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贼帝长奔袭腹地骤起势

“报……陛下,唐军开始大举进犯!”

大明边境,旌旗猎猎。

身披金甲,手按宝剑,坐在龙辇之上的朱棣不动如山。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三大将分居两侧。

龙辇后方站着的是大明的一众将领。

此时他们皆是同仇敌忾,热血翻涌。

这注定是一场天下瞩目的双帝争锋之战。

他们没有退却的理由,更没有战败的道理。

他们的身后便是大明。

大明生死存亡在于此战。

皇帝亲临。

将士齐心。

大唐兵马就是天兵天将,他们也要将其从天上拽下来,撕得粉碎!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

随着大地剧烈晃动,奋进的马蹄声响彻天地,大明将士皆是握紧了兵器,纷纷看向朱棣。

朱棣缓缓地站起身,猛地拔出佩剑,振聋发聩道:“大明雄壮,明军威武!朕与你们同在,生死在此一战!敢犯我大明者,杀!杀!杀!”

“杀!杀!杀!”

刺耳的喊杀声直冲云霄。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各率一路大军迎战。

朱棣居后督战。

李韬直接集重兵于北境,然后大举进犯,并没有耍花招,反而让他松了一口气。

因为大明疆域广袤,有纵深。

他又是御驾亲征,能够提振将士们的士气。daqu.org 西瓜小说网

李韬所率领的五十多万北方大军看似占据兵力优势,但是各国兵马混编而成,相互之间的配合肯定有问题。

只要明军能够针尖对麦芒地拖住他们。

哪怕丢失一些城池,他也能够接受。

因为大明的存亡不仅事关大明自身。

秦汉必有动静。

战事一旦拖得久了,大唐那攻打隋国的战线极有可能会生变。

到时李韬难以两下兼顾。

那么大唐可就危险了。

对了,还有西域那条战线。

说实话,如果换成是他,他是不敢三线作战的。

风险太大了。

但凡有一条战线出现差池,那么其他两条战线都会受到影响。

考虑到如今大唐兵马都铺在边境,腹部甚是空虚。

只要被一方取得突破,大唐都将面临亡国之危,功亏一篑。

当然,这又何尝不是李韬自负的表现?

他此番定要让李韬为他的自负付出惨重的代价!

撇开东部和西南方向不谈,这次他在北境投入的大军达到了四十多万。

其中有三十多万是大明精锐。

另外,他还下达了临时募兵令,强征北境六州的青壮入伍。

他没指望他们上来就形成战斗力。

也没打算将他们派往前线和唐军厮杀。

而是将不惜一切代价和大唐死战的姿态给摆了出来。

然后也拿出来打持久战的态度。

只要大明还有男儿站着,那么便会和大唐血战到底。

临时募集的青壮主要负责粮草事宜和在后方操练。

如果前线精锐伤亡太大的话,他们能够及时补充。

而且他已经做好了随时将募兵令扩充至整个大明的准备。

相信大隋的杨广会这么做。

嬴政和刘彻若是出兵的话,也有可能这么做。

说白了,大唐现在的兵力虽然快速膨胀到了一百多万,但未必就能占据兵马优势。

只要四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那么大唐面对的将是数百万大军。

从这方面来说,他对这场生死大战还是颇有信心的。

双方近百万大军碰上后,战线达到了两百里。

大唐分成左、中、右三军,齐头并进。

大明也是兵分三路,一一对上。

鲜血仿佛浇灌了大地。

让土壤都变成了血红色。

天上厚厚的乌云也被绵延不绝的喊杀声给冲得不见了踪迹。

太阳显露了出来,以肆无忌惮之势炙烤着双方兵马。

唐明两国兵马打得都很辛苦,但都在咬牙坚持。

一天一夜后。

大明兵马率先扛不住攻势,且战且退。

在全线退了五六十里后,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大唐兵马见迟迟没能再取得突破,只得暂时休战。

朱棣也没有让反击,而是立即号令大军原地休整,然后召集三大将到帐中议事。

看到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皆是精神抖擞,未见疲态,朱棣很是欣慰道:“三位将军如此,我大明必胜!”

李文忠喝了一口茶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唐军没能一战将我们打趴下,那么接下来必定会陷入苦战,我们自当奉陪到底,让他们统统死在大明!”

