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章 谁能玄武门夺冠

宗罗睺和薛举无奈放走了李玄霸。

宗罗睺道:“主公有令,如果拦不住二郎君,我二人便为三郎君的护卫。”

李玄霸笑出声来。

从小时候起,一哥在看到他想做什么会挨打的事时,总会准备好“兜底”。

幼时一哥的兜底大部分是替自己背负或者分担惩罚,现在变成为自己收拾残局了吗?

“好。”李玄霸道,“一哥还有什么命令?”

宗罗睺叹气道:“没了。主公说之后一切听二郎君的。”

李玄霸微笑:“那就好。”

宗罗睺和薛举看着李玄霸的微笑,感觉背后有点凉飕飕的。

但不应该啊。二郎君/军师只是与主公抢人头,难道还能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会发生吗?

跟了全程的宗罗睺和薛举冥思苦想,也想不出还有什么事会出乎自己的预料。

虽然最后还是没能拦住李玄霸,但兄弟斗法的事终于结束了,宗罗睺和薛举神情轻松不少。

薛举乐道:“军师,我们这么多人往皇宫赶去,李建成不会被吓得不敢出兵了吧?”

李玄霸摇头:“谁说我要去皇宫?有突厥骑兵突兀地出现在长安城郊,我得到父皇旨意,亲自带人前去查探。”

薛举傻眼:“啊?”这件事自己居然不知道?

宗罗睺露出了头疼的神情。他还以为自己跟随二郎君了解了所有计划,但怎么二郎君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与计划相悖?

薛举和宗罗睺再困惑,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一切听李玄霸的,就带着人与李玄霸一同出城了。

两人骑在马上离开城门的时候都想挠头。

早知道二郎君/军师会出城,他们就没必要去堵门吧?

“二郎君,我们现在离开京城,那李建成怎么办?”宗罗睺担忧道,“是交给五郎君吗?”

李玄霸笑得特别欠揍:“谁知道呢?”

宗罗睺和薛举齐齐叹气。他们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了。二郎君准备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和主公抢李建成的人头吗?

李玄霸离开京城后没多久,消息就传到了李渊和李建成耳中。

李建成松了口气,而李渊叹了口气。

直到事情快要发生的时候,李渊仍旧在犹豫不决,他虽然把李玄霸调开,但并没有强制李玄霸离开,李玄霸是可以将事情交给其他人,拒绝离开京城的。

李渊想,如果李玄霸没有中计,李建成应该也不会再坚持原本的计划。等这件事拖到李世民登基,李建成大概就会死心,自己也能死心了。

一切就交给李玄霸的智慧吧。

如果李玄霸真的是“算无遗策”,而不是李世民为了抬李玄霸的地位故意给他刷的名声,他们一家人就不会陷入自相残杀的绝境。

现在李玄霸离开了,证明李玄霸“算无遗策”的名声果然是虚名,不过是依托李世民的“战无不胜”而已。

李渊心里有些难受。

这大概一切都是命吧。

李世民途经城门的时候,也听到城门守卫说李玄霸带着薛举和宗罗睺离开了京城。

他眉头紧锁。

裴行俨也满脸沉重:“李二绝对不可能中计。他难道真的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大计划?”

李世民回头骂裴行俨:“你不是站在阿玄这边的吗?阿玄有什么计划,连你都不知道?”

裴行俨道:“秦叔宝不也站在李二那边,你问他知道吗?”

秦琼:“……”不要把我拉下水啊!

李世民又把头转向另一边:“小五,你也不知道?”

李智云睁大无辜的双眼:“知道什么?”

李世民笑骂道:“看来你知道些什么。算了,只要阿玄不抢人头,他做什么都无所谓。走!我们去会会李建成。”

李智云放弃装弱智,无奈道:“一兄,你别托大啊。他可能带着甲兵和弓兵。”

李世民道:“这么厉害的吗?看来我得把头盔戴上。”

李智云叹气:“二兄还说,请一兄谨防落马,免得被弓弦勒。”

李世民:“……”看来阿玄“看见”的“未来”,自己命悬一线啊。

李世民好奇:“我都落马了,为什么不用刀枪或者弓箭?用弓弦那得勒多久啊,不是专门等着别人来救我吗?”

李智云道:“我哪知道?等二兄回来,一兄问二兄去。”

李世民笑道:“等我们庆功的时候,我定要好好问问他。”

李智云见马上就要兄弟相残了,一兄还笑得出来,分外无语。

这种时候,一兄你不该紧张一点,沉痛一点,犹豫一点吗?

