有用得上的,我一直在图书馆看书,那里的书可以免费看。”

“免费的?这么好,那你以后有时间可以多去县城看看,就出个路费,还能看书多好。”李妈一边端饭,一边说道。

“好,妈,我跟你说,我走的时候还抄了几道竞赛题下来,等会儿我研究研究。”

“都看一天了,吃完饭休息会儿吧,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还做题。”李妈心疼道。

“妈,我又不累,你还天天下地干活呢,我就动动手。”

“你不得用脑啊,听妈的,休息休息。”

“好的,长官。”李清书笑着答应。

李妈看着越来越活泼优秀的女儿,心里也越来越高兴。

李清书吃完饭躺了一会儿就起来了,帮李妈一起干活,家里家外,忙前忙后,多少也分担了一点压力。

晚饭两人都不太饿,李妈就烙了两个饼子,两人就着点咸菜应付了。

吃完饭,李清书就按照赵老师吩咐的,好好总结了前半个月做的题目,包括它们的类型,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错的地方,她重点标记。

等所以的都忙完,她就开始做今天抄的题目了,不得不说这本书上的题目真的不错,对李清书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只做了一题,第二题就有点卡住了,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青青,快睡觉了,明天还有上学的。”李妈看到李清书房间还亮着灯,特地提醒道。

“知道了,马上。”

李清书决定睡觉,明天再想,好题目留着明天慢慢做,然后就带着问题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起床,李清书感觉自己的脑袋很清醒,果然今天做题的时候就比较顺利,昨天未解决的竞赛题换个角度思考就解出来了。

她还将她抄下的题目分享给了几个参加竞赛的同学,毕竟她们都在小镇,接触不到好的教育资源,唯一的题目来源也就是两个数学老师了,所以大家互相交流也挺好的。

李清书的解法不是唯一的,其他同学也有不同的解法,比如陈明的解法居然比她还简单。

“陈明可以啊,你怎么想出来的?”数学课代表问道。

“可能每个人想的方式不一样吧,只是我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你们简单一点而已,你们的方法也挺好的,说不定其他题目也用得上。”陈明说道。

“你们帮我看看这道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数学课代表做完李清书的题目也拿出一道题来。

解决完了李清书的题,大家又开始围着做数学课代表给出的题目。

“时间不早了,回去吧。”赵老师看到几个学生还在继续讨论题目。

等到几个学生都回家了,赵老师也慢悠悠地回到了家。

“怎么这么迟才回来。”赵军妻子问。

“这几个学生太好学了,我的题目做不够,还自己找题目做。”赵军嘴上抱怨着,其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还不知道你,偷着乐吧。”

赵军也没反驳。碰到好学的学生,做老师的当然高兴了。

“这次竞赛和县里的学生比,怎么样?”赵军妻子好奇地问。

听到这话,赵军叹了口气,说:“我的学生我当然希望他们最后,但是你也知道镇上和县里的教育还是不能比的,不过他们这么争气,还是有希望的。”

“回头你再联系联系你那些同学,搞点好的辅导书来。”赵军妻子提醒他。

“我再问问吧,怎么也不能辜负了这群好孩子啊。”赵军回道。

四个学生倒是没在意这些,每天都一起做题,讨论题目,有题目的时间就做,没题目的时候,几个人会互相出题或者改改题目,反正他们总能自己找到事做。

这天,在竞赛前一周,赵军终于托老同学拿到了新的竞赛题,有了新题后,两位数学老师斗志昂扬,四个学生也终于感受到了“甜蜜的负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