汤和沉静道:“李韬整编的都是魏楚吴蜀的精锐,战力着实不错,再加上大唐的那些兵马装备精良,咱们能坚守在五六十里之内,实属不易。”

“不过接下来我们也不可大意,他们除了相互间配合得不是那么娴熟外,整体打得还是有声有色的。再加上他们良将众多,我们得沉住气咬住他们才行。”

常遇春也赞成:“如今大唐兵马主要集中在北境,而东部和西南分别有徐达和沐英、傅友德坐镇,吕布、赵云等人若想取得突破很难。”

“只要我们拖住了李韬,以拖待变,那么最终胜出的一定是我大明!”

朱棣端起酒杯道:“诸位爱卿辛苦了,朕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保家卫国,为君分忧,乃是我等分内之事。”

“但这杯茶还是得喝!”

“多谢陛下!”

三人喝完茶后,也没有逗留,立即回营。

翌日,唐军再次发起猛攻。

这次虽然打了两天,但是只推进了三十多里,便又休整。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的心都沉静了下来。

这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局势。

僵持的局势已然不远。

隔了两天后,唐军发动第三次攻击。

和先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唐军只攻了一天,而且仅往前推进了不到十里,便和大明兵马彻底僵持住了。

朱棣看到战报后,猛拍了一下案几,比打了胜仗还高兴:“好!很好!唐军已然陷入苦战,接下来朕要活活地耗死他们。”

他话音刚落,一个宦官急匆匆地走进大帐道:“陛下,徐大将军和傅大将军都送来了战报。”

“哦?”

朱棣浑身一震道:“速速呈上来。”

宦官低着头把战报呈上。

朱棣打开看了一会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东部和西南的战事也僵持住了,吕布和赵云等人陷入到苦战之中,朕倒是要看看他李韬如何破局!”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收起笑容道:“李韬素来狡诈,清帝、宋帝、楚王等人皆是栽在了他的手里,朕不能大意!”

“传令下去,让诸将保持警惕,勿要贪功冒进,听朕统一调度。”

“喏!”

在接下来七八天的时间内,大明兵马和唐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非但没有让大唐兵马继续推进,还一度将大唐兵马逼退了三十里。

形势眼瞅着对大明是越来越有利。

趁着双方进入疲倦期,不得不进行休整之际,朱棣再次将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召到大帐。

他特地让人准备了丰富的午膳道:“三位爱卿,自李韬逐鹿中原以来,能和他打成这样的,唯有我大明了,你们功不可没。”

“你们虽都是天下名将,但朕还是要多说一句,这个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李韬最近有点太过平静了,这不同寻常。”

李文忠沉声道:“据探子所报,李韬一直在中军大帐中督战,这段时间每日都会有不少将军出入大帐,在打得焦灼之际,他亦曾带着兵马抵前指挥。”

“臣以为他这是高估了整编后的四国兵马的战力,又低估了我大明兵马的战力。以他的脾气,他接下来说不定会铤而走险,我们若是能够抓住机会,定能让他损失惨重。”

朱棣捋须而笑道:“打到这份上,就看谁先乱,咱们一定要沉住气。而且朕一直在等南方诸国的动向。”

“想来如果我们和李韬僵持的事情传到南方后,嬴政、刘彻和杨广必有大动作。说不定连那假装俯首称臣,实际上是想坐山观虎斗的萧综都会猝不及防地捅李韬一刀。”

汤和连忙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唐恐怕要陷入到风云飘摇之中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那萧综看似孱弱,屡屡被李韬欺辱,实则心机深沉呐。”

在这大争之世当皇帝的,哪个是泛泛之辈?

朱棣望向大梁方向道:“你们还记得李韬所写的《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如何窃取曹魏的江山吗?靠的就是装疯卖傻!”

“萧综这两年所为,又何尝不是装疯卖傻?他可比孙权聪明多了,无论李韬最终是何结局,他那梁帝的位置都会做得很稳。来,诸位爱卿,饭菜都要凉了,赶紧吃!”

他话音刚落,一个浑身血渍的小将连滚带爬地跑进来道:“陛下,不好了!唐帝突然率着一路人马沿着楚国境内的峡谷地带,一路奔袭到我大明西侧,随后直取守将首级,也没有缠斗,而是直接往我大明腹地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啪嗒!”

