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第45章

昌平君浑浑噩噩中做了一场梦, 一场他筹划半生的美梦。

梦中的他耐心布局多年,终于寻得时机与韩王那蠢货里应外合,利用新郑韩国王族叛变一事, 如愿被嬴政派往郢陈故都就职抚慰楚韩旧民, 从此天高任鸟飞!

后来, 他与项燕合力大败李信大军,又在楚王负刍被俘后,被项燕推举为新任楚王...

“楚王!本公子终于是楚王了...”,随着他心中极速涌起的万千惊喜,意识终于悠悠被唤醒, 可登基的场景, 却迅速化为青烟飘散...

他虽暂时无力气撑开沉重的眼皮,不受身躯束缚的心念,却伴着疑惑缓缓升起:此时究竟是何时?我又究竟在何处?这到底是地府之下, 还是寿春王宫?

被扶苏刺死的噩梦..回楚国即位的美梦..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随着意识缓慢的恢复, 他耳边似乎...传来一阵人声?

很快, 耳旁的人声渐渐愈发鼎沸喧嚣起来,他心头登时大喜不已, 只想尽快睁开眼看看这楚宫盛况——此乃新君登基大典, 绝不会错!

他曾接连亲历嬴异人父子的登基大典, 对这万民同贺的场景印象格外深刻。

不,今日是寡人的登基大典, 岂能再沉睡下去,让百官与子民失望?不!

想到这里,昌平君拼尽全力运行丹田之气,猛地撑开了眼, 一阵亮光骤然映入眼中,他不适应地眯起眼睛,又迅速堆起笑容,想如千百次设想的那样,展臂向众人示意,却发现——两只手臂似乎被什么东西挡住了。

等眼睛适应光线后,他急忙向左边手臂看去,沉重的木枷锁!他又不敢置信地扭头朝右侧手臂看去...终于,待看清自己身处囚车之时,待胸口的剧痛再次清晰传来,他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

这时,耳边嘈杂的声音终于清晰起来,“呸!叛国贼,不要脸!”

“就是!吃我秦国的,用我秦国的,老秦王还封他做大官...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昌平君颤抖着身体,缓缓抬眼望去,果然,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寿春王宫,没有什么百官跪贺、万民同庆的场面,这里是咸阳街上,道旁站满的,是对他怒目而视的秦人!

这些秦人的眼中,腾腾冒着恨不得把他撕碎的火焰!

他又看了一下胸膛的剑伤,暗暗升起一丝侥幸——扶苏啊,一辈子都是扶不起的软泥,嘴上说得再激烈,事到临头竟也不忍将那一剑刺下,如此甚好...

突然,道旁有个屠夫指着他大喊,“这狗贼果然在装死!大伙快看,他醒了...”

一时,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往囚车挤,在更杂乱的谩骂诅咒声中,众人离囚车越来越近,不断有人捡来烂树皮和泥土朝他砸去。

烂鸡蛋烂菜叶是不可能有的,这年头别说老百姓不舍得把鸡蛋和蔬菜放烂,便是路上捡来的枯树枝,也只有百姓庆贺韩国被灭之时才舍得砸给韩王,叛国贼?配不上大伙用枯树枝砸!

此趟负责押送昌平君的,是卫戍咸阳治安的中尉军,见状,中尉们忙齐刷刷横戟上前,大声喝道,

“此人乃朝廷重犯,尔等只可远观,不得靠近!”

百姓这才不甘心地推搡着往后退了几步,但很快,就有胆大的屠夫冒着被砍头的罪命,大声吼道,“军爷,你们怎的还护上他了?这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勾结六国贼子害秦国、害咱们大王,不就是想毁了我老秦人好不容易盼来的好日子?这种没良心的狗东西,就该咱一人一口唾沫把他淹死!”