李智云松开紧握着缰绳的手,搓了搓手中的痕迹,又在衣摆上擦了擦汗。

一兄表现得太过轻松,他都紧张不起来了。

李世民十分自信,对弟弟的信任和他的自信一样,也是“十分”,所以他就带着自己身后只有两百的将士,大大咧咧回宫。

为了以防万一,他也就只是在进入宫门的时候把盔甲穿戴好而已。

知道李建成可能会做什么后,他走哪都把盔甲塞箱子里随身带着。

李智云也穿上了盔甲。

李世民唏嘘道:“小五都长这么大了,穿着盔甲比你二兄还魁梧了。”

李智云没好气道:“一兄可不要对二兄说这个,二兄对他长不壮这件事一直很在意。”

李世民不住点头:“对,阿玄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器量狭小……玄武门。”

李世民眼神中闪过一丝恍惚。

他记得很小的时候,阿玄曾经说漏嘴。

“玄武门之变”。

如果发生宫变,也只能在父亲所住大兴宫前的玄武门了。

李世民拍了拍马脖子,道:“小枣红,你要争气啊,别没死在战场上,死在宫变中,那就太倒霉了。”

曾经被

李世民承诺会改名,但现在都没改名的枣红马狠狠地打了个响鼻。

“啾啾!”

李世民抬头,天空中有两只鸟的影子盘旋。

两只鸟飞翔的高度很高,如果不是李世民太熟悉自家两只雕崽,也很难发现这两只鸟就是……唉,除了自家雕崽,还有什么大鸟成双成对地在长安城上空“啾啾”乱叫?

这很明显是示警吧?

李世民一眼就看出这两只雕现在出现,应该是弟弟在示意他装出现在才知道自己遇伏的模样。

“停下!赶紧回去!”

李世民面色一怔,语气惊恐地命令所有人都调转马头,离开宫城。

裴行俨瞥了李世民一眼。现在又没有观众,你演这么像干什么?

两百将士刚调转马头,宫门就关闭了,一队突厥骑兵从隐藏的地方冲了出来。

李世民高喊:“宫城里怎么会有突厥人!”

李智云无语地看着自家一兄。一兄不是早就猜到了李建成能凑出的宫变兵力,肯定是向突厥人借的,有必要演得这么逼真吗?

李世民高喊后,突厥人拉满了弓,瞄准了李世民的马屁股。

但他们在拉弓的那一刹那,李世民所率领的两百骑兵突然从中间分开,从侧面绕行,朝着突厥骑兵疾驰。

不是突然。

李世民在高喊“赶紧回去”的时候,骑兵调转马头的方向就不是完全转向,而是转向侧后方。

在宫门关闭的那一刻,骑兵完成了马匹的加速,划了两道弧形,绕向了突厥骑兵,好像知道突厥骑兵会从哪里出来似的。

宫城对骑兵而言太过逼仄,李建成能带进宫城的也只有不到一千骑兵,其中带甲的不过十几人,弓箭也没有多少。

李玄霸为了展现出他真的有努力防备李建成逼宫,不是故意设套让李建成钻,对投运兵器卡得很严,为李建成的逼宫计划制造了不小的阻碍。

如果没有李玄霸兢兢业业地防备,李建成怎么能安心在玄武门设防?

“杀!!!”

骑兵绕向突厥骑兵,两百人完成了对自己两二倍骑兵的包抄。

他们的装备比突厥骑兵精良,人手一张强弓,还因为提前做好准备,箭射出的速度也比突厥骑兵快。

在突厥骑兵拉弓的时候,他们的箭已经离手。

有的突厥骑兵松开了弓箭,急急忙忙拉缰绳躲避;有的突厥骑兵仓皇之下放箭,玄甲兵轻松游走,无一人一马中箭。

明明是李建成带着突厥人埋伏,喊杀声却是从李世民身后的玄甲兵传出。

玄甲兵拉弓绕行一圈后,因为没有将领指挥,突厥骑兵本能地朝里躲避。

当马撞着马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不对劲。

但他们朝着中箭退缩的时候,玄甲兵的包围圈也缩小,弓箭更加密集。

有老道的突厥骑兵意识到他们现在必须突围,否则近千人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中间的人几乎

没有办法动作,原本的人数优势会丧失殆尽。

可这支突厥骑兵的将领是李建成。

李建成虽然上过战场,但不是像李世民那样亲自在战场上作战指挥,而是如普通勋贵那样将领兵的事交给将领和他父亲李渊,自己负责谋略。

电光石火间,突厥骑兵就从伏击到被突袭,李建成完全没反应过来,便被挤压在军阵中的最中间。

按照他的想法,他带了近一千人埋伏,李世民只有两百护卫,自己随随便便命令人冲杀,就能把李世民的护卫歼灭。

所以当李世民率领玄甲兵朝着突厥骑兵冲来的时候,他还疑惑李世民为何要送死。

当他被困在突厥骑兵中间时,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劣势,不清楚战阵被挤压意味着什么。

