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世界的恶意

慕容白在暗无天日的皇陵里过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复一年,久到他都忘了时间。

这一天负责给他送吃食的小太监没有来,他等啊等,等到第二天依旧不见人影。

愤怒之余,他忽然觉得这样也好,不用再受活罪了。

然而,当他晕晕乎乎,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突然一阵白光闪过,再睁眼,他发觉自己竟然回到了熟悉的宫殿——是他的养心殿!

“陛下可算醒了!”

陌生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让他大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却是张陌生的面孔,他惊疑出声:“你——”

“陛下稍等,让黄太医给您看过。”小太监躬身退到一边,而满头白发的黄太医走了上来。

慕容白暗暗心惊,面前之人确实是黄太医没错,但并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人,仿佛老了很多。

黄太医给他把过脉,点了点头说:“皇上的寒症已好,老臣这就去给太后报喜。”

“太后?”慕容白心里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就听黄太医说,太后因为照料他太过操劳,被摄政王勒令回去休息了。

听过这话,慕容白还有什么不明白,他这是回魂到小皇帝的身上了。刹那间,他心中闪过种种念头,曾经的屈辱和不甘再次向他袭来,差点将他淹没。

最后他笑了:老天这是在帮他呢!

虽然报仇心切,但慕容白还是按捺下了心中的冲动,准备好好绸缪一番。

这个时候小皇帝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大臣们提议要为他选后,而这正合慕容白的心思,只要大婚了,他就可以提出亲政的要求,就算慕容燿不提,大臣们也会提。

为免引起慕容燿的警觉,慕容白随意挑了一户门第不显的人家,说是自己中意的女子。

过程一切顺利,然而他预料中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慕容燿只是放权,却没有完全放手,真正的大事还是由他做主,而大臣们也理所当然。

这让慕容白很是不甘,他恨自己没有早早察觉慕容燿的心思,更恨所有背叛他的人,尤其是舒灵!

当初慕容燿所说的话,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皇兄可想过今日?”坐在龙榻前的人气定神闲,完全没有前几日的担忧和着急。

慕容白疑惑地看着他,却见慕容燿弯起嘴角笑了,眉眼间如芳华盛开,有那么一瞬的令人惊艳。

“皇兄就不好奇么,你我一点都不像,却是一母同胞?”

慕容燿说着站起身来,手里拿出一块铜锁片,那里刻着他的生辰八字,“当年母妃十分宠我,甚至忽略了皇兄,那时我还心存愧疚……可惜啊,是我天真了,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虚情假意。”

他将铜锁片随手一抛,正好砸到了慕容白的额头,“皇兄可还记得那年冬天,我落水你救我,结果母妃狠狠打了你一顿?”

慕容白目光闪烁,他当然记得,他嫉恨弟弟得了母亲大部分的疼爱,所以就下了狠手,只不过事到临头又怕不好向母亲交代,这才救了人。

慕容燿的嘴角扬起一抹讥笑:“别人都当母妃心狠,实则她是心疼,她怕你没了!”他冷冷地看向慕容白,“可谁也不知道,推我下去的就是皇兄你!”

慕容白目光僵住,他以为慕容燿不知情的。

慕容燿则继续说:“母妃怕你出事,一而再叮嘱你不可以再做傻事,可你不知道,她只是担心你出事,却不是担心我。她没来得及告诉你,其实我并非她亲生,而是父皇爱妃的孩子,她收养我只是为了固宠,那些对我的宠爱也只是做给父皇看,要不然我这个眼中钉她怎么会多看一眼?”

听到这话时,慕容白的震惊难以言喻,他从来不知道这些,他的母妃在那件事过后不久就去了,而他们兄弟俩也被其他妃嫔收养,从此相依为命。

但慕容燿接下来的话差点把他气昏。

慕容燿说:“母妃既然不仁,我只能不义,她害死我的亲生母亲,所以她也得死!如今却是轮到皇兄了,皇兄说说,怎么个死法比较好?”

“你——”慕容白终于憋出了一个字。

慕容燿笑道:“皇兄放心,你的江山我会替你守着,你的女人和儿子也都是我的!”

