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汉末顶级流量,辣个男人,无双小将

人已经走远的刘宇,耳边似乎听到了背后传来孔融的声音。

但由于风声甚紧,刘宇也听不清楚孔融具体在说什么。

大致是在道别吧?

“真乃君子典范也!”

说完,刘宇下令赶路,往平原方向而去。

路上。

刘宇问贾诩:“如今听闻公孙瓒的兵马,在冀州、幽州一带。”

“与张纯、张举的叛军来回交战。”

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刘宇。

大致也清楚张纯、张举反叛的导火索。

因为凉州边章等人起兵作乱。

车骑将军张温为了讨伐凉州叛军。

于是向朝廷请命,从幽州那边征发了三千精锐起兵。

而中山相张纯请命统率这三千兵马。

京师朝廷那边没有同意。

而是将三千骑兵交给了涿郡县令公孙瓒指挥。

估计这三千骑兵,就是白马义从的前身。

张纯不满,加上之前累积的怨气。

所以劝说同乡的张举,联合塞外胡人,共同反汉。

“本王听说公孙瓒麾下有一小将,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刘宇要说的,就是一身是胆的赵云。

汉末三国顶级流量男神。

所有穿越客必须要收服的排名第一的男人。

“哪个小将?”

贾诩迟疑地看向刘宇。

“比之子义如何?”

比起太史慈如何?

“本王不得不承认,子义很强。”

“但这名小将,要比子义更强!”

刘宇估计着这段时间的赵云刚刚出山没多久。

十七八岁吧。

或者刚满二十。

应该是受到了同乡人的举荐,去加入了公孙瓒的麾下。

毕竟二十才会被举荐出仕。

“有这样的人?”

太史慈皱眉。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一听说有人比他还要强,太史慈自然不服。

“子义,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不可倨傲自大!”

刘宇笑道。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此刻公孙瓒应该还不知道小将的厉害之处。”

“本王想趁势拉拢此人,为我所用。”

“不知文和可有办法?”

刘宇再问贾诩。

贾诩:“???”

人家公孙瓒都不知道自己手底下有这么一个人物。

王爷你从哪里得知的此事?

刘宇随便捏造了一个理由。

“在徐州琅琊王府外听说书先生讲过几句。”

“道听途说,也不知真假。”

“但文和与子义向来知晓本王性情。”

“求贤若渴!”

“若有大贤之才,而本王不得用。”

“那可真是寝食难安呐。”

刘宇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太史慈:“......”

贾诩:“......”

半晌过后。

贾诩方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王爷可知那勇猛小将姓甚名谁?”

总得先知道名字吧?

不然与大海捞针有何区别?

“那说书先生说过,此无双小将,姓赵名云。”

刘宇说道。

赵云?

太史慈和贾诩默默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知晓了名字,那就好办。”

“只要他这个人存在,诩就有办法将其召来,为王爷效力。”

贾诩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王爷可对症下药,投其所好。”

“据传公孙瓒乃是边境武夫出身,善于奔袭征战。”

“王爷找到公孙瓒后,以请教名义,到其军中观摩。”

“予以公孙瓒赞赏、夸奖过后。”

“就说也要训练一支骑兵,请公孙瓒指导,赠予几个骑战之人。”

贾诩解释。

“再趁势找到小将赵云即可。”

只要公孙瓒不知道赵云本事。

那么从公孙瓒身边要走赵云,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好好,文和真是老谋深算,老成持重!”

这一次,刘宇没有说贾诩老奸巨猾了。

当下,刘宇派出哨骑,去打听冀州、幽州战况。

他则在后方徐徐赶路。

一路上又遇到了不少平原国逃难而来的百姓。

“都走北海国路线,从剧县南下琅琊。”

“沿途有徐州官军接应你们!”

有了刘宇的保证。

平原国百姓们赶路都有劲了。

他们期待、渴望着早一日抵达徐州。

“早就听说琅琊王爱民如子了。”

“那肯定,不然能分官田给我们耕种?”

“岂止分田,王爷还创办了学校,供我等平民子女读书呢。”

“王爷一心为民,令人敬佩。”

...

青州平原国与冀州渤海郡交界地带。

这里位于黄河入海口处。

周边地势开阔,利于骑兵驰骋。

朝廷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驻军于此。

讨伐张纯所部叛军。

正在黄河边上巡视的公孙瓒。

突然发现了青州地界南部跑来了一支溃军。

正是被太史慈击溃而北逃的叛军贼寇。

又被公孙瓒率众冲杀了一轮。

“莫杀了,我投降,投降!”

投降没用。

公孙瓒也是个狠人,拒绝接受叛军贼寇投降。

率领麾下骑兵,继续展开铁血屠戮。

现场血流成河。

人群中,一名骑兵小将见公孙瓒如此嗜杀,不由得皱了皱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