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千古绝对

多少年来不见的黄级评级,今天竟然出现了,而这个人还是最近名震尚京城文坛的李太平!

来此处看榜的多为年轻学子,看到榜单不免议论纷纷。

“这李太平我曾在教坊司见过,确实是才华横溢,不像那弄虚作假之人,会不会是搞错了?”

“怎么会?国子监的上官砚博士亲口所说,那还有假?我看呐,保不齐他那首赠美人也是抄来的!”

“亏我先前还是他的拥趸,太令我失望了!”

众学子人多口杂,只有少数还是相信李太平没有抄袭,只不过都被其他人怼的不敢说话。

上官砚一身整洁的青衣坐在一把太师椅上,面色从容,头发整齐的梳成发髻,虽已年过半百,可须发乌黑油亮,没有一丝苍白。

今日上官砚的任务不只是张贴评级榜单,而且带领着一帮国子监的学子在内城门下摆开阵势,写下十一副上联高高挂起,供人品对。

每有对出一联者,会得到上官砚亲手所作字画一幅。

而压轴的那副对联正是李太平所出的五行联!

从早上到现在也只有五人尝试,并对出三联,而那幅五行对更是没人敢尝试。

李太平随着吴良来到内城门口,这老小子用我的上联当做自己的,还在这摆擂台?真是恬不知耻!

“喂!老匹夫,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学小孩抄作业!?”李太平对着人群内层的上官砚高声喊道。

上官砚听到明显一愣,身旁的杜仲附在老师耳边轻声说道:“这人便是李太平!”

上官砚微微一笑,起身站起:“原来是抄袭的黄口小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劝你早日迷途知返,走上正道才是!”

一番说教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众人对着李太平指指点点。

人群自动让出一条通道,李太平走到跟前:“你沽名钓誉我能理解,可侮辱小爷又是什么意思?小爷我人是黄了点,可评级不能黄!”

上官砚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翻来中间一页,指着其中一行说道:“这罗衍先生的五行对乃是老夫八年前有感而发所创作,本不想过分张扬,只与身边三人分享,却意外传到你耳中,用此对来考究老夫,真是可笑可笑!”

李太平从他手中接过笔记,只见书页老旧,多处已然磨损,看着似乎真的有些年头,中间一行赫然记录的就是这副“烟锁池塘柳”!

怪不得众人信他,原来这老匹夫做旧的本事也是一流。

可这笔记稍微凑近,字迹上却散发着淡淡的桃花香气冲入鼻腔。

李太平拿给吴良,问道:“这上面是什么味道?怎么一股胭脂水粉的香味?”

吴良一闻,大声说道:“你这土鳖,这玩意叫桃花墨,前年刚出的,十分受欢迎,我家铺子里用的就是这个玩意!”

旁边的一名青年听到,恍然大悟:“对呀,桃花墨是两年前才面世,上官博士的笔记是八年前所写,时间对不上啊!”

顿时周围人炸开了锅,如此低劣的把戏竟然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上官砚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大家安静,我这笔记常年与其他书本放置在一起,免不了沾染墨香,不足为奇!”虽然嘴硬,可心底却暗暗叫糟,怪自己疏忽了。

准备了这么久却被人拿到手上就识破了,太失败了!

“你说你只给三个人看过,那三个人在哪里?让他们出来作证!”人群中有人喊道。

“对!叫他们出来!”

上官砚见事态已经失控,连忙找理由道:“能看到老夫笔记的自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他们三人中已有两人作古,一人远在青州,所以……”

得,来了一招死无对证!

这时杜仲站了出来,扯着嗓门大声说道:“我的老师绝不是那种人!这李太平说这五行对是他所出,就让他对出下联!”

“凭什么?我对出下联再让你去抄?”李太平白眼道。

“你对不出就是抄袭,上官老师的证据被你们污蔑是假的,那请你也拿出证据!”杜仲强行要把李太平也拖下水。

如果今天李太平也对不出这五行联,以后别人说起来,这件事最多也就是疑案,他老师日后还有的混。

“不公平,这五行对能写出便是千古奇才,要求对出下联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有人为李太平打抱不平道。

见自己的要求有了效果,杜仲也不含糊:“那就是没证据喽?上官老师的解释尚且有理,这李太平空口白话,你们竟然还信他?”

确实,即使上官砚的理由这么牵强,可依旧有可能是真的,可谁又能证明李太平的话不是假的呢?

众人安静下来,都看向李太平。

上官砚见局势稍微扭转,满意的拍了拍杜仲的肩膀,这小子也算能胡搅蛮缠。

“这五行对常人当然对不出来,可万一我真对出来怎么办?”李太平淡然道。

听李太平好像不太确定,上官砚顿时

放心了许多。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对出下联,老夫从此辞去国子监博士官职,再对你行拜师大礼!”上官砚自信道,更拿出了自己的前程做担保。

这老匹夫果然上头了,李太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今天不把你这只鸡杀了,天底下的猴还真当我李太平是软柿子,谁想抄谁抄!

“恐怕这五行对的归属要成百年悬案了……”

“不可能对出的,天府书院的大儒都对不出,更别说别人了!”

众人越是打退堂鼓,上官砚就越得意,看来这一招移花接木,让自己也能在大盛文坛留名了!

这时李太平转头看着吴良,问道:“想不想名留青史?”

吴良有些木然:“我?想啊。”

李太平忽然增大音量:“大声点,我听不见!”

“想!我想名垂青史!”吴良一嗓子喊出,整条街都听得见。

李太平袖袍一挥:“拿笔来!”

众人皆惊,不会吧?!

上官砚更是身躯一颤,险些站不稳。

只见李太平接过狼毫,伏在吴良身上,在其背后写下五个大字:

桃燃锦江堤!

这一下联工整对仗,更是与上联烟锁池塘柳一样,偏旁部首由五行组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