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回 武夷山下

第五百二十三回武夷山下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陵城下传来一片欢呼声,大街小巷中,可以清晰的看见无数人群都跪地上,为首之人正是皇后崔莹莹,他身后,金陵守将殷不破、程铁牛,御林军统领王笑等人大声的呼喊道。还有一些世家大族也纷纷跪其后,瑟瑟发抖,脸上都露出苍白之色,显然是心中有鬼之人。生怕事后天子发怒,但是大军威逼之下,却是不敢不来。

“都起来吧!”卢照辞从马上跳了下来,走到众人面前说道:“很好,你们很好,尤其是你,程铁牛,长安城内,有一个程铁牛乃是程老将军的孙子,没想到这里也有一个程铁牛,朕还听说当初进京的时候,程老将军听说了你的名字,还专门找上门,也收了你做他的干孙子了?”

“陛下也知道此事?”程铁牛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来。

“朕当然知道。”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不错,不错,一南一北这次都为我大洋立下了汗马功劳,回头朕自会知会总参谋部,封赏于你。”

“臣谢主隆恩。”程铁牛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

“皇后,这次可是受惊了。”卢照辞后才来到崔莹莹身边,望着她消瘦的面孔,脸上露出一丝怜惜之色来。

“有几位将军守护,臣妾倒是没什么?倒是连累陛下御驾亲征,千里迢迢,是亲冒弓矢,奋战疆场,都是臣妾的罪过。”崔莹莹脸上浮现一丝柔情来,望着卢照辞那刚毅的面容说道。

“走吧!走吧!我们进城。”卢照辞点了点头。

“陛下,她是?”崔莹莹望着卢照辞身后的不远的石晚晴说道。这个时候的石晚晴也是一身的戎装,那是为了防御乱箭的。但是崔莹莹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她乃是女儿身。

“晚晴,来,见过皇后。”卢照辞招过石晚晴说道。

“晚晴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石晚晴不敢怠慢,赶紧拜道。

“妹妹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一路辛苦,还亲临战场,辛苦了。”崔莹莹面色祥和,不见有半点的不喜之色来,反而露出一丝欢喜之色,将石晚晴拉了起来,拍着她的玉手说道:“陛下一路行来,对亏有妹妹照顾,姐姐多谢妹妹了。”

“晚晴不敢劳娘娘如此夸奖。”石晚晴面色微红,说道:“小妹本就是出身小户人家,照顾陛下起居也是正常的。”

“小门小户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崔莹莹面色一动,笑着摇了摇道:“姐姐我虽然出身崔氏,可是进入皇宫之中,大家都是一样。妹妹不必紧张,何况,妹妹以一介女流亲临战场,不避弓矢,姐姐心中很是钦佩,皇宫之中,可是没有哪一位女子敢如此作为的,妹妹可是独一份啊!”

“好了,好了,都进城去吧!”卢照辞望着二女说道:“朕要进去设宴,款待几位将军。以答谢诸位将军守卫金陵的辛苦。”

“臣等多谢陛下。”殷不破等人闻言赶紧大声的说道。

“还有你们这些士绅们,也都一起吧!”卢照辞面色微冷,扫了众人一眼说道:“这金陵城能守的住,也是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啊!”听着卢照辞的语气,跪地上的金陵士绅们脑袋低的是低了。

“陛下,臣有话说。”程铁牛大声的说道。只见他面上有愤怒之色,双眼冷冷的望着跪地上的众多士绅。

“好了。”卢照辞皱了皱眉头说道:“朕来江南是为了平叛来的,朕只管打仗,至于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人来处置的。走吧!朕累了,尔等取金陵府中中财物,购买酒肉等物,赏赐于三军。不可怠慢了。”

“这些士绅,真是该杀。”金陵府衙后院之中,卢照辞满面阴霾,冷哼道:“朕还以为江南的诸多世家还是很不错的,对待朝廷的态度还是应该忠于朕,忠于朝廷的,但是眼下看来,江南并不是很安宁。这些世家对于叛军,可是比朝廷的态度要好的多啊!看看,一个小小的金陵城就能表现出来,守城期间,这些世家不但给朝廷拖了后腿,还差点准备鲜城与叛军,真是该杀。”

“陛下,这个时候诛杀这些叛逆,恐怕有些不妥吧!”崔莹莹皱了皱眉头说道。她金陵这么长的时间,虽然明知道这些江南世家不但拖累自己,反而还勾结叛军,但是也只是让人小心防备而已,却是不敢将这些人数诛杀。关键是江南的民心,江南不同于中原,朝廷对中原的控制力度远江南之上,所以这些人敢于冒着得罪天子的危险,而是资助这些叛军。

