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最后一课

冬季的最后一个月结束后,许镜台就将迎来第五学年的生活。

这不仅仅只是一次升学,更多的意味着,他在这里学习的安静生活,已经到了匆匆一半的时光。当然,这一年也是对每一位七楼子弟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他们将接触兵器,而不是拳脚功夫了。

对于每一位有江湖情节的少年来说,兵器永远是一个值得迷恋的存在。

哪怕现在是属于热武器的现代,修行者依然比起那些枪弹,更加信赖手中的武器和源自自己数年人器合一的体悟。

当然,如今也不是冷兵器称王的时候了,所以真正的近战兵器其实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造。其中最出色的,就是中国军方的各类机械兵器,在原有冷兵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提升,让其具有更多功能。

但同样的,它也舍弃了原本完善的铸造之路,缺失了赋予的力量。

这样的变化孰好孰坏,并没有盖棺定论的说法,但对于顶尖修行者和致力于成为那一小撮人的修行者来说,真正的兵器还得是那些铸造大师所赋予生命和灵魂的部分。

于是乎,选择了修行者的路,谁不想要一柄趁手的兵器呢?

许镜台忽然想到了那柄醉清风,修长的剑身带着灵动的美感,好像每一次挥动都会有风越过八千里,只为这一剑而来。

虽然许镜台收下了这柄剑,但也没有什么太趁手的样子。

所以今日,许镜台跟着充满期待的大家伙一起来到了陈列着满满少说过半百样式的武器库,每一种都有好几套,从刀枪剑戟,到矛斧钩镰...只有许镜台想不到的,就没有他看不到的。

“我滴个乖乖,咱心月楼还是大气的很啊。”一位同为第四学年的同窗惊呼道,显然也是没一次性见识过这么多的兵器。

胡大壮双臂环保,昂首挺胸的走到众人身前,转身面前他们嘚瑟道:“这就浅了吧,像这样的破铜烂铁,无非就是从模子里提炼,有什么好惊奇的。再说了,只是给你们练练手,找找感觉而已,又不是送给你们。”

“小子,有本事再说一遍?”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从胡大壮背后传来。

“我说,破铜烂...?石寒导师好!”转回来的胡大壮刚想显摆一下,却正好对上石寒那双寒气逼人的目光,一位宗师冷不丁出现在面前,胡大壮没被吓摊心理素质已经过硬了。

呃,不对,是两位宗师才是。

李渊和石寒导师同时出现在第四学年的众人面前。

“李渊导师也好!”孙士函赶忙帮胡大壮找补,生怕这个缺心眼的大老粗被李渊导师记上一笔,到时候有他受的。

可李渊显得比以往温和的多,竟是没有追究什么。

换作以前,把胡大壮吊起来一下午也都是正常。连许镜台都没逃过此等酷刑,原因是因为和老韩讨论问题太深入,耽误了课程,最后还是老韩亲自出面李渊才退步的。后来有人问及此事,说一向管教严厉的李渊也会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可李渊很诚实,直言:确实打不过,不然吊在木桩上的还得有个道貌岸然的家伙。

许镜台看到两人同时出现,就明白只怕是夫子争堂上的恩怨落幕,就意味着新的篇章即将起航,而这二位大概是留不到今春佳节了。

李渊跨步而立,凝重且认真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他亲手教出来的学生,用欣慰的语气道:“你们不是我教过的,最好的一届;但也不是最差的一届;哪怕被人碾压,你们也都站到了最后,这很好,但不够狠。”

“对你们自己也好,对敌人也好,要狠!这是你们未来卷入现世江湖必须明白的道理,不明白就会付出代价,而犹豫就会败北。”

沉重的音节敲击响落在每个人心底,渐渐引动涟漪,但也仅仅只是涟漪。

而李渊也不指望一番话就能让这群还只是为学业奔波的孩子,一瞬间明白修行者的道阻且长,即使优秀如许镜台。可他要他们记住,有些话,等你想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得到了教训。

纵使是血的教训!

“这将会是我教导你们的,最后一课!兵者,诡道也;器者,唯心不论。最好的兵器,不是最好的道,你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兵器的方向。当你手握兵器,你不怯,兵不怯,你强才是兵强。永远不要在提升自己和提升武器之间迷失,因为武器本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和道路的一部分。”

李渊很诚恳的发自内心的表述,让所有人都心有所悟,而他接下来的话更让石寒都由衷佩服:“可惜你们的导师,我李渊不善兵,所以我只有一双拳头和打熬的身体,这一样能让我走动今天还能看到前进的方向,所以我请你们,不要灰心和沮丧,在你找不到合适的兵器之前,你一样可以相信你自己,哪怕你只有你自己!”

没有谁能想到,一位导师,居然面对着一群不是弟子的学生,将自己的理念最真诚的表述出来,近乎传道!

所以石寒惊讶,也的确做不到李渊这样豁达。

言尽于此,此后这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学生都将沿着不确切的道路走下去,而他们大多数人的路,就是从今日开始的。

当所有人奔赴武器库,独留下胡大壮,孙士函和许镜台三人。

孙士函有些犹豫,他不像胡大壮那般出身世家子弟,这些...一般的武器确实不如他眼,可对于孙士函来说,已经很好了,至少也是出自名家之手,虽然是批量的。

可许镜台也没动,孙士函多少有些踌躇。

“去吧,我大概还要再想想。”许镜台扭头对孙士函说道。

他这才直奔枪列而去,那边名列少说几十杆做工精良的枪。而这也是跟着喻馨止的好处,很多喻馨止用不到的资源,那些寒门往往会因此多一些资源,像孙士函其实就早早的确定了自己的心之所属,那就是枪!