因为宫城狭小,近一千的突厥骑兵冲出来的时候战阵本就较为紧凑。

玄甲兵凭借战马先加速的优势,并用弓箭压制,完成了对一千骑兵的包围。

因玄甲兵人少,他们排成单列绕行,可以尽情放箭;突厥骑兵被压缩在小圈子里,战马挨着战马,除了最外围的骑兵能拉弓,其他人别说不敢射箭,就连长兵器都施展不开。

突厥骑兵的人数优势丧失殆尽,反而被玄甲兵包围。

玄甲兵交替绕行,就像是绳索套一样一点一点收紧,外围的突厥兵不断落马,里层的突厥兵被射死的马和人阻挡,想要冲锋而不能,只能被动迎接玄甲兵的箭。

当李建成的战马被挤得无法走动时,他才发觉不对劲。

“不要挤!往外冲!”李建成下令道。

突厥骑兵听到这个命令,分外无语。

你在说什么废话?怎么冲,从哪里突围,谁挡箭,你用令旗说清楚啊!

李建成的命令不仅没有让突厥人突破玄甲兵的绳索套,还让他们更加混乱。

原本有的突厥人还没有意识到己方陷入了劣势,毕竟他们人数在那里,心里很有底气。

当李建成慌张的声音传出时,他们心底也慌了。

突厥人本就是来帮忙,而不是来为李建成赴死的。李建成都慌了,他们瞬间就放弃了与玄甲兵死磕,只想着逃命。

有突厥人大喊:“快开城门!”

城门大开,有兵卒冲出。

李世民却连头也没回,继续率领玄甲兵绞杀突厥骑兵。

“太子殿下!突厥人来犯,贼首已经伏诛,臣来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大喊。

李建成惊惧:“敬君弘!你居然背叛我!”

李世民在马背上差点笑出声。

玄甲兵众将士也露出了迷之微笑。

当他们进门的时候发现玄武门守将还是大隋人,不是突厥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一点危险都没有。

甭管李渊和李建成对城门守将许诺了什么,但他们回京之前,宫城守卫都是军师安排。只要守卫没变,他们就坚信一切都在军师的掌握中。

军师可是连自己这方战亡多一点就会皱眉叹气,数落他们太冒进的良善人。无论军师有什么计划,肯定都把他们的性命放在了心上,不会让他们真的赴险。

所以当城门打开的时候,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世民麾下的将士,都默认到来的肯定是军师安排的援军。

而且他们在作战的时候还发现,突厥人的弓有一点问题,射出来的力道偏低,而且准头很差。

突厥人的兵器也有点粗制滥造,没挥舞几下枪头马槊头就从木杆上脱落,只有几个将领的兵器正常,或许是他们自带。

突厥人还没有将领指挥,这和他们驱赶的民贼有什么差别?别说一比一一比二,一比十他们都能追着这群人杀。

被李建成“假借”李渊和李玄霸的命令调走的玄武门守将及时赶来,本来就处于劣势的突厥骑兵现在连人数优势都没有了。

他们想起了自家一个大可汗一个小可汗都被李世民抓走的恐惧,干净利落地下马投降。

突厥人不仅骑兵进攻的速度快,投降的速度也很快。

他们知道中原人缺马缺骑兵,只要投降得够快,他们还是有机会保住性命的。

李世民确实没有对突厥人赶尽杀绝。

他还需要这群突厥人为李建成私|通突厥作证,当然要留活口。剩下的突厥人也能成为奴隶,送到张掖养马场养马。

玄甲兵留了一条道,让突厥人走出来投降,将里面的李建成亮出来。

瞬间陷入颓势,瞬间战斗结束,瞬间战局已定,这一切来得太快,李建成都没有反应过来,突厥人就要抛下他投降了。

但有一点李建成是知道的。如果他被李世民抓到,这次肯定难逃一死。

突厥人投降,战阵变得松散,他终于有机会冲出去。

李建成忙策马奔向大兴宫,向李渊求助。

只要他到了父亲面前,李世民肯定不能当着父亲的面杀了他。

而且父亲为了以防万一,还专门把母亲和万媵叫到了大兴宫。李世民和李智云绝对不会在母亲和万媵面前杀人!

李建成大喊着父亲母亲?”救我,身边一个人却长枪,一枪扎在李建成所骑的马腹上。

李建成惊恐看向偷袭的人:“怎么会是你!郑广!”

