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前路微光

朱聿键已经在福建登基,而他却不知道位于浙江绍兴的另外一个明朝皇室鲁王也已经登基了。

这就比较搞笑了,两个皇帝!

鲁王,名叫朱以海,由于当时一直在打仗,消息也不怎么灵通,所以浙江这边的鲁王并不知道朱聿键已经在福建当了皇帝。

而最尴尬的是,当朱聿键派人拿着圣旨告诉鲁王这边要退位的时候,鲁王直接拒绝了再当王爷,还表示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太舒服了,压根不想再当王爷。

鲁王这边不退让,福建那边非要鲁王退让,双方有了争执,就此又开始了内斗。

其实,从血缘来说,无论是鲁王朱以海还是朱聿键,都是万历的远房亲戚,谁当这个皇帝都没有关系,也正是因为双方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互相不退让。

双方的第一次内斗发生在隆武(朱聿键年号)二年,朱聿键让人带着白银十万两去浙江犒劳军队,结果被鲁王政权的人给盯上了,不但银子抢走了,连人都给杀了。

杀完人之后,鲁王政权又派人过去拉拢郑芝龙,结果郑芝龙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朱聿键,朱聿键盛怒之下,直接杀了使者。

双方矛盾不断,局势进一步恶化。

也在同年,清军攻破了鲁王政权的大本营浙江绍兴,鲁王朱以海跑路,真正跑到了海上,实现了以海为家的目标。

至此,鲁王政权覆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早在鲁王政权还没有覆灭的时候,朱聿键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虽然明面上是皇帝,控制着福建,广东等一些沿海城市,但是政令不通,压根没有人听他的话。

更让朱聿键恶心的是,自己在内有郑家,亲戚中有鲁王,而外面还有清军,可谓是寸步难行,即便自己有雄心壮志,却依旧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这一点,黄道周看得清清楚楚,早在隆武元年的时候,黄道周就已经看出来朱聿键手中没有任何实权,就自己招募了一些兵卒打算和清军死磕。

死磕的结果就只有被磕死!

黄道周的结局同样悲壮,被清军俘虏之后,坚决不肯投降清朝,在押送刑场的路上,黄道周看到了一家店铺,上面写着福建二字,黄道周坐在地上不肯起来,对行刑的侩子手说,我的皇上就在福建,你就在这里杀我好了。

黄道周就这么死了,也许在历史上他的名字很微不足道,可他的精神却依旧长存。

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敬重的人。

而郑芝龙却已经有了投降清朝的想法,早在之前就已经频繁的和清朝接触,等到清军打福建的时候,郑芝龙没有做什么抵抗就投降了。

最后在汀州,朱聿键和皇后被清军俘虏,被俘当日被清军所杀,留在福州的明朝皇室人员也全部被杀。

郑芝龙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告诉自己家里人和自己的部下,自己打算招降清朝了,所有人默不作声,只有郑成功站了出来苦劝郑芝龙不要投降,郑芝龙不听。

朱聿键死后,朱由榔在肇庆宣布监国,清军打肇庆,朱由榔就开始跑,跑到了梧州,皇帝到处跑,最让人失望的绝对是老百姓,而朱由榔不跑也没办法,毕竟还是命重要。

按理说局势已经这样了,可南明依旧还在内斗之中,隆武的弟弟朱聿鐭又宣布要自立于广州,而朱由榔也随即称帝。

这段比较乱,南明就是这样,皇帝到处有,清军到处打,基本上是哪里冒头,哪里就有清军。

双方为了争夺谁是大明正统,压根不顾及清军,又互相开撕了起来,撕完还不够,又继续打了起来。

而清军估计是看烦了,我都到了,你还打,是不是不给我面子?

朱聿鐭率先被清军俘虏,这个人和他哥哥一样,是一个有骨气的人,趁着清军不注意,选择了上吊自杀,也真对得起朱元璋子孙这个称号。

看到朱聿鐭被清军弄死了,朱由榔又开始了自己的跑路之旅,最后跑到了广西。

皇帝很是没有面子,而部分明军将领和反抗清朝的人,那是相当有种。

最先跳出来的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李自成虽然已经在九宫山死了,可是他手底下的人并没有死绝,依旧在和清朝干着,而残存的明军也意识到现在的主要敌人是清朝,双方也在这个时候,趁机合作了。

也正是这一种合作,才导致南明政权,没有马上被清军给消灭。

顺治四年,李自成部下郝摇旗出击桂林,大获全胜!

顺治五年,大顺军和明朝一起收复了湖南全境,也就在这一年出现了第一次反清的浪潮。

如果这个时候,南明能够团结起来,是完全有可能将清军赶到关外的,但是南明内斗完全不弱于大一统的明朝时候,皇室之间互相撕,农民军还被人看不起,而这也给了清朝统一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