胡大壮看着孙士函脱了缰绳一般的欢快,忍不住嘲笑道:“许哥你瞧他那样。”

许镜台淡然一笑,不做理会,倒是注意到李渊导师正朝自己走来。而胡大壮那是溜的比孙士函还快,远远留下一句:“李渊导师,我这就走,绝对不打扰您。”

看样子,是生怕李渊还记着刚刚的事。

“怎么不去看看?”李渊问道。

许镜台也是很诚实,直说想用剑,但是没想好。

这时候两方都沉默了,一个是三等宗师,怎么说也是现实江湖中一等一的存在了,而另一位不过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可这位宗师竟是不好去多说什么。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弟子,也不可能是自己的弟子。

但作为老师,他还是想说几句:“许镜台,你用的太少,所以才会觉得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可这并不是行不通的,因为你也还没有被逼到那个份上。”

“...”

许镜台哑口无言,姑且就当作李渊是对的吧。

“来,你我比划一场。”李渊从剑架上拿下一柄铁剑,一柄木剑。却是把铁剑扔给了许镜台,自己只留下一柄木剑。

而且持剑的模样,好像也挺熟练,可见没少偷练的。这是不是也说明了,这位导师本来也是想成为剑道宗师的呢?

许镜台反手倒转剑柄,持剑相对。

铁剑对木剑,怎么看都是怎么赢。可许镜台却清楚,哪怕李渊用同阶的力量对付自己,技巧的巅峰也足以弥补很多缺陷了。哪怕在剑道上,李渊没什么领悟,可剑技和武技说到底还是有想通之处。

“您小心了。”许镜台出言提醒,却是一步侧跨,已经是双手持剑提剑杀出。

李渊会心一笑,你小子还提醒我?还是关心关心你自己吧,要是这么漫不经心下去,到时候连那小妮子都打不过,就够丢人了。

木剑轻压封住许镜台剑路,凭借更出色的肌肉控制,竟是压迫的许镜台抬到半路的铁剑回也不是,继续提也不是,真是难受至极。这也就是老武师的经验了,走过的桥比吃的盐还多,挨过的打比想的还狠。

许镜台索性右手持剑,旋身避开木剑压来的走势。

右剑在李渊的提防下没能占据先机,只能说第一次碰撞不分上下。

“你小子小心了。”李渊还给许镜台一句,只见一道残影留在原地,许镜台转瞬间就失去了李渊的踪迹,再出现时已经是让许镜台汗毛直立的地方,木剑距离自己的咽喉只差半米的距离。

后撤,下压,翻剑挡在木剑剑锋与喉咙之间,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连许镜台自己也没能想到,原来这种顺畅的感觉,竟是如此美妙。

用江湖记事的俗语来说,这就是通透。

一击不成,李渊右脚脚掌抬起,脚尖拧转发力,竟是旋了一圈;本该是木剑锋锐不足的缺陷,在此刻却是给许镜台带来了莫大的压力,持剑的双臂都隐隐的颤抖。

可旋劲有穷时,在力量微滞的瞬间,许镜台顿住脚步,硬是顶着木剑传来的压力,震开一瞬的同时,抽剑反击,站在木剑的剑身之上。震动带来的冲击,差点让许镜台脱剑而出,但饶是如此,许镜台依然没有斩断木剑。

这是为什么?

不等得到答案,许镜台忽然瞥到一记手刀从侧方袭来,那一刻避无可避的瞬间,许镜台竟是学着刚刚李渊的旋身发力的技巧,可惜学的粗糙,发力点都摇摇晃晃的,但是以铁剑的重量,这一晃竟是带着许镜台堪堪让过这一记狠辣的手刀。

而许镜台再次晃到另一边,挥剑反击时,有半截木剑,飞落到一边。

李渊收剑站立,这是他教导许镜台的最后一课,也是最不用心的一课,因为他选择了用剑去指导,根本不够合格,连石寒都看不下去。

可最后的手刀,和许镜台的反击,都是预料之外。

结果说明了一切。

“现在你觉得怎么样?能相信你手中的剑了吗?”

许镜台沉默看了眼手里的剑,忽然想起那篇《现世江湖趣谈》中有关中华文化革新后,对某个人的评述:风流浪子,自私小人,谋江湖奇事而不为大义,故手中剑只为修身,只得其身。是为人绝者也。

“某个人曾经用剑讲不明白的道理,我想去讲。”

“不是为了某个人?”李渊反问。

许镜台笑了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在做我可以也想做的事,而我选择用手中的剑。”

“行。”李渊不再言语,深深望了一眼带过的最后一届最出色的学生,还有这还好的新时代子弟,他们会成为未来的一份子。

“一路顺风,老师。”许镜台躬身敬送。

……

在下山的路上,石寒有些担忧的向着山上望去,忧心忡忡道:“你这样是不是越矩了,那位的脾气,按理说你教的过火了。”

李渊一脸淡然,反问石寒:“那你觉得如何呢?他又不是小心眼的人。再说了,他为什么把许镜台送到那韩山迟身边?不就是为了天地人三绝之中的人绝剑吗?存世当中,得人绝剑者,只有此人。”

“可他枪术这么高,为什么要许镜台去学剑?”石寒不理解,近路不走,走一个看不到前路的道,太难了。

人绝剑自古,也只有至圣先师给出了一个理念,而亚圣做到了实践,在之后,其实很少有人能悟到这一层,千古难得韩山迟,也不是一句空话。

“再高能超过他吗?不能吧,可韩山迟不行了,释怀还是不释怀,这辈子也都止步于此。”李渊叹息,韩山迟啊,曾经多么响亮的名字。

石寒怔怔的看着李渊的后背,差了数米才跟上。

大丈夫应该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志,这些许镜台都没有,可巧了的是,韩山迟也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