“江南需要的是安定,这些世家大族都是江南的中间人物,上下勾搭。将江南经营的水泄不通,如同铁桶一般。”卢照辞点了点头,道:“江左前朝时期,乃是世家的发祥之地。尤其是晋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划分了天下世家,区分寒门和士族。一直到如今,到了后来,杨坚一统天下,江左的世家大部分北迁,除掉谢氏等发源于江左的世家之外,诸如独孤等等家族都已经中原立下了脚跟,江左世家的地位反而下降了不少。只是杨广当年曾经担任扬州大都督,经营扬州,与这些江左世家关系密切,这也是当年杨广为什么舍弃长安、洛阳,偏偏来到江都这个小地方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此地经营了多年,有深厚的基础,江左的世家们都支持他,可惜的是,江左永远都是江左,就算有再多的世家支持,也是不可能定鼎天下的。朕虽然兴科举,定下摊丁入亩制度,可是那也是江北,至于江南,鞭长莫及啊!当年靖兄平定江南之后,朝廷的重心也一直是江北,草原上,对于江南,朕关心实是太少了,灭掉了草原,后来又是到了高句丽,江南可是一直游离朝廷之外啊!”

“陛下这次再治理江南也不晚啊!”崔莹莹走上前来,宽慰道:“臣妾的意识之中,江南虽然地域广大,但是实际上,一直是蛮荒之所,可是臣妾这次经过芜湖等地,还是看见了勃勃生机,商贩众多,市井繁荣,这些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可比如此菲薄呢?”

“呵呵,皇后,不必劝慰了。”卢照辞摆了摆手说道:“江南气候适宜,适合耕种,若是可以的话,就是水稻都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而且靠近大海,大船出海,可以经营贸易,赚取无数钱财,可是此刻的江南,还是不行啊!朕的意识之中,江南才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才是朝廷的粮食重地。”

“陛下的意思是?”崔莹莹脸上露出一丝奇怪之色。

“朕要开发江南。”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江南的人口太少,而中原的人口却是很多。朕想将中原人口迁移到江南来。”

“那土地?”崔莹莹双眼一亮,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来,接着就是一片笑容。

“就是从这些世家手中出了。”卢照辞淡淡的说道。只见他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寒光,杀机隐现。

“本来这次来只是散散心的,顺带看看二郎的,没想到出现了这种事情,真是没有想到啊!”崔莹莹脸上闪烁着一丝怀念来,望着卢照辞说道:“也不知道二郎现怎么样了,陛下经常说武夷山下好风光,臣妾可是真想去看看呢!”

“放心,这次就算你不想来,朕也会让你前来。”卢照辞仿佛是想到了什么,说道:“而且等到过段时间程咬金领军来此,让众将平定江南,你我就去武夷山下,去看看二郎。想来程咬金的大军也来的差不多了。江南之事也会得到解决。”

“那臣妾就等候陛下了。”崔莹莹脸上了一丝笑容来。

“朕还想给梓潼一个好消息呢。”卢照辞好像想到什么,笑呵呵的说道。

“哦!陛下又有何消息呢?”崔莹莹好奇的问道。

“二郎要成亲了。”卢照辞叹息道:“这也是朕为什么要亲自来江南的缘故,呵呵,不光你回来江南,朕也要来江南。二郎成亲,只有母亲到了,父亲却没有到怎么可能呢?”

“陛下也知道了?”崔莹莹声音微微低了下来,低着头,不敢望着卢照辞,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一样。

“朕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卢照辞叹了口气,说道:“二郎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居然怀疑自己的父亲了。”神情之中,微微有些萧瑟,双目中显得落寞无比。高处不胜寒啊!天子虽然看上去高高上,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孤家寡人。

“陛下不但是他的父亲,也是当今的天子,陛下心中,江山社稷才是重要的。儿子虽然是儿子,可是一旦这个儿子危急了江山社稷,陛下还不是会亲手处置的,二郎是害怕啊!”崔莹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他这么多年来,一个人呆武夷山,自然会长大了不少。”

“朕知道了。”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朕想杀他,还会让他呆那里吗?真是小儿心思。来人。”

“陛下。”守候外面的秦九道赶紧走了进来。

“问一下,程咬金的大军什么时候到金陵?”卢照辞挥了挥手说道:“让他快赶到金陵。不可怠慢了。”

“是,仆臣这就去办。”秦九道赶紧退了下去。

“待程咬金来了,朕就和你一起去武夷山。”卢照辞对崔莹莹说道:“朕的儿子都大了,都大了,大的都有自己的思想了。”

“陛下。”崔莹莹见状,心中一痛,她知道自己隐瞒了卢承祖和自己多年通信的事实,让卢照辞心中很是伤痛。

“梓潼,朕不怪你。”卢照辞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朕,朕也会这么做的,历朝历代的废太子能有几个能活的下去的,后要不是死自己父亲的手中,就是死自己兄弟的手中,他瞒着朕也是正常的,朕并没有怪罪他。哎,若是他当初有这个样子,朕也不会废了他的。”

