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紫口铁足

回到村里二叔公早就回来了村里村外早就找了个遍正在为找不到我而愁。见我回来了才如获重释把一颗悬着的心放回原处。见我一身泥土如同从鬼洞里爬出的样子便问我到哪里去了。我当然不敢把真情相告只说是跟着村里的大人上山打兔子去了。看得出他并不怎么相信但也没再追问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也许是因为自己做贼心虚我基本上都很听话得待在二叔公家里补习功课。而二叔公也没有再离开我到村外去办过事。很快暑假过去了父亲把我接回县城。我也就告别了这个神秘的小山村。

一晃几年过去了。自从得了那块神秘的白玉印章后我便把它当个宝贝般随身带着。不光是因为它曾救过自己的性命更主要的是冥冥中我总觉得这块小小的石头总有些不寻常的来头。也正因为它从此我对古老的物件产生了兴趣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我也选择了历史与考古专业。

然而等到毕业的时候才现这个专业的工作实在是不好落实。到文物研究所人家需要研究生不要本科毕业的。到文管所因为自己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也就找不到人帮忙说话所以最后也是被拒之门外。最后我只好先找了个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先做着但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干不了多久就干不下去了只好又回到家里待着。一时间我就成了一个待业在家的闲人。

后来我看到现在搞收藏的人很多古玩生意比较不错自己在倒腾古玩物件方面也有点专业的底子。于是便来到了省城杭州在那边搜罗点古董明器买进卖出混口饭吃。(.)

这一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到一个外号“牛三”的明器贩子那去淘点新货。刚进门就遇见了一个人――墩子。自从我上高中那会而他就参军到部队去了之后我也考上了西部一所高校从此两人就没怎么联系了。这么一晃也接近七八年没见面了。此时的墩子和当年的墩子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西装革履金边墨镜肚子微凸一副大老板的样子。虽然两人多少都有了变化但从光屁股的时候就一起玩到大的玩伴见了面总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

这一见面自然是少不了要好好地叙叙旧畅谈一番。于是从“牛三”那出来后墩子便开着他那辆凌志gs3oo把我带到了一个茶楼找了个包厢一边喝茶一边和我畅谈起来。

原来墩子和我一样从小都是调皮捣蛋惯了结果功课落了下来。等到高中那会学习上已经是一塌糊涂。他父母见墩子想要考取高校已经是希望渺茫便找了个机会让他去部队锻炼锻炼。当兵回来后墩子就在县城谋了个医药厂保安的工作。由于是在一个小县城又因为只是个普通的工厂保安一个月也就七八百的工资。墩子不满足这样的现状想起在陕西那边当兵时看到那边的人倒腾古董明器生意蛮好于是就凑了点本钱回到那边淘了几件明器开始做起了古玩的行当。虽说刚开始由于经验的欠缺也淘到过几件赝品亏了不少本钱但最终还是越做越顺手终于了点财。

当他得知我是考古专业出身又正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时心中大喜。他对我说自己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自己一个人也真的有点忙不过来。并且他自己毕竟是个半路出家的人有时候见到一些少见的物件一时还真会看走眼所以也正想找一个可靠内行的人来帮忙打理他的生意而我便是最佳的人选了。并说只要我肯和他一起干生意就算是两个人的所有利润都可以对半分。

我听出他话里的意思笑着和他说:“墩子你不要以为我是科班出身就是那万金油也不是就能保证十拿九稳不出岔子。鉴别古玩搜寻古代王陵墓穴可是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不但要有非常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得有长期实践积累的实际经验才行。象我这样虽说是个考古专业的本科生但也只是掌握了点考古专业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经验还十分缺乏。就我目前这样的状况在古玩行业里也只能算是个菜鸟级的人物。”墩子听后哈哈大笑拍拍我的肩膀说:“兄弟咱俩是什么关系?你的底细你的为人别人不清楚我还会不清楚吗?我让你和我一块干并不是单冲着你是科班出身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你的为人我看的出你小子终非池中之物。终会有成就一番大事的那么一天。只要咱哥俩联手干准保错不了。”“到底是个做生意的啥时候学会说这么好听的话了”我喝了口醇香的龙井清茶说道:“你也别给我戴什么高帽了反正目前我也正闲着无事能帮得上你点忙在你齐大老板那混口饭吃省的我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也是再好不过了。”

两个人正聊得起劲墩子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好象是个十分要紧的事情。于是就对我说:“兄弟咱闲话也先不聊了既然咱说好一起干了正好手头上有这么件要紧的事情你刚好可以帮我参谋参谋掌掌眼。”“掌眼说不上有事你说就别藏这噎着了啊”我说到。“那好我现在先去拿件东西明天9点你到这个地方来找我我给你看样好东西。”说完递给我一张名片然后便匆忙离开了。

第二天我按时来到了墩子的古玩交易行墩子早就在那等我了。一见我到了连忙把我拉到里间他自己的办公室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长宽高约六七十公分大小的立方体木盒。打开盒子后原来是一个瓷瓶。凭着专业的眼光我第一个反映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宋代的瓷瓶而且从这器件的造型和釉色上来看仿佛是南宋官窑的物件。当然这只是第一眼的感觉具体是不是还得再仔细看看后才能下结论。

我把这瓷瓶拿在手上掂量了掂量从重量上来看应该没有问题。再一看这物件造型端巧线条挺健釉色粉青浑厚滋润如玉似冰。釉面布满纹片瓷器底部为铁褐色上部则隐呈紫色是典型的“紫口铁足”。再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只见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这便是行家们所说的“聚沫攒珠”。

宋代瓷器有五大名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官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宫廷旧藏官与哥窑名瓷再加上流散在海内外的总数也不过3oo件左右以至个别官与哥窑名瓷破损残片也被视为至宝宋官窑瓷之名贵由此即可见一斑。蒋介石在仓促逃往台湾的时候从故宫才总共带走了65件宋官窑器且有大量的明清两代瓷器留在南京没有带走可见宋官瓷在当时之真贵。

宋代官窑一直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我就这样仔细查看了手上这只瓷瓶断定它出自宋代官窑。但是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奇怪这只瓷瓶无论是从器型釉色还是冰裂纹等各方面来看都具有典型的南宋官窑特点没有一点值得怀疑的地方。用行内的话来讲是件大开门的物件。墩子好歹也在圈内混了那么久了这点难道他自己还看不出来还用得着再叫我来鉴定一遍?

正当我心存疑虑的时候墩子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是南宋官窑八方贯耳瓶对吗?”“这你还用得着问我?要考我也别用这个啊。”我也笑着回答。“呵呵其实我叫你过来并不是为了让你帮我鉴别这物件的年代而是想让你给看看然后去打听打听这瓶是从哪淘出来的。”

我听墩子这么一说好象有些听不明白。墩子瞧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知道我没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便先让我在沙上坐下从头开始讲起来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