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超级恶人 3

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热闹是足够热闹,一下子来了63个国家,连美国、苏联这样的非成员国也来了。来了之后各国提裁军方案,可提来提去都是要对别人动刀子,轮到自己就没一个痛快的。所以会开了5个月,争来争去,大家除提高了扯皮兼扯淡的水平外,还是一点结果没有。

中国参加会议的代表是颜惠庆,鉴于本国差劲的武器装备,他也只有旁边听听的份儿,反正要裁也裁不到中国人头上——你总不能把汉阳造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予以销毁吧。

这课听得实在兴味索然,颜惠庆就跟旁边的苏联政府外交委员会主席李维诺夫在下面说悄悄话。就在这次谈话中,两人找到了共同话题,那就是两国对复交都很感兴趣。

中国方面害怕苏联到最后索性跟日本人站一堆去,而苏联方面既抽不出精力来管远东的事,又不甘心它在东北的利益白白受损,所以双方都希望把距离拉得更近一点。

有了愿望,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一个小小的乒乓球都能支起两个大国的外交,那能想出来的办法岂不是太多?

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之中。1932年12月12日,各国都听到了一个令他们吃惊的消息。

中苏复交了。

一天之内,复交手续全部办完,十分的麻利,效果也立竿见影。第二天,日本就作出反应,干脆利落地正式拒绝了此前苏联反复提出的一个建议——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

还互不侵犯呢,原来你一直偷偷地跟中国搞在一起,想忽悠我。以后再不上你的当了。

日本国内舆论也忙开了,反苏这杆旗又被举了起来,外务省发表声明,表示“深深忧虑”。

看到日本“忧虑”,老蒋自然高兴了,亲者痛仇者快嘛,看来中苏复交这步棋是走对了。

在呼朋唤友方面,日本似乎又输了一把。

现在,让我们拿出更多勇气,随着报告书进入国联审议阶段,中日双方的加速赛跑已经开始了。

中国加油!

外交传奇

按照程序,报告书先在国联理事会进行审议。

这时候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日方首席代表松冈突然举起了手,说:慢!

大家一齐望过去,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松冈:我还没准备好,报告书学习得不够深入扎实,需要时间“仔细研究”,所以希望理事会能在6个星期后再审议。

众人绝倒。

报告书发给你这么长时间,你都没看?!

中国代表当即表示不能同意。

这就跟发令枪已经打响,刘翔的屁股都撅起来了,然后却有个选手跑出来说:报告裁判,我裤子松了,回去换条新的先,咱6个星期后重赛吧。

找抽是不是?

但彼时的中国代表不是后来的刘飞人。日本耍赖皮,国联还真拿他没办法。毕竟这是围绕着两个国家的事,少了谁这会也开不成啊。

所以只好浪费大家时间,让松冈一个人回去补习功课。

这可把松冈给得意坏了,他把日本人爱占小便宜的习性也搬到了国联,认为自己沾了光,无论如何算是大功一件。

他不知道人家一流外交家根本不屑于这种小伎俩。

别说6个星期,就是6个月,你不还是要回来吗?又能躲得到哪里去。

6个星期果然一转眼就过去了,见真仗的时候到了。

“研究”了这么长时间,当然要先由日方代表介绍“学习成果”。

松冈说,报告书看过了,说的什么嘛,李顿这帮人到底有没有认真调查过(画外音:早知道他们这么不仗义,当初都不管他们饭)?

日本为什么要出兵东北,大家知道吗?因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组织的国家”!

——打住,松冈先生,你可以尽情发挥你“出众的口才”,但请务必注明,“无组织国家”是你的前任佐藤尚武的专利,而且早就被中国的颜惠庆驳倒过一次了,这种拾来的牙慧可不值钱哦。

算了,我们就不要对这位松冈先生要求太高了,他就这水平,下面再耐着性子听他说下去。

松冈:中国这个“没有组织的国家”一贯排外,不守条约信义(这说的不就是你们日本吗?难怪特征抓得如此准确),不打怎么行。另外,“满洲国”的建立纯系“自发”,我们政府曾训令文武官员一律不得参与其中(至少关东军不在此列吧)。

当然,松冈是绝不能同意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建议的。不过他自己倒献了一“计”——其实也不是什么新发明,纯属老一套,那就是抛开国联,由中日双方直接谈判。

你倒是想得美,谁跟你谈啊。

等到中国代表顾维钧一站上讲台,各国代表都伸直了脖子,竖起了耳朵,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唯恐漏掉这位外交界传奇人物的只言片语。

看那样子,就是一个大明星跟一群粉丝的关系。

你还别说我夸张。当年老顾在巴黎和会上的确是风采照人,无能夺其右者,给西方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电影《我的1919》我没看过,只是听说里面扮演顾维钧的是陈道明。仅从形象上来看,我觉得还不是很神似。那谁最像呢?我认为是鼎盛时期的发哥(周润发)。

发哥似乎更能诠释我心目中的顾维钧:高大俊朗,义薄云天,挥舞双枪在弹雨中来去自如,潇洒果敢,身后一群白鸽扑扇着翅膀飞起落下——你只要把背景设想为外交战线就行了。

开巴黎和会那一年,顾维钧刚满30岁,但已经显示出了相当高超的外交技巧和卓尔不群的答辩能力。

巴黎和会讨论了山东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你要说日本有理也有理。除了早先的“二十一条”外,在一战前,英法意还曾背着中国,跟日本政府签了一个秘密协定,那就是只要日本答应对德宣战,一旦战胜就把后者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到这时候,日本人就把这笔账翻出来,说早知道山东没我们的份,那我们干吗来帮你们打德国兵。