百姓们闻言,胆气也跟着重新涌上来,纷纷再次推着往前挤向囚车,大喊道,“就是!我老秦人盼了几代人,好不容易盼来这般好的大王,盼来这般有嚼头的日子,若不是大王此番灭了韩国,韩王才将这狗贼的谋划全招出来,这满肚子坏水的狗贼,保不准就成功了!到那时,六国君王岂会对我老秦人这般好,岂会拿我等当人看,岂会不杀尽尔等?”

众人边嚷着,四面站在前排的人忙趁乱,接过后面的人递来的泥块石块朝囚车扔去,昌平君的伤口难免被砸中,一时重新渗出鲜血。

www.youxs.org,便忍痛暗暗运了一番气,声厉色荏大喝道,

“还不快快住手!本公子眼下虽不再是你秦国右相,却永远是老秦王的外孙,是秦国公主之子,亦是当今秦王的表叔,尔等卑贱庶民,岂敢对本公子动手!”

他见那群如蝼蚁的贱民被此话镇住,果然迟疑地缓缓后退,停下了扔砸的动作,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只要嬴政杀他的诏令还没下来,一切皆有转机——至少,宫中还有个不忍对他下死手的扶苏。

如此一来,本公子又岂能死在这群贱民手中?

想到这里,他决定趁热打铁,先解决眼前的麻烦,便露出倨傲神情道,“尔等贱民又岂知我王族之礼仪?按周礼,即便本公子有罪,秦王亦不能以晚辈之身下令杀我,否则,他便会被列国君臣视为不孝不悌之异类,这也是老秦王不杀其舅父穰侯与华阳君之故...”

“非但如此,待本公子寿终正寝之时,秦王还要恭恭敬敬将我葬于北邙山之中..秦王尚且如此,尔等安敢对本公子不敬...”

中尉士卒闻言,不由得狐疑地看向长官,听父辈所言,昭襄王当年确实未杀四贵,只将他们赶回封地,莫非王上此番未下诏诛杀昌平君...真有王族周礼缘故?

中尉长官是出身关中的良家子,祖辈父辈皆为秦国上战场拼过命,他并非王族之人,同样不知对方口中所谓“王族礼仪”之真伪,只觉得这话听来十分刺耳。

北邙山?你这厮也配!

便沉着脸怒斥道,“熊启,噤声!身为叛我秦国贼子,你何来的颜面说这番话?”

百姓们一时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若真将那狗贼砸出个好歹,王上岂非会被我等拖累名声?

可想到王上遭此背叛,还要忍气吞声为那狗东西立墓供奉?呸,王上凭甚要忍此屈辱,他们不服!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诸位可知,北邙山是埋葬何人之地?”

众人急忙回头去看,见一长相俊朗的华服锦衣青年挤在人群之中,忙边问边自发地让出一条窄道来,招呼那青年快到前排来站。

青年拱手道,“多谢诸位好意,在下这便却之不恭了。”说着,便跻身来到前排,意味深长打量着囚车中的人。

昌平君看清此人面貌,登时愣住了,竟是那日在韩宫见到的张良!

他想到这些贱民说的韩王招供之言,下意识升起几分警惕,此人出现在此,究竟心怀何意?

张良笑了笑,并不拆穿他这惑众之谎言,反而转身看向民众,顺着这话题,继续滔滔不绝道,“当年周公旦为镇抚殷商王公旧臣,便选了南临洛水、北靠郏山的祥瑞之地,营建出一个可与镐京媲美的繁华洛邑供他们居住,后来周幽王死于骊山脚下,周平王迁都洛邑后,便将此山改称邙山,其中,位于大秦川郡这一段,便是北邙山...”

“此地龙气充沛,拥山环水,实乃上上之灵穴宝地,自周王室以来,能安葬于北邙山者,无一不是安邦镇国之君王与良将...”

这下莫说是中尉军,连不懂什么王族纠葛的百姓亦不满起来,既然北邙山是如此贵重之地,这狗贼有何资格埋骨其间!

昌平君顿时涌起一阵恐慌,暗道,此贼子想坏我大事...