起初慕容白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想到了心上人和那对双胞胎,顿时气得满脸通红,而慕容燿接下来的话却更是打了他一个闷棍。

“舒舒已经答应嫁我,皇位我也会直接交予大皇子,左右我就这么一个亲骨肉,日后也是要给他的。”慕容燿说得轻描淡写,末了还笑着说,“说到底还是要谢谢皇兄了。”

慕容白气得当场吐血,随后就晕了过去,等他再醒来,已经身在皇陵。

…………

“宸儿不是刚刚娶了最喜欢的女子么,这才不过几个月,为何……”

慕容白忍下心中的恨意,淡淡道:“儿子想要为皇家开枝散叶,让母后早日抱孙子,难道不对吗?”

上首的人似乎顿了顿:“宸儿想的没错,可这两人未必合适。”

“怎会不合适,朕已经打听过了,一个才貌俱佳,一个性子可人,若母后还有其他人选,也可一并选了。”慕容白说着弯了弯嘴角,“三舅家的婉儿也不错。”

原以为上首的人会欣然接受,谁知竟拒了,但还是答应了让他娶另外两个女子。

一切都按他的计划进行,本以为多了文相武将的支持,他要弹劾慕容燿会容易很多,谁知对方根基深厚,几次都让他碰了壁。

最后他不得不寄希望于那个女人。

“母后可要帮我。”慕容白早就看出,那个女人对慕容燿并非真心,儿子和男人,有脑子的都知道要怎么选。

果不其然,他一点都没有猜错,那个女人可以背叛他,自然也可以背叛慕容燿,看着她将装了毒要的瓶子收起,他忍不住笑了。

匆匆离开,他决定大醉一场。

半夜时分,宫人突然来报,后宫起火,他惊得跳了起来,随后就见外面火光冲天,却是凤华宫的方向。

“发生了何事?”他佯装惊讶地问那小太监。

小太监急忙道:“后宫一处荒废的屋子起火,累及太后的凤华宫,皇上快去看看吧,火势太猛,怕是收不住!”

慕容白心里窃喜,他让人放的火果真有用。

等他急急忙忙穿戴好赶去凤华宫,却只看到一片焦黑的残垣断壁。

宫人匆忙上来禀告:“皇上恕罪,里面的宫人大多逃了出来,但太后和摄政王……”

“皇上——”

皇帝受不了打击晕了过去,现场一片混乱,小太监急忙去请太医,而皇帝也被人送回了养心殿。

几日之后,皇帝昭告天-->>

下,举国哀悼。

随后慕容白终于等来了君临天下的一天,他大肆撤换慕容燿留下的势力,将朝堂来了一个彻底的肃清。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趁着年轻大展宏图时,边关突然传来噩耗——蛮族各部结成联盟,举百万之兵,正向皇朝边境发动进攻!

原本这并不足为惧,边关将士久经考验,蛮族多有勇无谋,时日一久对方又会是一盘散沙;然而慕容白刚刚撤换掉边境将领,换上了自己的人,此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心未稳,如何能敌过来势汹汹的敌人?

但再要收回成命却是不行了,君无戏言!

慕容白立刻调了军队前去支援,粮草也源源不断地运了过去,然而军心是个大问题,将领一旦指挥不力,手下的兵士伤亡骤增,士气也会随之大跌,久而久之,军心动荡,屡战屡败。

这场战事一打打了三年,要不是蛮族精锐不行,恐怕边关早就被攻破。然而国库先撑不住了,三年战事耗损巨大,原本充裕的国库已经空了大半,而且还将继续空下去。

不得已,朝廷只能增加赋税来弥补,各种派征也越来越多,到了此刻百姓开始怨声载道。

可惜慕容白高高在上,根本听不见这些,他现在关心的除了战事,就只剩下报仇。当初夺他皇位的人已经除了,但害他性命的还有一个,可当他找上门,却发现陆云烟早就香消玉殒。

换做别个人,也许就这么放下了,但慕容白在皇陵之中受了十多年的罪,心性早就扭曲,他找不到陆云烟,却还可以找她的家人。早已赋闲的陆相被罗织了罪名打入大牢,连那对双胞胎,他的亲骨肉也一并遭了秧。

慕容白想的很简单,孩子还可以再生,反正他还年轻,但仇却不能不报。

可惜他高估了自己,轻视了对手,最终打错了算盘!

