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玄珠成象法

第182章玄珠成象法

柳华阳祖师曰:“若不炼己还虚,则临时熟景难忘,神驰炁散,安能夺得造化之机。”

此时若炼己不纯,意志不坚,很容易顺熟路而去,前功尽弃。

而偏偏在这个关口还不能开始采药,也就无法化解外阳兴起。

虽陈泽现在确实硬邦邦的,但并不是身处活子时的那种自然兴起,而是受到欲念驱使。

这时候如果炼精化炁就如同锅里无水光烧火,指不定连锅都能烧穿。

超凡入圣之路果真是困难重重。

想到这里,陈泽脑中又开始浮现出种种非礼场景,连忙转换念头,试图用其他画面压制下去。

于是白狐那活泼好动的身影即刻浮现出来,只不过身躯软软的又白净,好像看起来也眉清目秀......

不行!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陈泽心中一乱,差点直接从入静状态中跌了出来。

此时他只觉得耳边纷杂不已,有江流急冲之声不绝于耳,仿佛置于水中的海绵般鼓胀至极限。

这尼玛什么寸止挑战?!

陈泽苦中作乐地吐槽了一句。

现在他只想迫切地找件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所谓堵不如疏,陈泽想起了万能工具人梁懿提到过的一种偏门秘法。

玄珠成象法。

此法源自崂山派丹法,由某无名道士托名崂山逸叟所载。

崂山派,即崂山道士孙玄清于嘉靖年间所创立。

崂山派属于全真龙门支派,却也是较早融合了斋醮祈禳等正一符箓法术的全真道派之一。

因此他们的丹法中有诸多较为偏门的内容。

其中此法便定义了某种名为“朗照力”的概念,可在上丹田之中结成粟米玄珠以调控身心。

于是陈泽当即意守心,也就是把注意力转移到眉心部位,同时想象腹中有一个虚空境地要朗彻其光。

朗则神清,朗则气爽,也就不至于昏沉,如同空无云遮蔽时太阳照射大地一样,这便是崂山派定义的“朗照力”概念。

此时陈泽再想象自己的目光不断自下丹田到上丹田之间来回扫视,并逐步将其当成一股连续的力量。

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抽象,但在元神显现的入静状态下,陈泽果真感到有道成型的光束在上下丹田之间连通,看来这即是朗照力。

《阴符经》:“机在于目”。

崂山派认为朗照力在静功中具有夺地造化的巨大作用,是练功的总枢。

“如失去朗照力,神即他驰,杂念丛生,性光不能聚于气海,虽日坐数次,也无好处。”

而陈泽则认为这是“见性光”的一种表现。

如此保持十五分钟,期间呼吸之时观想将气息引入朗照力当中,而后以意念控制,将近乎凝成一线的朗照力压缩后引入到心部位。

同时意守心,想象在这地方有一只眼,可以用它来内观体内景象。

如慈炼到眉心发胀,像是含有气球,此时便是粟米玄珠诞生的时候。

别看陈泽炼起来这么容易,其实那是因为他精气过足。

玄珠难以露相,必须固精不外泄,有精可炼,积气成形才能炼出,它的属性是阴中阳,也就是《易经》中的坎卦,藏之于肾,发之于气海穴。

此时经过一番折腾,陈泽的欲火也消下去了不少,当即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眉心之间。

一颗晶莹圆润的圆珠立刻出现在脑海郑

粟米玄珠。

而它就像一颗高挂空中普照大地的太阳,将体内照个透彻,给了陈泽一种别样的观福

就像一台x光机在透视自己的身体内部,而且有别于长寿功+太玄功进入的那种抽象内视,倒像是一种具体到五脏六腑的内视。

此时在粟米玄珠的照耀下,陈泽能够感知到下丹田处就如同一汪汩汩往外冒热气的温泉泉眼,而大部分热气都在向下走。

热气积在腹以下,自然导致陈泽起了反应开始胡思乱想。

既然如此,在粟米玄珠的辅助下,陈泽腹部一鼓一伏,以呼吸的节奏和意念引导腹中热气自然向上走,从督脉起,过三关,上百会,最后直达口郑

此时陈泽再舌顶上腭,热气至此便化作玉液满口。

于是玉液炼形法,续上!

在粟米玄珠的辅助下,陈泽对身体的掌控力强了不止一个档次,久而久之欲火自消,整个人又重新平静下来,只是还在默默运转玉液炼形法。

在此微阳萌生的基础上,陈泽不断坚持以意导气,同时靠着粟米玄珠照耀,让腹中热气的活动幅度越来越大,甚至渐渐通达四肢百骸,乃至浑身都毛孔微张,舒畅不已,真可谓“三十六宫都是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