他心念急转间,厉声斥道,“张良,你一介韩国忠臣之后,做甚来我秦国胡言乱语!”

众人一听张良是韩国人,面色顿时冷淡了几分,韩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良却抱拳笑道,“良虽是韩人,却分得清是非善恶,此番秦军救我韩国灾民,秦国又为韩地万民慷慨赠种,我韩人从此便是秦人,又岂敢不时时惦记秦王之大恩?”

他见众人面色好看了几分,便不动声色转移了话题,“世人皆赞老秦人爱憎分明,各位可甘心让这等逆臣贼子安然活到古稀之年,再被葬入此赫赫风水宝地...”

话音未落,人声再次鼎沸起来,“不甘心!他该立刻被恶鬼撕去啃掉!”

“这狗贼有甚资格葬我秦国的风水宝地?呸!”

“可恨!我王仁善,却要白白忍这狗贼数十年,真乃人善被人欺啊,可恨!”

张良见被昌平君压制下去的民愤已再次起来,便展开双臂以手势安抚众人,待声浪渐渐平息下来,又故作迟疑道,“可是,此人虽是秦王之表叔,却并非诸位之表叔...”

昌平君心头大惊,此人要借刀杀人!

他怒喊道,“放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公子既是秦王之表叔,尔等岂敢不敬不重...”

张良却视若无睹,继续道,“诸国之君臣,虽可指名道姓责骂一国之君,却不能责骂一国之众民...”

中尉军长官顿时心中一亮,招了一名士卒过来,朝他耳语了几句,士卒急忙欢喜地挤出人群。

百姓们却你看我,我看你,此话究竟是何意?

方才那大胆的屠夫再次嚷起来,“嗐,你这韩人磨磨蹭蹭的,要说何话直说便是!这姓熊的狗贼虽是大王的表叔,但我等冬日多番蒙受大王的好处,岂能不报恩...你就直说有甚法子罢!”

这时,一道洪亮的声音在外侧想起,“我知道了!若按着狗贼的说法,大王若杀他,便要被山东之国、借机编排大王不敬尊长,大王若不杀他,便要忍气吞声善待这狗东西...如此一来,何不让我等替大王解决这狗贼?这狗贼是大王的尊长,又非我等之尊长,山东列国还能骂我秦人不敬尊长不成?嘿嘿,我等壮举,却是为国除害啊...”

屠夫眼睛一亮,粗声道,“是也!商君之法要求我等不得有违法乱国之举,但没要求我等不能敬君爱国哇,如此岂不正好?”

在昌平君声嘶竭力的谩骂声中,前排的百姓举起手中的家伙就卖力砸去,而后排的百姓则兴高采烈地,弯腰捡起更多石块泥块递上前,他们高兴啊,总算能为世间最好的大王做点事了!

溜出去脱了甲胄的士卒趁机悄悄穿好,回到“奋力”阻拦民众的中尉军队伍中。

张良最后看了一眼血肉模糊的昌平君,悄悄离开了人群。

此人方才有一句倒是不假,若秦王亲自下令杀他,山东五国必将趁机散播秦王残暴之流言,我此番顺势除去此人,既是报秦王之恩,亦是报韩国被他挑唆亡国之仇,正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随着铺天盖地的石块接连砸来,昌平君在浑身剧痛的气息奄奄之际,终于不甘心地确认了一件事:他快死了。

他没死在扶苏手上,却即将死在这群贱民的手中!

在黑暗彻底笼罩他的神志之前,他闪过最后一个念头:没想到,我跟胡亥的结局竟然一样,都是被活活砸死啊...

...

待傍晚时分,消息传到章台宫后,嬴政对此早有预料,他平静地看了一眼抱着明赫的扶苏,颔首下令道,“扔去乱葬岗吧。”

他特意观察了一瞬,扶苏听完蒙恬说到“熊启已死于百姓之手”时,眼中刹那间便迸射出灼灼的亮光。

暗道,想必吾儿经此一遭,必不会再轻易被任何人哄骗,此乃一国之储君必备之心志。可怜芈绾命运多舛,不能亲眼看着这深爱她的孩子长大...

