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被炸掉的人性

小红被女人的模样吓得差点失禁,她哆嗦着:“姐,姨,饶命啊!”

女人有气无力地说:“去茅厕,你要是拉屋里,他会打死你的。”

说着,她弯腰帮小红解绳子。

小红闻到了她身上浓浓的中药味。

“别跑,你跑不出去,他会打得更狠。”女人低声说。

“姨,救救我吧......”女人猛地用手捂住她的嘴,大声说:“快点儿,别磨蹭!”

随即,那个男人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赶紧做饭,我今天得去侦缉队一趟!”

他居然是侦缉队的,深深的绝望,袭上了小红的心头。

从茅厕回来后,手再次被捆在身后。

只是女人捆得没那么紧,让小红觉得还好受一点。

这个侦缉队的特务,为什么要把良家妇女卖进窑子里?看来他不是因为自己是游击队员才抓的自己......

涉世不深的小红,所能思考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无论如何,不能出卖橡树岭,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男人吃过早饭就走了。

男人走后,女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来给小红送饭。

“姨,求求你,放我走吧,我还有傻哥哥要我照顾呢。”小红哭泣着,哀求着。

女人哽咽着:“不是我不放你,我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放了你,我的孩子都得死啊!”

说着,她指指门口,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也是瘦得头大身子小,瑟缩着,呆看小红。

“你,你为啥不跑呢?”看着同样瘦得不成人样的两个孩子,小红问。

女人哭了:“跑哪儿去啊?孤儿寡母,我们到哪儿落脚呢?被他抓回来,就会被打得半年下不了地,孩子们更是要跟着挨打受罪......”

男孩子见母亲哭了,凑过来帮母亲抹眼泪。

小红猛然想到了落难被救的梨花和肖大爷老两口,她说:“姨,你只要放我走,我能把你们娘仨就出去!”

她笃定的口吻令女人一愣,看着小红不说话。

“你知道十步郎吗?他是我叔!”小红抓住女人的手:“你最多忍耐两三天,我一定带着我叔来救你!”

见女人半信半疑,她又说:“你看孩子这样子,你忍心吗?”

女人看看儿子,再看看女儿,决然地说:“儿子是他的亲骨肉,他暂时不能下手,你把我女儿带走!”

小红说完,井率立刻说:“平安,那个男人是侦缉队的,安全起见,你和习富先带小红和这孩子回去,我在这儿等他们!”

下午,所有人都回来了。

得知小红已经得救并回营地时,梨花高兴得哭了。

井率让如意带着梨花回去,他留下李鑫、唐有田:“晚上,咱们进院子看看!”

李鑫一直在观察19号院的情况,估计男人中午就回家了,因为知道天黑没见人进出。

猫在院子西墙柴火垛里的李鑫,却看见正房里亮着灯,还一直能听到女人和一个男孩子低低的哀鸣。

灯终于熄灭了。

唐有田走进小红说的关他的小屋,里面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子,两人都被绳子绑着。

井率和李鑫则进了正房。

喝得酩酊大醉的男人四仰八叉躺在床上,打着呼噜,嘴里还不时发出简短的咒骂声。

摸清院子里只有这三个人之后,井率把男人捆得像粽子一样。

男人终于醒了,醉眼迷离地看着井率,那张英俊的脸,那眼中的寒气,那一身黑衣......

于是,他陡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个男人,今早在家门口见过!

“我不让你当糊涂鬼,你昨天绑的女孩儿是我女儿。”井率坐在椅子上,看着男人笑。

唐有田把那两母子领进了这屋,女人鼻青脸肿,只是眼神呆滞,全无活人气。

男孩子露出的皮肤上都有伤痕,因为恐惧,他颤抖着想往母亲怀里钻。

井率的眉头皱起来了,小红不是说这个男孩子是这男人的亲骨肉吗?

井率本来还想听这男人说说来龙去脉,看见这母子的伤情,他改变主意了。

“你,收拾点想带走的东西,然后都去院子等着,我和他单独说几句话。”井率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个冰团子。

李鑫和唐有田知道他要干什么,就让帮女人简单收拾了点衣物,去了院子。

男人惊恐地盯着井率:“你别乱来,我是侦缉队的。”

“我杀的就是侦缉队的!”男人从井率眼睛里看见了死神。

他张嘴想喊。

院子里的人都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咕噜声,然后看见井率走出来:“走!”

男人捂着被豁开一个血口子的喉咙,极力想让血流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儿,当自家院门发出熟悉的“吱呀”声从外面关上后,他终于堕入了永远的黑暗......

“你叫什么名字?”唐有田摸着孩子的小脑袋问。

“冯小树。”孩子的声音很小,瑟缩着不敢看问话的人。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昨晚又挨了打,母子两个都显得步伐散乱,脚底无根。

井率心里着急:“有田,你背孩子。”

他也不和女人商量,背起女人大步流星往那片槐树林方向走。

离开安平城几里地后,井率和唐有田都汗流浃背地放下了背着的人。

他们在一个废弃的瓜棚里休息,女人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她叫刘娟,男人叫冯唐。

冯唐当兵走的时候儿子才一岁,他一走四年,一分钱没往家里寄过。

刘娟靠着给人浆洗勉强糊口,直到后来遇见了他,没他的帮助,她们母子早就饿死了。

可是四年前,那个男人留下一笔钱也走了。

那年,她发现自己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

实在撑不下去了,她腆着大肚子,领着儿子回了娘家。

可是,爹死了,娘跟着哥嫂一家逃难已经离家三四年了。

她只好又回到安平,谁知道,她以为早已经战死的冯唐,在她即将临盆前回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