…………

关外,黄沙漫天中,响起一阵悠扬的驼铃声。

随着声音越来越清晰,一支商队出现在落日的余晖里。

“掌柜的,前面就是边城,咱们再加把劲,今晚就能睡个好觉了。”说话的是个络腮胡子的大汉,他看了眼前面隐隐约约的城楼,露出了一丝欣喜。

被称作掌柜的是个蒙着头巾的女子,她“唔”了一声点了点头,随后就不再说话。

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城楼关闭前进了城。

这是大兴朝的北方,如今打战的却是南方,所以这里还算安宁,尤其到了夜里,几乎听不见任何嘈杂。

然而这天晚上,城中唯一那间客栈的二楼突然传出一阵噼噼啪啪,随即一个身影被推出门外,紧接着“砰”地一声响,房门被重重关上。

好奇的客人纷纷开门查看,却立刻被走廊中那个大汉的目光吓到,迫不及待地关紧了房门。

见没人打扰,大汉转身看向紧闭的房门,他皱了皱眉,在用脚和用手之间犹豫了很久,这才伸手敲门:“舒舒,快开门让我进去。”

“滚——”里面传出一个女声,声音里怒气未消。

大汉摇摇头,转身走下了楼梯。不一会他手里端着东西走了回来,再次敲门道:“我拿了点吃的,你饿不饿?”

门被一下拉开,大汉趁机挤了进去。

“谁让你进来了,东西留下,你出去。”除去头巾后,女子露出了真容,却是被认为早就死在大火中的舒灵,而另一个不消想,就是慕容燿。

“舒舒好狠的心,这么晚了你让我去哪?”慕容燿一边拈起片牛肉放进嘴里,一边觑着空往床边挤。

舒灵被他气笑:“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慕容燿一脸诧异。

“你说呢?”

当初舒灵确实想要杀了慕容燿,那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可事到临头她改了主意,断肠毒要被换成了蒙汗药。就在她准备放一把火,来个死遁的时候,火已经着了。

那时她终于明白,小皇帝早就起了杀心,不仅是对慕容燿,也是对她。幸而有那条密道!

当然,她带慕容燿离开不是为了救他,只是想找个地方好好折磨他,好消了心头之恨。可惜她算错了药量,慕容燿半路就醒了,再后来就变成他带着她离开。

之后发生的事情,让舒灵庆幸自己没有下毒,因为皇位之上的坐着的,已经不是她想的那个人。

当慕容燿说出心中的疑惑以及各种疑点时,舒灵有一些释怀,更多的却是难过,毕竟是她养了那么多年的孩子,老天一个念头就将一切都抹杀了。

她当然不甘心,所以想要毁灭,而慕容燿可以帮她。

“舒舒放心,你不会后悔的。”慕容燿笑得意味深长,眼里全是不怀好意。

…………

一个月后,北方战事起,大兴朝腹背受敌,朝堂之上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双方争得不可开交,可谁也说服不了谁。

连皇帝都下不了决心,一方面,不管是国库还是兵士,都不足以支撑另一场战事;另一方面,大兴朝开国至今,就只有他国俯首称臣,从没有朝廷主动求和的,他要开了这个头,将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然而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流出传言,说皇帝是天煞孤星,克父又克母,如今即将克到整个皇朝,唯有换了皇帝,才有可能解救大兴朝于水火。

流言传到皇帝耳中,直把皇帝气得七窍生烟,然后这还没完,坊间突然有传闻说,皇帝弑父杀母,是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根本没有资格坐这皇位。

这接二连三的流言,将本就不稳的皇朝变得更加风雨飘摇,文武百官全都战战兢兢,只因流言太过真实,而后者恰恰和他们心中的怀疑不谋而合。

皇帝气急败坏,为了证明自己,竟然说要御驾亲征。大臣们极力阻止,但依然改变不了皇帝的决心。

大兴朝昭和四年,皇帝亲自领兵对抗北方来敌。

初时,两军交战数回合各有输赢,后敌军节节败退,皇帝乘胜追击。哪知敌人只是佯装逃跑,实为诱敌深入,当皇帝中计被俘的消息传来,大兴朝举国震惊。

这时战还是不战就成了问题,不战等于是投降,战吧皇帝性命难保。朝堂之上再次分成两派,一派提议另立皇帝,以稳定朝堂内外;另一派主张派使者前去交涉,无论如何要将皇帝救回。

两派磨叽很久,却依然毫无结果,最后他们决定先派使者前往打探消息。

使者去了,很快又回来,同时带回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皇帝被俘后,因为不堪受辱,很快选择了自尽!

朝堂上下哀声一片,当务之急却是要另立新君,这时大臣们才惊觉,皇帝没有留下哪怕一个子嗣,连带整个皇室都断了血脉,一时之间他们竟想不出要如何应对。

还没等他们思考出对策,突然天生异象,天空被怪异的霞光笼罩,大地颤动,山河哀鸣……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www.youxs.org: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