朱棣那刚拿起的银筷瞬间掉落于地。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道:“你说什么?”

小将欲哭无泪道:“李韬亲自率兵从西侧攻入了大明……”

“!!!”

西境!

那里和楚国部分接壤。

因为山峦起伏,而且易守难攻,他只在西境布防了三四万兵马。

可即便如此,李韬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攻破关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刚才李文忠还说李韬最近都没怎么离开中军大帐。

西境距离此地七八百里呢。

他难道是飞过去的不成?

三大将也是极为震惊。

李文忠不停摇头道:“不!这可不能!李韬和唐军的动向一直被我们盯得死死的!即使李韬用了个替身在中军大帐瞒天过海,可那么多的兵马调动,而且距离又如此之远,我们的斥候不可能毫无察觉。”

小将带着哭腔道:“那些兵马来自天启……”

“天启???”

朱棣、汤和等人皆是脸色惨白,如遭雷击。

他动用了天启守城军?

如今看来,只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那也不对啊!

为了死盯大唐在各个方向的动向,他们在天启一带也安排了不少斥候。

李韬就是做得再好,兵马从天启切入到楚地,然后再奇袭大明西境关隘,也路途遥远,他们不可能什么都发现不了。

小将颤巍巍地道:“这段时间,天启守城军一直频繁出入天启,进行操练,那些斥候可能习以为常了。另外,末将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些斥候可能早就被东西厂给暗杀了!”

听他这么说,朱棣断然否认道:“三日前,朕还得到天启的情报,说的正是天启守城军频繁出入天启操练之事……”

说到这,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霍然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猛拍了一下大腿道:“不好,有斥候被策反了!”

“该死!该死!该死!”

朱棣暴跳如雷道:“朕一定要把他们给揪出来,生吞活剥了,来人呢!”

“陛下!”

常遇春示意他先冷静,随后看向小将道:“李韬率了多少兵马?”

小将咬了咬牙道:“不……不多,只有一万多。”

“一万多兵马就冲破了西境关隘,然后长驱直入了?你们这帮废物!”

朱棣气得用手揪着胸口,差点原地驾崩。..

汤和不寒而栗道:“李韬搞奇袭当真是无人能及。不过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只率着一万多兵马就敢在我大明腹地横冲直撞!”

“陛下,臣请率三万兵马前去灭了此贼,永久后患!”

常遇春急忙道:“他虽战力号称天下第一,但并不鲁莽,敢率这点兵马攻入大明腹地,必定有所布局。”

几个齐刷刷地看向他。

常遇春憋了半晌也没有说是啥布局……

汤和断然道:“不管他有何布局,他肯定是想用这种方式打破目前的僵局,速战速决。接下来三面唐军必然会同时猛扑,吾不能带走太多兵马。”

朱棣斩钉截铁道:“朕给你五万兵马,你若是能杀了李韬,那便是我大明的第一功臣,受万世敬仰!”

“朕会将募集并且有所操练的青壮之士悉数充入军中,竭力维持目前的僵局。你要速战速决,不要让李韬在我大明腹地肆意妄为,不然……”

剩下的他就没说了。

汤和自然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胆子有多重。

他将双拳一抱,随后大声道:“不杀李韬,臣定提头来见!”

说着,他掰下一个鸡腿,一边吃着一边走出大帐。

朱棣望着他的背影,颇为紧张道:“你可一定要大胜而归啊!”

大明梧州。

李韬率军行至一座大山的山脚下。

雨化田带着上万个喽啰从山中走了出来,然后率众行礼道:“拜见陛下!”

“免礼。”

李韬看了一眼人数众多的山贼,十分满意道:“这一处就有上万之众?”

雨化田点头道:“回禀陛下,此处共有一万五千余人。还有两处比他们人更多。不过在我们收服的五处山贼中,他们最善战。”

“梧州乃大明之心,四通八达,占尽地利之势。朱元璋驾崩后,他们趁着民乱在此聚众起势,朱允炆和朱棣先后派数路官兵围剿,都没能将他们拿下。”

顿了顿,他继续道:“他们都知《水浒》,也知梁山军的故事,又知陛下是真武大帝转世,所以在臣前来劝降后,他们无不欢呼雀跃,愿随陛下一起拿下大明,建功立业!”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