更使人感到尴尬和难以辩驳的是,就在一战结束前,由于北洋政府先前向日本借了笔款,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竟然跟日本搞了一个《山东问题换文》,“欣然同意”日本在山东扩张权益。

当时出席巴黎和会的日方全权代表就是西园寺公望。他不依不饶,紧抓住“换文问题”不放:咱们退一步,就算因为中国参战,一战前的条约可以作废,那“换文”怎么解释?这是中国参战以后亲口答应我们的,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美国总统威尔逊一向以公正自居,也在和会上这样质问中国代表:你们说日本跟你们签的条约都是强迫的,然而签“换文”的时候,一战都快结束了,日本也没逼你们,是你们自己“欣然同意”的,能怪谁?

中国代表团在出席和会之前,并不知道还有“换文”这档子事,一下子就僵在当场。

说了半天,还是中国没理。但是轮到顾维钧上场,一切都改变了。

顾氏之演讲,可用声情并茂、讲究策略、有理有据、善抓要害来概括,堪称外交演说之绝版巨作。

声情并茂:一战期间,我们中国光劳工就向欧洲输送了14万(以中国这样一穷二白的状况,容易吗我们),有万名华工死于残酷的战争,而这些人大多来自中国山东。

要是山东问题不能得到公正解决,这些死去的灵魂是绝对不能得到安息的(当心各位半夜三更听到有人敲门称自己是姥爷哦)。

讲究策略:首先,我要感谢你们日本,感谢什么呢,是你们帮助我们中国把德国鬼子给赶跑了,要不然哪来的一战胜利呢。但是你们要好人做到底嘛,总不能赶走了一个德国鬼子,又来一个日本鬼子吧。

不管是“二十一条”还是“换约问题”,都是对日本有利的,老顾提都没提,一个弯子就绕了过去。

有理有据:你们说日本离开山东会很难过,我们不光是难过,半条命都要没了好吧。山东对中国的重要性,文化、地理、经济,哪一样都是骨肉相连。

这些数据老顾是信手拈来,都在肚子里存着呢,跟计算机数据库似的,一条都不会漏掉。

讲事情关键是能点到要害,到“有理有据”结束时,顾维钧用一句相当出彩的话画龙点睛,直击问题的要害——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诸位不是还拎不清山东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失去山东的痛苦吗?想想看吧,有一天,你们突然失去上帝或者上帝曾降临的圣地从地球上消失,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大家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世界末日,生不如死啊。

西方人可以不关心孔子和山东,但他们绝不可能不在乎上帝和耶路撒冷。

什么叫经典,我告诉同志们,这就是。

全场掌声雷动,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以及在场的各国代表都纷纷站起身,向年轻的顾维钧表示祝贺和由衷的钦佩。连作为日本代表的西园寺,也主动走过去与之握手——虽然各为其主,但西园寺毕竟也是日本政坛难得的磊落坦荡之人,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整个巴黎都轰动了。世界从此认识了这个来自弱小国家的杰出外交家兼演说家。

好了,坐在国联理事会会场的人们,再好好听我们“发哥”给大家上一堂精彩的演说课吧,题目就叫:论日本代表松冈之胡说八道。

声情并茂: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这次做得不错,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到现在为止,大概这句话国联听得最舒服)。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日本人太过分了,调查团在东北期间,我们几乎是被他们弄得寸步难行啊。我是调查团的中国顾问,这一点我本人完全可以作证(一个中国顾问身份拿来随手就用,老顾真牛)。

先夸调查团,肯定成绩,也就等于基本肯定了报告书的结论,同时把日本人在调查团调查期间的恶行揭发出来,先给与会代表留下一个印象:日本从一开始就想阻挠调查,当然不会同意报告书的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

讲究策略:松冈说中国排外,事实上绝不可能,我有论据可说明一切——知道一帮老外最关心中国是否排外的问题,这个东西得咬死了,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有理有据”。

有理有据:我国现有外侨36万人以上,外国商店8200多家,还有7500多名传教士散居内地,他们的安全都得到了政府的保证。此外,我们政府机关里聘用的外国人也不少,几千人哪,仅中央各部委的外国顾问和专家就有40多人。

不服行吗,一条条论据就摆在你眼前,真材实料,比什么论点都更有说服力。

在直入要害这一点上,老顾这次仍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从头至尾,他没有一个字提到对报告书的褒贬或同意与否,但意思早就蕴涵其中。他公开表明态度的只是一点,那就是报告书中要求任何解决办法都要依据国际公法。依据这个原则,松冈说要由中日双方直接谈判,中国绝难接受。

最后,顾维钧提醒理事会,先前国联已经作出过多次决议,都是让日本从东北撤兵的,到现在虽未实现,但还都在有效期内。要解决中日纠纷,撤军是首要的先决条件。

完工,收势,一气呵成。

各国代表大长见识,大家就是大家啊,愣是把个松冈活生生地给比了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