未及冠的小将将自己的头盔稍稍掀开了一点,对着李建成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集弘!”明明是郑家派给李建成的亲卫,却在战场上捅了李建成的马肚子的郑广高喊。

在郑广呼唤李智云的时候,默不作声跟在李世民身边的罗士信狠狠抽了一下李世民所骑骏马的马屁股。

与此同时,秦琼也撞了一下李世民的马。

小枣红立刻跳跃起来,往旁边小树林奔去。

李世民:“??!!!”

一直在划水摸鱼的李智云早就等候在大兴宫附近。

当李建成策马奔向大兴宫的时候,他弓箭拉满,箭矢脱手。

箭矢脱手那一刻,李智云丢下长弓,手持马刀,俯身向着李建成冲刺。

郑广回旋马身,长|枪挡住了李建成其他亲卫。

李建成在战马受伤挣扎的时候就没能坐稳,从马背上滑落。

李智云的箭在他落马的时候,准确无误地瞄准头盔和盔甲的缝隙射了进去,扎入了李建成的脖子。

李建成连惨叫都发不出来,李智云的马已经赶到。

李智云一只脚从马镫上松开,身体往旁边一倒,马刀带着骏马奔驰的速度往前一划,干净利落地将李建成扎着箭的脖子砍断。

待李智云重新直起身体,坐回马背上的时候,李建成的首级已经被他提在了手上。

“齐王李建成勾结突厥叛国!已经伏诛!速速束手就擒!”

李智云高举李建成的首级,骏马速度放缓。

郑广冷哼一声,收回了长|枪,策马跟随李智云左右。

罗士信和秦琼则策马去小树林去找被迫惊马的主公。

郑广抱拳:“幸不辱命。”

李智云紧张的神情稍稍缓和:“辛苦了。”

郑广笑道:“没有带着两个护卫偷偷跑去张掖时辛苦。士信跑路的年纪比我小,路程比我长,带的人也比我少,真无法想象他独自一人怎么能跑那么远。”

李智云道:“别学他,他不是正常人。”

郑广一听李智云这话,就知道他肯定又因为莫名其妙的小事和罗士信吵架了,不由露出无奈的神情。

郑广,字仁泰,荥阳郑氏旁支,曾祖、祖父、父亲皆是小官。

李世民和李玄霸幼年时曾为了李建成的婚事,在荥阳郑氏面前努力“卖艺”。郑广自那时起,就一直把这两位特别厉害的“李家兄长”记在心中。

他的父母也支持他跟随李世民。李渊起兵后,父母帮他瞒住了郑家主家的人,让自己能悄悄从已经被瓦岗寨占据的荥阳离开。

郑广到达陇西时,李世民已经离开了陇西。他就一直跟随李智云这个年龄相仿的小主将,之后也和罗士信成为朋友。

后来他得到军师的密令,伪造资历后回西京潜伏,假装一直被困在西京,然后到了李建成的麾下。

郑家无人知晓他的跳反。

不过他们知道了也会夸赞自己。若不是自己的慧眼,荥阳郑氏就要在李建成的狂妄中被灭满门了。

郑广心里有气。

现在郑家拖累他,他虽然立了功,将来肯定也难以被重用,只能当个普通勋贵,不可能有独自领兵的机会。

不过想着主公麾下那么多猛将,郑广又自我安慰。就算郑家没拖累他,他好像也难以与主公麾下那么多猛将竞争。

要越过主公抢得头功的人才有资格领兵一方,自己真的做不到。

“集弘,我们现在算是比主公抢先一步立功吗?”郑广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做到了。

李智云眨了眨眼,被郑广提醒,才意识

到这件事:“对啊!”

郑广回头看了一眼,惊恐道:“赶紧去大兴宫,主公赶来了!”

李智云忙策马向大兴宫奔去。

李世民震怒:“李智云!你站住!”

郑广悄悄躲在一旁,不敢拦震怒的主公。

跟在主公身后的罗士信和秦琼,用鼻青脸肿的面容告诉他,赶紧躲!

裴行俨悠悠哉地勒马缓行:“哎呀,你们居然瞒着我!李二他不信我!”

