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运走了抵押的粮食

艾因是被照顾着的。

她毫发无损闯入了牛顿爵士的大门。

因为这一道狂信力量打造的大门,受到了教士的攻击。

在敦士登捏造的神话里,当一个神做了有利于人类的事件之后,为了奖励他,众神之王宙斯就会把他带到神殿里,打开一扇窗户,让他看一眼宇宙的奥秘,这是对一个传说中的神的奖励。

传说,牛顿骑在巨大的甲虫背上,去见宙斯。

事实是,

牛顿使人相信自然界的秘密可以全部得到解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因为它们绝不是不可理解的,也不是武断意志的迹象,而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原理的显示。最后,这些原理甚至可以揭示造物者自己的本质。

这一种说法成为科学信仰。

牛顿因此获得了敦士登的青睐,登上了甲壳虫飞船,前往神殿堡垒,在那里,敦士登的统治者给牛顿展示了远方的文明,并且奖赏了他一份狂信的力量。

这狂信可以使愚昧者盲目听信人言如走狗一般仆从于王。牛顿是这样成为王的布道者。

这狂信致力于使人们看到希望,向着明月瞭望那一处天堂,痴心在此生来世某一个时刻被允许登上通往更美生活的阶梯。

牛顿窥见过阶梯,所以他现在无比虔诚。

他坐在摇摇椅上,闲适地翻着经验之书。

书中布满了信仰维度与痴心绝对领域,将意识认知里的真知灼见层层裹挟,它们彼此被维度隔开,就像是书页之间夹着树叶。

牛顿翻过了一页履历,这认知的树叶越看越像是一棵韭菜。

敦士登的金融力量组织了一次收集狂信力量的行动。

整个行动围绕着南海公司进行,这家公司创造出来承销一些国家的战争债券,作为担保,敦士登宣称给这家公司注入了庞大的资金以及给予南美洲贸易垄断权。

并且,为了换取各国对南海公司的支持,敦士登的行动执行人以赠送股份的形式行贿掌权的内阁成员,议会的议员,国王的情人,以及一些有名望的人。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行动精心准备的谣言插上了翅膀,向广泛的人群散布。在谣言煽动下,在制造出来的利滚利,钱生钱的认知蛊惑下,人群产生了美好生活阶梯的幻象——这便是敦士登所需要收集的狂信力量——人们纷纷拿出身家,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

牛顿作为敦士登内部人士,一开始,对这一行动嗤之以鼻,“利用欺诈收集的狂信力量是歪门邪道!”

然而,事态的发展打脸牛顿的断言,“歪门邪道”的狂信收益比他牛顿辛苦布道科学的狂信收益强出了百倍千倍,人群对股票投机狂信热捧,对科学产出的关注直线下降,不肯参与其中的牛顿甚至被敦士登的内部成员看成了傻子。

“你就买一点南海公司的股票吧,权当是实验。”鼓吹者的台阶让牛顿顺势下坡,买了点股票。第一次,他小赚7000英镑,

在聚会里,有人问牛顿,“怎么看这波炒作行为?”

“从金钱收益改善生活的角度看南海股票真香。但是……”

“行了行了,牛老,你所鼓吹的科学规律就是可以经受复用考验,所以,你的炒股实验还会继续吗?”

“再看吧。”

宾客们哈哈大笑。

在最高位,牛顿大手笔杀入,这一次,他巨亏2万英镑,以至于别人一听南海,他就跟那人急。

“牛老,你不是很能算的吗?这次为何失算啦。”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我对这次收集狂信力量行动的试验,很有意义”

牛顿体验过股市里狂信,当过认知的韭菜,他向敦士登提交了一份报告,强调了真正有意义的成功——投机可以收集大量狂信力量。

于是,牛顿成功的将自己的炒股失算洗白,并给投机行为寻找到科学信仰的契合点——即通过数据分析,行为预测来让投机行为合理——为敦士登以科学的名义一次又一次展开金融投机行动,收割狂信力量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只要稍微留意牛顿所谓的科学实验,所谓的科学认知,总能找到意义,找到所谓的理论,不是么。万物皆可解释,这便是牛顿暗搓搓向自己的科学信徒灌输的认知。

教士曾经对牛顿的科学布道如此的深信不疑。

教士在敦士登里负责研究异族武器,并研发未来武器。亚美尼与新约盟的战争爆发,敦士登向双方都提供了金融支持,优惠贷款,而杜邦则通过推动各国出台租借方案,堂而皇之的向双方销售军火武器。许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如此运作,符合敦士登一再宣称的——拒绝参与到武器贩卖和战争中去——这一贯立场。

然而,这是贸易全球化,分工协作的新时期,一切都以金钱层面的高效率高利润来运作。

交战国向敦士登借贷,以杜邦的军火作为贷款等价物预支,以交战国的作物收成矿产资源作为贷款担保用于偿还贷款。

如果仅仅这么运作,利润已经足够丰厚。但这显不出敦士登和杜邦的手段。高效的运作模式,必须是结合了合作方的优势,并成功节省成本。

一名鬼灵精高管想到了一条妙计。

首先,敦士登的另一个优势,庞大的船队必须利用起来,它的船队不能参与运输军火,但运输别的东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比如粮食。

其次,如果有人出钱把敦士登的船队运费给结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敦士登和杜邦在亚美尼和新约盟的战争中,采用的高利高效运作是这样的:

杜邦的军火“短斤缺两”运入交战国,以摧毁和被缴获等方式迅速消耗,迅速提升交战国的债务。

然后以公益的名义,利用公众捐款,向敦士登船队采购运力,运出交战国购买军火所抵押的粮食资源。

敦士登利用战争期间出现粮食短缺的恐惧心理,炒高粮食,赚取超额利润。

教士的老家在亚美尼,战争爆发后,他多次请求敦士登的力量帮忙转送亲属出战区。敦士登也算重视教士,派出人员去解决教士的问题。然而,解救行动发生了意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