蒙恬应答后,又迟疑道,“可百姓们信了熊启自称会被葬于北邙山之言,担心您会下令将他埋入那风水宝地,让他来世享尽后福,便当场一把火连人带车烧干净了…中尉此刻正在殿外请罪,还有,百姓当街纵火行凶之事...王上可要依律治罪...”

嬴政暗暗感慨,中尉乃都城卫戍之精锐,岂会真拦不住手无寸铁之庶民?看来,这便是熊启作恶多端,引来人心向背啊。

无论是韩国百姓开门献城,还是秦国百姓当街锄奸,皆是小崽一直强调的民心,原本,一民之心虽如星星之火,众民之心却可来势汹汹,燎原万里。

早已醒来的明赫,已将今日之事约摸听了个大概,闻言急忙伸出小短手,学着父王的样子,探起身子去薅扶苏的头发安慰他。

暗道,“能把我们性子最温和的扶苏逼到要杀人,可见熊启有多过分。不过,眼下熊启落得个扬灰挫骨的下场,扶苏应该能放下了吧?希望他能赶快解开这心结呀...”

扶苏此刻确实心情大好,他身为相信来世和地府的古人,亦十分在意亡者身后之事。

这时期王公贵族死后,家人会为他们准备许多殉葬品一同埋于地下,以祈求到了地府能继续保持生活水准,同时能有点趁手之物贿赂地府神仙,来世能投个好胎,这就是所谓“事死如事生”。

即便是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朝廷也准许其家属捡拾其尸骨掩埋,可见古人对入土为安深入骨髓的执念。

扶苏执着于要杀掉昌平君,也是因为时人相信,人若遭遇横死,便会不瞑目,永世不能入轮回。

而他早先以为凶手离夫人已死,母亲可以安心前往来世,才释然了此事,如今知晓背后真相后,是一定要为母亲除去昌平君的,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转世。

而在古人看来,如昌平君这般尸身被烧得灰飞烟灭,是要下十八层地狱,受尽永世磨难的。

如此一来,压在他心头的重石自然卸了下来。

他抚了抚被小家伙毫无章法、乱薅一气的头发,心情极好地往明赫的小脸蛋上,左右各香了一口,暗道,“你放心呀小九,眼下熊启永世不得超生,我阿母却大仇得报,定能顺利入轮回了,既然如此,我又怎会学离夫人那般,一辈子带着仇恨生活?我还有世上最好的父王和最好的阿弟你呢...”

明赫见扶苏终于露出笑脸,不由得也放心跟着咯咯笑起来,高兴得站在扶苏身上蹦个不停。

他乍然听闻扶苏持剑刺人之时,吓得魂都快飞出去了,生怕因为自己的到来,提前揭开了昌平君的阴谋、大大又顺藤摸瓜查出那么多隐秘之事,反让扶苏因仇恨而黑化。

很好,眼前的扶苏还是以前那个善良可爱的扶苏,咸阳百姓这“火葬”之法真乃神来之笔,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魄力果然是强大的!

这般想着,他也往扶苏左右脸颊各吧唧了几口,心情快乐得像荡秋千一样,悄悄呐喊着,“好开心!扶苏没变黑,扶苏还是父王的好大儿,还是我们的好阿兄,剧情没走崩,我果然是福星哈哈哈...”

扶苏虽然听不懂他这话是何意,但也高兴地起身抱着明赫玩闹起来,小福星阿弟,你最可爱了!

嬴政挑了挑眉,他方才与明赫一样,料到熊启葬身火海定能让扶苏放下此事,但没料到,扶苏竟会立刻就被小崽哄得高兴起来。

看着两个开始咯咯哒哒笑个不停的孩子,他也情不自禁扬起了嘴角,暗叹,这普天之下啊,能精准拿捏扶苏心情的,恐怕只有这个整日嘀嘀咕咕的小崽。

蒙恬见状,也终于放下心中沉甸甸的大石头,他今日,是真的很担心长公子一怒之下,做出出格之举啊...

