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朱允炆的削藩对策

如果他当继承大统,将会如何治国?

皇爷爷.....为何会询问他这个问题?

朱允炆现在才十五岁,但自幼于宫中长大,又在国子监中以大儒为师,聪明还是有的。

如果是个笨人,后来也就无法把朱元璋哄得那么开心,放心的将大明交给他了。

所以朱允炆很快联想到,最近父亲的异常....

难道.....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朱允炆脑中一闪即逝。

或许....因为父亲险死还生,从此染上霉运的缘故,皇爷爷有想法另寻一人继承大统?

朱允炆点点头道:“孙儿在国子监中读圣贤之书,其中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家分忧,孙儿确实曾想过如何为大明出谋划策。”

“孙儿认为,应当奉行周礼,广施仁政!”

这两点,是国子监黄子澄,齐泰两位大儒教导的。

客观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大臣太过严厉,杀了太多的官员,如此确实能够收买人心,以便拨乱反正。

“说的不错,还有呢?”

听到这,朱元璋满意的给朱允炆夹了块肉。

允炆这孩子饱读圣贤书,还是不错的嘛。

会不会是张清有些危言耸听,故意说严重了?亦或者是推算有问题?

老朱会这么想其实很正常。duqi.org 南瓜小说网

毕竟朱允炆之前在家长面前的表现,简直堪称完美,聪明好学,为晚辈又孝顺,国子监的先生,无不对其盛赞有加。

再者,这也是他相处了十几年的亲孙子啊。

没有切实证据,哪怕张清此前展现过神异,朱元璋还是会偏向自己亲孙子这边。

“还有呢?”

朱元璋面色缓和了不少。

“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朱允炆却有几分欲言又止。

他想起了前日在国子监,和老师黄子澄在一起的时候。

前一天父亲刚出事,黄子澄第二日便来和他畅谈国事。

“说吧,皇爷爷准你畅所欲言。”

犹豫片刻,朱允炆道:“孙儿以为,藩王将会成为大明之隐患!”

“哦?”

朱元璋眉头一挑,问道:“朕将抵御便将的大任交由你的叔叔们,可以保证边境安宁,护我大明安危,你为何如此说?”

元朝的灭亡,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藩镇过于强横,各地武将都是拥兵自重的土皇帝,对朝廷阴奉阳违。

所以朱元璋认为,还是让自家人更加可靠。

便因此,制定了藩王制度。

当然,若真是标儿不在了,允炆尚且年幼压不住叔叔们,削藩这个决定是没错的。

但张清口中,削藩的结局是血淋淋的,是自家人自相残杀。

朱元璋本能对“削藩”这两个字产生了抵触。

朱允炆惊了下,随后脑中想起老师的话,又镇定下来,道:

“皇爷爷,胡虏不安定有叔叔们抵御,但若叔叔们不安定,孙儿又该如何呢?”

“那你会如何削藩?”朱元璋像是默认。

朱允炆回答道:“应当....应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再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者则举兵伐之!”

意思就是,应当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以宗室礼制劝导,如果藩王不听,再减少其土地,实在不行,就剥夺其藩王爵位。

没有办法的办法,才是兴刀兵讨伐。

“嗯....允炆说的不错。”

朱元璋的眉头舒展少许。

这是个完美的回答,连他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

如果真像这般温水煮青蛙,所谓奉天靖难是不会发生的。

但为何....允炆此时的想法,却和张清口中大相径庭呢?

张清推算,允炆可是从第四步就开始的,直接把几个叔叔贬谪成了庶人,还逼死了一个。

是允炆没有按照现在说的做,还是张清算错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问道:“你刚刚说的不错,如果让你削藩,你会从谁开始?”

得了皇爷爷的赞许,朱允炆忍不住眉飞色舞。

连说起话来的胆子都大了。

照着和黄子澄商议的结果,仰头指点江山道:

“诸王之中,四叔燕王最为强大,对其应当徐徐图之!”

“孙儿认为,应当先削齐,周,岷,湘,代五位叔叔,起到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作用!”

“最后再.....”

说着说着。

朱允炆忽然感觉一股寒意,令他没由来打了个哆嗦。

转过头,只见方才还温和的皇爷爷,此时已经勃然变色。

朱元璋面沉如水,如同老迈的苍龙。

盯着自己的眼神,竟有了几分....危险?

PS:实在抱歉,这两天家里的猫猫病了,带毛孩子去了医院,把小扑街折腾的够呛,又不忍心它生病了还像以前一样关门码字,只能陪着。

也没脸要花花票票了,更新会给大家补上的!一定!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