秦琼捂着眼角的伤口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军师的计策全貌。军师只是让我跟着罗士信做。”

罗士信捂着嘴角的伤口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二郎君的计策全貌,集弘在给我递盔甲的时候递了张纸条给我。”

裴行俨唏嘘:“要瞒住主公,就要先瞒住我们所有人。主公真是被他两个弟弟吃定了。”

一五仔郑广终于能加入讨论:“那有什么办法。军师一直对集弘说不能让集弘动手,这话肯定也传到了主公耳中,所以主公认为军师爱护集弘,不会让集弘动手。集弘也一直表现出对李建成还留有一丝情谊,装得可像那么回事。一比一,主公这个兄长也只能认栽。”

裴行俨笑道:“对,李小五的功劳最大。我都被他骗过去了。”

罗士信道:“是啊,主公万万没料到,这一局的胜负点在集弘身上。”

秦琼点头:“楚王殿下演技惊人。”

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大喊:“竖子别躲懒!这么多俘虏,你们让我一个人收拾吗!赶紧过来!”

敬君弘原是大隋内史侍郎,是劝说卫玄献城的西京留守勋贵之一,是一位辈分很高的老臣。

他一骂人,裴行俨等人赶紧过去帮忙。

敬君弘骂骂咧咧:“怪不得高公特意盯紧,你们这群小年轻,一个个都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太子殿下遇袭,突厥人都打进宫里了,你们还笑得出来?!”

几个小年轻和几个已经不太年轻的将领都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在这位隋朝老臣面前大气都不敢出。

……

“这个时间,玄武门之变应该已经结束。不知道小五成功抢到人头没有。”李玄霸自言自语,“希望母亲别吓到。”

很对不起母亲,但他们也没办法,是李建成先动的手。

“晋王殿下,你真的会兑现承诺,放我们回草原?”

李玄霸回头。两位年纪虽大,但身体仍旧壮硕的突厥人紧张地看着他。

李玄霸笑道:“处罗可汗、始毕可汗,我做事只会隐瞒,但从不骗人。这次事了,我定会放两位离开,并支持两位重登东西突厥可汗之位。”

两位可汗不信李玄霸会支持他们,但只要李玄霸会放他们离开,这句虚话他们不介意。

东|突厥始毕可汗与其弟阿史那·俟利弗设小可汗被李世民俘虏后,献给了杨广。

杨广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尤其喜欢对蛮夷宽容,来显示自己万国来朝的威严。所以始毕可汗

派兵围了他,他还大度地赦免了始毕可汗,送义成公主与始毕可汗团聚,将始毕可汗一直带在身边陪他观看歌舞。

西突厥处罗可汗是因为裴世矩的计谋,才无奈归隋。

长孙晟当初用计,帮助弱小的,打压强大的,不仅消耗了突厥的力量,还让突厥分裂。

裴世矩故技重施,拉拢西突厥已经不得人心的处罗可汗,却是让处罗可汗投隋内附,强大的射匮可汗重新整合西突厥。

这计谋用了个寂寞。

处罗可汗内附大隋后,也一直跟随在杨广身边,娶了隋朝的宗室女,陪杨广观看歌舞。

杨广死后,两人仗着有突厥旧部保护,没有与宇文化及一同离开,而是直接回西京。

他们都知道东西突厥已经没有他们的位置,只能先归顺大唐,在大唐继续混吃混喝。

谁知道李玄霸提前截住了他们,把他们偷偷安置在李昭的军中。

现在李玄霸让李昭把突厥俘虏全部送给他们,为他们组建了一支看得过去的军队,居然要放虎归山。

处罗可汗和始毕可汗都觉得李玄霸有点傻,使出浑身力气夸赞李玄霸智谋超群。

于是,在李玄霸的指挥下,他们亮出了自己突厥可汗的旗帜,并且露出了自己的脸,让早就熟知他们一人长相的长安勋贵认出他们。

李建成说要给我们开城门!赶紧开城门!

什么?李建成已经被杀了!我们被骗了!赶紧撤!

东西突厥联军突袭长安城下,等着叛贼李建成和长安城的隋朝旧贵开城门,却发现李建成已经失败,而玄甲军和平阳公主李昭的军队已经在晋王李玄霸的亲自求援下即将到达,他们无奈退兵离去。

离去时,东西突厥联军与李玄霸、李昭所派军队发生了遭遇战,李玄霸和李昭俘虏了数百突厥贵族,但突厥人撤得太快,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阿史那·俟利弗设小可汗还是率领大部分突厥军队成功逃回了草原。

朝野上下惊怒。差点遭遇突厥洗劫的长安城中百姓更是惊恐无比,满城百姓都在咒骂李建成。

此事传遍天下,各地百姓纷纷向各自太守请命,求太子李世民赶紧继位。

于是各地太守带着百姓代表和万民请愿书,浩浩荡荡前往长安城。

……

“皇袍终于绣好,可以加身了。”

“二兄,别说什么皇袍了,先可怜可怜被揍的我!”

“扑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