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时代要人才

两人一前一后,不紧不慢地走在林荫小道上。

一米八的高个,在夕阳下略显修长。

一米七的身材,在扶风中越发婀娜。

人间三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描写的是江淮气候,但宁电大学纬度较高。

争奇斗艳的花儿们才开始竞相登场。

这毕业之际,有人欢喜有人愁。

“前面快到了,一会儿我自己进去吧。”

“帮忙帮到底嘛。”林骆川到也不多说。

学校为宁安省电力提供的招待所,是博士宿舍楼里的几个单间。

虽然比不上星级宾馆,但便捷、清幽。

“哟,博士宿舍可以啊,我们住的真没法比。”

林骆川左瞅瞅右看看。

“喝苦咖啡嘛?”

贾文静随手将奶茶放在桌上。

“咖啡虽提神醒脑,还是少喝为妙呢”。

“不过我喜欢,给我也来一杯。”

“哈哈,没办法,压力太大。”

她苦涩直言。

前世林骆川都是通过电讯通和座机跟人资联系。

对她印象不深。

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个女人散发的气场:积极、要强。

他暗自道:“积极向上的人,这辈子值得深交。”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刚才这一路走来。

他更加笃定这次要活出积极、正能量。

这条路前世未曾踏足,虽波诡云谲。

但也要踏出个康庄大道。

他要做电网的守护者。

做星光路上的赶路人。

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

他要做电网的开拓者。

做星光路上的追梦人。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呐,给。”

他被贾文静递过的咖啡拉回到现实。

他吹一吹,品尝了一口,“不错,蓝山咖啡,咖啡界的皇帝与皇后。”

“你小子,人小鬼大,见过不少世面啊。”

她赞许眼前这个年轻人。

林骆川前世没少吃吃喝喝,虽工作上马马虎虎,但生活上绝对精致。

“文静姐,你平常很忙吗?”

“是啊,每月出差是常事,每周报表也是便饭。”

“你来咱单位就做好心里准备吧。”

“对了,叫我静静就好了,别那么生疏。”

“静静,你能力挺强啊,感觉像刚上班,就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上班快三年啦,其实家里长辈不想我这么累,但我不想去工会那种地方养老。我想在基层岗位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来。”

林骆川当然明白她这话背后的正能量。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过得轻松快乐嘛。”

“是啊,这不家里时不时催着呢,这个局、那个处家的公子一茬一茬的。”

她语气里夹杂着抱怨着,可能她是个工作狂。

“嗯,优秀的人总是很幸运,你这个烦恼我可帮你解决不来。”

“小林,你爸妈是咱系统的吗?”

“我妈电厂的,我爸咱单位小车班的!”语气不卑不亢。

其实,有时候人自卑源于内心的自我否定。

虽然环境因素很重要,但自身加持必不可少。

有些人总会怨天尤人,抱怨这不行,那不好。

大可不必,定好位,瞄好靶,成绩自然不会太差。

芝麻想要变成西瓜那么大,毛豆想要变成黄瓜那么长。

有这些想法的人能不郁闷嘛。

“也不错了,以后在单位好好干,你也算是名校毕业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到时候少不了给你颁发一个《护网先锋,浴血冲锋》荣誉呢。”

贾文静不愧是人资的,不经意间鼓舞着他。

但这话多少有点恭维加画大饼,林骆川知道自己学校的分量。

不是985敢叫名校会被后世人人985的口水给淹死。

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99%的汗水和1%的灵感。当然后面还有一句毒鸡汤。

他觉得这位老阴阳家的话用在以后单位人事升迁上也很贴合。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不是每个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伟大的教员是一盏明灯指引普罗大众。

“我还得向静静学习呢,你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就像那会儿面试,你降低身段配合我这个乳臭未干的考生,让我触动,我感受到了尊重。”

在他工作的十几年里,去窗口办事,有些人趾高气昂,恶语相向。

他想说,往上倒三辈,谁家还不是个贫农,往上倒十辈,谁家还不是个王侯将相。

做人,要自知,更要接地气,因为土地是人的终点。

你站得再高,也有全入黄土的一天!

“这是我的工作准则,面试时不要埋没任何一个人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希望在我这里不是喊口号,我更愿意为咱们单位注入更多新鲜骨干与力量。”

贾文静这话很深邃也比较官方。

不可以貌取人,谁说漂亮的女人是花瓶。

林骆川此时颇为感慨,为之前的糟粕思想感到羞愧。

虽然男人有时不用上半截子思考。

但思想还得由脑子控制,克己复礼方能成事。

“就是,我们国家目前科技还很落后。”

“远的不说,就咱们系统,各种开关、互感器都还是老旧型号,防误操作系统也不完善,恶性误操作时有发生。”

“那可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智能化电网的实现真是任重道远呢。”

林骆川把自己所了解的一股脑说了出来。

“建设坚强电网、智能电网需要引入新型高科技设备,但更需要对设备操作与研究的高知识人才。”

贾文静接着他的话补充道。

两人就这样对工作和人生规划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引为知己。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

“小贾,在吗?要开饭了。”一个女人在门外道。

“门没锁,进来吧。”贾文静伸脖子对门口说。

贾文静给二人互相介绍了一下,各自寒暄了几句。

“那小林,我俩去吃饭了,今天谢谢你帮忙搬东西。你今天的表现大家也有目共睹,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是我们单位一颗冉冉的新星,我看好你哦。”

贾文静当着二人的面提高嗓音说着。

林骆川与二人道别,肚子也咕咕叫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