“陛下。”崔莹莹闻言深深的叹息道:“若不是他外面生活,他又岂会明白这些道理?没有历练,他是不会想明白这些道理的。”

“朕宁愿永远都是以前的模样。”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他长大了,有的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陛下的意思是?”崔莹莹心中一动,面色一惊,紧张的望着卢照辞,脸上是惧怕之色。

“放心吧!这个世上已经没有卢承祖了,只有卢念祖了。”卢照辞深深的叹息道:“梓潼,你也不必担心什么,按照我的猜测,这么长时间来,锦衣卫都没有任何密奏,可以断定,二郎还是二郎。何况,如今太子已经坐稳了东宫之位,东宫六率虽然没有建立,但是秦怀玉等人还不是已经效忠于他,这些功勋世家他身边,太子之位早就稳固了,就算是朕,也不敢轻易下旨废掉他。何况是二郎了。”

“陛下。”崔莹莹心中一动。

“还记得朕当初答应过二郎,有朝一日会到武夷山下的,这次朕还是这句话,日后有朝一日,朕还是会去武夷山下的,只要二郎他还是朕的儿子。”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二郎当年的模样也是有朕的过错。”

“陛下当年以江山社稷为重,对后宫之事也难免有失重之处,认真算起来,臣妾这个做母亲的倒是有很大的责任。”崔莹莹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他要是恨,就恨我这个做娘的吧!”

“梓潼不必如此,二郎到底是什么模样,还是等我们见到了才知道。”卢照辞劝慰道:“何况,朕相信,二郎还是二郎。还是我们的儿子,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愿如此吧!”崔莹莹点了点头说道。

“好了,好了。天色不早了。我们暂且安歇吧!”卢照辞走上前,笑呵呵的将崔莹莹抱怀里说道:“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皇后,朕心中甚是想念。”

“陛下。”崔莹莹粉脸通红,管是老夫老妻,但是到底不是二十一世纪,崔莹莹哪里能放的开。只是卢照辞非普通人,哪里是崔莹莹是能反对的,一下子被拦腰抱起,两人身影顿时没入身后的床榻之上。

次日,卢照辞金陵城内检阅三军,以威吓金陵城中士绅,那些士绅一见叛军被击败,加上天子亲自前来,早就吓的胆战心惊了,如今又见三军威武,是不敢有任何的异样,校场上,各个吓的面如土色,不敢四处张望。

又过了三天,才见程咬金领着数万兵马渡江而来,如此卢照辞才命程咬金为江南道行军总管,与凉王卢承烈一起,围攻剩下的江南叛军。而卢照辞自己却领着数千御林军继续游山玩水,让人惊讶不已。若非有卢照辞的圣旨此,恐怕程咬金连剿匪的计划都不想进行了,而是紧随其后,护驾左右。

“陛下,这就是武夷山了。”王笑指着远处的一片灵秀群山,说道:“都说武夷山好风光,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凡。比臣老家的景色可是好看了许多,或许连终南山都比不上。”

“呵呵,既然如此,我们就这附近找一家住上一段时间。”卢照辞扫了一边的秦九道,却见秦九道朝自己点了点头,当下对王笑说道:“下令扎营吧!朕和皇后四处走走。”说着就与一边等候多时的崔莹莹朝不远处的一个小路飞奔而去。

“陛下。”王笑见状,正待追上去。

“王将军,且慢。”秦九道见状,赶紧说道:“将军再次安营扎寨就可以了,陛下那里,自然有仆臣去负责。”说着也不理睬王笑,也打马飞走,他身后,也有几个御林军侍卫穿着便衣紧随其后。

“秦九道,二郎就前面吗?”骑马上,卢照辞望着远处的一个小山村说道。小山村祥和而安静,隐隐可听见鸡犬之声,武夷山下,倒是一片田园风光。

“章怀太子正其中,中间那栋大的房子就是的了。”秦九道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子殿下虽然有良田百顷,奴仆不少,但是却喜欢教书育人,附近广有善名。受他人尊敬。”

“呵呵!知道章怀太子的丈人是何许人也吗?”卢照辞点了点头问道。

“是一个附近的一家小户之女,生的端庄灵秀。”秦九道掌管锦衣卫,卢承祖之事也是他一手安排的,他自然知晓。

“如此甚好。”卢照辞点了点头,脸上却是露出一丝喜色。

“陛下,今日去吗?”崔莹莹双目中露出一丝渴求之色。

“走!去承祖家吃个午饭。”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秦九道,派个人告诉王笑不用前来寻找朕了,朕和皇后自己会回去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