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何以解忧,唯有天香

傅家酒坊不光在临安县是最大的,放眼整个河东郡也是数一数二,坊内有三个晾堂,六个酒窖,巅峰时候,光是酿酒的师傅就是五十多人。

但是傅家一夜之间消亡,酒坊当天就被查封,官府却没有给师傅们一个说法。

人心浮动,有的人看不到希望就自己走了,剩下的不足十人。大门被贴上了封条,但是后面有个小门可以进出。

“项六,东家人都死完了,掌柜的也跑了,你还瞎鼓捣啥?”

说话的是一个外号叫“斜眼”的,这会儿他正悠哉游哉地躺在掌柜平时用的一张摇椅上晒太阳,那双眼睛是真的斜。

被称作项六的是一个黝黑粗壮的汉子,个子不高,脑袋上也没有几根头发。长期劳动的原因,胳膊上肌肉发达,青筋爆出,即便是在这稍显凉意的初秋仍然光着上身,将最后一批成酒装坛,装进仓库摆放整齐。

项六是傅家酒坊最能干的,也是酿酒技术最好的,但是人太老实,不善言辞,所以干了十年,一直是个酿酒师傅。

“酒不能糟践,最后一批了……”

冬不酿酒,夏不制曲,每年的这是时候,酒坊里就要屯上一大批酒供冬季销售。

“不能糟践?东家没了,掌柜跑了,这些酒你负责卖啊?现在临江县谁还敢买傅家的酒?”

其实项六又何尝不知?他只是不说,但不是真的傻!郁闷地用一个大碗在酒缸里舀了一碗,一口气喝下,抬头看看烈阳,轻声道:“活干完了,我也要走了,我娘病了,等着用银子呢……”

斜眼倏然从摇椅上站起来:“你也要走了?我靠,你真是个傻逼,都要走了还出这把子力气……”

“我说了,酒不能糟践,都是辛苦酿出来的,有魂……”

斜眼满脸鄙夷,在他看来这项六就是个傻子。

“说得好!匠有心,酒才能有魂!”

一个陌生声音传来,几个人一惊,顺着看过去,两个男子正盘腿坐在墙头,正是何小官和张青。

“我靠,你们是什么人?是来偷东西的吗?”斜眼操起一个木棍就要砸过去。

两人从墙头上翻下来,张青笑眯眯的走到项六面前:“你不用走了!”

“你……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家少爷何小官,他已经盘下了这间酒坊。我叫张青,从明天开始,就是你们的新掌柜,你就是酒坊的大师傅!”张青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几个人都懵了,项六结巴道:“真……真的吗?”

“哈哈,你闹着玩的吧?”斜眼全然不信,“哪有掌柜和东家爬墙头的?”

何小官道:“张青,你这个主意好,如果不是骑了一会墙头,怎么能看清谁是人谁是鬼呢?”

张青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都看看,这是官府的文书!”

几个人都凑上去看了看,虽然大多数都根本不识字,但是县衙的大印他们都认识。

斜眼一看这是来真的了,急忙变脸道:“哎呀,东家!掌柜!欢迎欢迎……”

张青瞥了他一眼,“你被辞退了!明天一早来结清你的工钱……”

“我……”斜眼不忿,可也无可奈何,能从县衙手里接下临江县最大酒坊的,必定不是一个好惹的。

反倒是项六不干了:“掌柜的,斜眼就是讲话难听,但是他干起活来还是肯卖力气的,您看能不能把他留下?酒坊里就剩下我们几个人了,现在招工也没那么容易……”

何小官狠狠地盯了斜眼一眼:“好!我给大师傅面子,就留下吧!但是以后要是让我发现有偷奸耍滑……”

“不会不会!东家放心!我一定好好干……”斜眼是真的感激,就差跪下磕头了!

“项师傅,你来带我们两个四处熟悉一下吧!其他人把大门打开,收拾一下,准备开工了!”

三人在酒坊里仔细查看了一番后,何小官拿出了那些图纸,项六第一次听说“蒸馏”这个词,惊诧不已道:“这样能让酒更加浓香?”

“当然!你看这些器具能搞定吗?这里的管子可以用竹子来做,这个大缸和这个管子之间要放凉水,起到冷凝作用……”

项六瞪着眼看那几张图纸足足两盏茶的功夫,而后斩钉截铁道:“能做!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做的到!”

“好!就喜欢你这个劲头!先搬出来一些酒试试,如果成功的话,冬天来之前还可以再做一批……”

“能卖掉吗?”

“放心,只要这套器具能成功,有多少酒都能卖掉!”

项六挠挠头:“我不懂卖酒,只会酿酒,但是这样看来,产量就会低很多,价格就要抬高很多才能赚银子……”

“估计只有原来的三层,但是价格提高十倍以上!”

“什么……十倍……”

何小官笑笑,“不敢信?等做出来,你尝尝,就敢信了!”

“……”

接下来几天,张青陪着项六在酒坊改进那些器具,而何小官则开始考虑销售的问题。

要赚大钱,单单靠临安县内消费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在整个大宣铺开。

而这,当然要靠名气!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酒再香也怕巷子深啊!

营销显然不是何小官擅长的,想来想去,还是要找个当世的文化人。

临安县谁最有文化?

当然是那个当了县太爷的状元郎!

想到这,何小官从客栈出来一路小跑去了县衙,到了直奔后院,迎面碰到小翠,差点碰翻她手里的茶碗。

“恩公!您来了!”小翠又要下跪。

“咳咳,快起来,以后可不要再跪了……县令大人呢?”

“老爷在书房批文书呢!”

“好,你忙吧,我帮你送过去!”何小官接过他手里的茶碗。

“是,恩公!”

此时董勇正在奋笔疾书,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