嬴政心情大好之下,对他笑道,“我老秦人路遇贼人而诛之,正合我秦律,又何罪之有?熊启这等佞臣,寡人本也是要下令诛杀的。你来拟诏,赏中尉军明日加餐两百头羊,再为咸阳城中百姓,每户发上陶簋碗具六副、铁锄一把,以表彰他们一腔忠君爱国之心。”

蒙恬喜道,“喏。”

扶苏忙捉住明赫继续薅他头发的小手,抱着他来到父王身旁,认真地请求道,“父王,儿臣也想替阿母答谢咸阳百姓,他们帮了儿臣一个大忙!我想拿出私库银钱,为他们每户赠上几只鸡鹅,太傅说过,鸡鹅不用喂粮食也能养活。”

嬴政抬手为他顺了顺凌乱的发丝,温和笑道,

“吾儿果然懂事了许多,你既要替母行孝,寡人便命廪牺令去筹办此事,王宫禽苑便有许多鸡鹅。若私库不够,寡人替你补上。蒙恬,将扶苏赏的鸡鹅也一道颁发下去。”

扶苏忙喜道,“多谢父王!”

蒙恬高高兴兴便研墨,边提醒道,“长公子,臣之祖母亦会在后院养鸡,故而知晓几分,这家禽若只吃蛋吃肉,几趟就造没了,要选上公鸡混着养,母鸡才会孵出小鸡,如此,城中百姓才会源源有蛋肉吃!”

扶苏高兴道,“好,那我便赠他们公母鸡鹅各一对!”

明赫一脸慈爱地薅着他的头顶,暗自嘀咕道,“好有爱心的扶苏小朋友啊,我也要努力为大秦发家致富了,不过,还不知道这回灭韩的奖励到底是什么呢...”

扶苏一言难尽地轻轻捉住他的小手,张开嘴“嗷呜”一声,假装要把这胖乎乎的小手吃下去,明赫急忙配合地哈哈大笑不止。

嬴政看得欢喜,忍不住摸了摸明赫肉嘟嘟的小脸,又接过他在怀中细细打量了一番,暗道,“寡人的小崽,确乎越长大越与寡人相似,与那赵王何干?”

这般想着,便心情愉悦地低头亲了亲怀中小人儿的额头,引来小崽马上激动地送上一滩口水印。

...

第二日,原本忐忑担心着要被处罚的咸阳众人,竟因“路遇贼人而诛”之律,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君王奖赏,一时满城皆在喜气洋洋奔走相告。

多年的战乱,列国底层百姓都活得十分不易,许多庶民家中,碗具缺几个大口也舍不得换新的,更别提多买一把铁锄了,除了家中最身强力壮的顶梁柱有铁锄,妇孺老弱皆是用石锄干活,而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谁又有余钱去买鸡鹅?

可他们仁善的君王,今日却为他们发来崭新的陶器和昂贵的铁锄——

汉子们扛着锄头拎着陶器回家,一路上交口赞道,“便是上古那些尧舜君王,也不会比我大秦的王上更好了!”

妇人们宝贝地捧着沉甸甸的鸡鹅,喜滋滋地憧憬着,“那是自然,王上教子有方啊!长公子从无骄矜之色,今日还特意为我等赏下鸡鹅,今年,我们也能吃上几口蛋肉了,待母鸡孵出小鸡,母鹅孵出小鹅,我们就有只鸡鹅了...”

另一人纠正道,“不对,至少有六只...”

欢声笑语洒满咸阳的街道的千家万户之时,韩王却在侍卫的押送下,哭丧着脸踏上了返韩的路程。

他原以为自己此番立下的大功,便是不做秦国丞相,也能另得一份重任,哪知道,秦王为他安排的新职务——竟是去梁城服劳役,当刑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