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蒲公英

习富说回去看望老娘的那晚,井率也摘下了面具。

以前戴面具,一是对四条和田女不了解;二是对四条的手下不放心;三嘛,纯粹是喜欢路人看到自己那两张丑面具时不同的面具表情。

经过半年多的观察,他感觉这些战士既勇敢又忠诚。

勇敢,自己手下的习富和陶家兄弟都具备。

但是忠诚,自己手下的忠诚只对自己;而他们的忠诚是对共产党。

有时候,因为见解不同,他们会和四条争辩,争辩的结果是谁错了谁服从,大家都只绝对服从对的决定。

现在四条明显在退向指导员的位置,把自己往游击队长的职务上推。

那场拿着几百名士兵的血肉之躯去填炮坑的战斗之后,井率不想再加入军队,他想自己干,无拘无束,来去自由,船小好调头,他们即可随时可以下山归隐。

但是共产党不同,他们纪律性强,井率虽然很敬佩田女这样的钢铁战士,但是内心始终觉得靠着那些苦哈哈的泥腿子,成不了大事。

四条说:“单丝不成线,单木不成林,你们这几十个人,眼下看着顺风顺水,但是时间久了,早晚会被鬼子剿灭。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队伍,他就像一把火,会让整个中国大地燃烧起来,把腐败的、枯死的的草木燃尽,来年春天,才会有勃勃生机!”

四条说:“国民党的军队虽然武器先进、军费充足,但是他是家天下,是为极少数人谋利,这样的政党他不会为普通百姓得不到百姓的拥护”

四条说:“老百姓是水,我们是鱼,不管是鲨鱼、鲤鱼,离开水什么鱼都无法存活......”

今天是陶平安和唐有田在沼泽外放哨。

自从知道这几个人来自国民党的军队,之前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消失了。

尽管有习富回家探望母亲和井率坦诚摘下面具的修复,尽管知道他们也都是普通士兵,和自己一样爱父母家人,可是和国民党军队战斗了那么多年,被他们清缴了那么多年,心底的伤痕很难瞬间弥合。

四条做他们思想工作时说过: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消除剂。

上次排班是和习富一班,习富情商高,特别会没话找话,四条这一班手下都很喜欢他。

陶平安的话本就不多,两人互相搭了几句茬儿,挺尴尬的。

空旷的杂树林里穿来踩断枯枝的声音,两人迅速隐身在树后,隔着面前的沼泽地观察着树林。

这一片儿既没有野果子,也没有蘑菇,而且横着沼泽地,本地人基本不会来,除非是来捡树枝回去烧火用。

来这的,只有老韩。

果然,十几分钟后,背着竹篓的老韩和一个中年人出现在两人视线里。

为了掩人耳目,老韩以挖蒲公英为借口,领着一名杂工一路挖到这里。

蒲公英,当地人都叫它黄地丁儿,它可是穷人眼里的宝贝。

穷得一天只吃一顿野菜包谷饭或野菜高粱米,还不能吃饱的百姓,有了病,尤其是孩子发热、长疮、伤口溃烂等等,就把蒲公英煮水喝,或捣碎敷在伤口上,很多时候,它真的能救命。

所以,百姓们见了蒲公英就会像宝贝一样挖回去,晒干留着救急。

老韩在那棵歪脖树树下拿铲子捣鼓了一会儿,又带着杂工一路低头找着蒲公英离去了。

井率交待过,只要是共产党那边的消息,都让四条的部下送回营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接过唐有田递来的蜡封竹管儿,四条认真地看了三遍:接蒲令,营救国、安、站、郑敏言!桥西。

全文大意是:接蒲公英指令,设法营救国民党安平站站长郑敏言!乔梁、安在西。

四条从担任游击队队长那天起,就经常听到蒲公英这个代号。

没人知道他的性别、年龄,但是他却是我党扎在国民党内部的一枚钢钉。

上级在向支队发出命令时,应该是带了蒲公英的名字,因此支队依样向团部和边区支委发出命令。

只要“蒲公英”这三个字在,大家都能掂量得出命令的份量,也就意味着,这么郑敏言必须要救出来。

知道自己的恩师万云本是井家大少爷,目前已经将井家庄收回着人看护。

他也得万云推荐到了重庆这个权利中心在军统站任职副站长。

张同无数次自问:自己这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吗?但是,自己的外貌确实和万云的胞弟井仲平有五六分相似。

除掉马镡,是在万云幕后操控下完成的。

他没觉得万云除了马镡有什么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他万云查到灭掉家族的人是谁又有报仇雪恨的能力却为了仕途平稳忍而不发,张同还真看不起他。

自己在万云眼里是小透明,而万云在自己眼里却是云遮雾罩,看不清、猜不透、读不懂。

他以为万云是井伯云的事情高层不知道,到了这边,有机会查阅万云档案后才明白,他化名万云的证明人,就是现在的蒋夫人及其胞姐。

可见万云的背景深厚,难怪他可以呼风唤雨,万事运筹帷幄。

收到消息,驻扎安平的日本人和伪军正在调查郑敏言,他立即密报万云。

万云让他通知郑敏言注意安全。

郑敏言立即对“好再来”酒楼做了整修。

之前在酒楼有一个出入的正门和两个供撤离的偏门。

现在,她又重金买下了隔壁的杂货铺。

在酒楼地下室挖了一条密道,通往杂货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