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家财万贯

长孙无忌是极聪明的人,见今日尉迟父子一系列反常的举动,感觉有点儿不妙,马上认赌服输答应赔钱了事。

没想到尉迟宝琳却不依不饶说长孙无忌赔了九千贯钱还是不行。

众人都有些愕然的望向尉迟宝琳,长孙无忌今天表现的已经很大度了,当着这么多人认输,重要的并不是钱,而是面子。尉迟宝琳还在钱的问题上纠缠,真是个财迷。

“陛下,先前讲我要是解决了能够持续向高处提水的问题,长孙丞相还给我一千贯钱呢。”现在的尉迟宝琳急需要钱。

“我会一并给你的。”长孙无忌无奈的说道,前几天尉迟宝琳已经将压水机送到了宫中,经过验证,提水效率很高,朝廷正组织人大力推广,长孙无忌以为尉迟宝琳忘了打赌之事,没想到今天被一并提出来了。长孙无忌也不明白那天为什么脑子一热非要跟尉迟宝琳打赌,现在不但输了钱,还丢了人。

“现在我们尉迟家也有万贯家财了。”尉迟恭及时出来补刀。

长孙无忌恶狠狠的瞪了尉迟恭一眼,心想:“在场的人谁没有个几万贯的资产,怎么就你尉迟家穷了?合着尉迟家致富全靠从我身上割肉?”

“尉迟宝琳还是挺聪明的,不但识字多,这字也写得很好,而且呈上的这篇文章也是篇少有的佳作,不知是何人所写。”皇帝李世民急忙转移话题,为自己的大舅哥化解尴尬。

“文章是我写的,只是为了习字方便。”尉迟宝琳,毫不脸红地将《千字文》的版权收归了自己。

“尉迟宝琳,按照约定你这个太子伴读也该上任了吧。”李世民很高兴,尉迟宝琳越有才华将来越能给太子更大的帮助。

在场的大臣们此时对尉迟恭十分羡慕,人家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子伴读,以后改朝换代,尉迟家仍然能兴旺发达下去。

“陛下,现在我已投身军中,想要在军中历练一番,经过几次战事,长了些见识,才能对太子有更大的帮助。”尉迟宝琳赶紧找借口,去太子身边的事能拖一时是一时。

“好,就依你所言。”李世民也不是想让尉迟宝琳去伺候太子,而是将尉迟宝琳作为后备人才培养,尉迟宝琳愿意去战场,那更是好事。在大唐还真没有纯的文人当上高官,即便是丞相长孙无忌也经历过战阵无数。

“陛下,我还有一个请求,先前进献给陛下的压水机,机头全是铜的,价格太贵,我准备在我家庄园里建一座炼铁厂,炼出铁来制作压水机的机头和一些家具,望陛下恩准。”尉迟宝琳也明白,一座炼铁厂的建设是不用向皇帝请示的,但以后炼铁厂规模大了,就有可能有人会因此感到不安,最好能让皇帝站出来为自己的生产基地背书。

“多生产些铁器是利国利民之事,尉迟宝琳你用心去干,干好了,朕是不吝赏赐的。”李世民认为干事情能获得的最大好处就是他的欣赏,还特意鼓励了尉迟宝琳一下。

“谨记陛下教诲。”尉迟宝琳十分真诚地向李世民表示了感谢。他准备回去就把李世民这几句话写下来,做成牌匾,挂到庄园之内,以后到庄园找麻烦,就让他看牌匾。

尉迟宝琳和尉迟恭父子二人兴高采烈的走出了皇宫。

“长孙无忌这个老贼也有今天。”尉迟恭对着天空放声大笑。

“长孙丞相也是一时失查。”通过今天的事,尉迟宝琳还真体会了什么是丞相肚里能撑船。倒不是他觉得长孙无忌有多大方,而是长孙无忌发现情况不对,及时止损,改变策略的决断让尉迟宝琳十分佩服。

“长孙无忌虽然厉害,但今天我们是凭本事赢的,年轻一代中没有人露过这样的脸。”尉迟恭得意地说道。

“实际上识几个字算不了什么,大唐年青才俊多的是。”尉迟宝琳说的是实话,到他这么大年纪识几个字确实不是多值得骄傲的事,而且他还怕尉迟恭感觉自家儿子出息大了,弄出什么新目标来。

“宝琳,今后你准备干什么,是准备跟着太子当文官,还是跟着程老匹夫学去当武将?”果然尉迟恭对尉迟宝琳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要是说想当个富家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您老不会生气吧?”尉迟宝琳心中很是忐忑。

“天下已定,安心过日子也不错,现在咱们有钱了,先给你张罗个媳妇如何?”尉迟恭竟然没有反对尉迟宝琳躺平的想法。这可能与尉迟宝琳先前的废柴表现有关,尉迟恭的底线没准就是想让他不败家安稳过日子。

“找媳妇的事还不急,这笔钱我想用在建炼铁厂上,您不会担心我把钱全都赔光了吧?”尉迟宝琳觉得自己的年龄怎么也不到说媳妇的时候。

“赔就赔了,反正也是白来的。”尉迟恭倒也大度,他还沉浸在尉迟宝琳为他争了脸面的喜悦之中,钱不钱的都算不了个事。

尉迟宝琳得到了尉迟恭的允许,马上直奔自家的庄园,这次他要大干一场。

“公子,人都到齐了,您有什么吩咐?”老管家尉迟富永远都是尉迟宝琳最得利的助手,在尉迟宝琳进皇宫之时,他已经过来进行准备了。

“这是我画的规划图,在庄园靠近河流的地方要平整出大片的土地,用来建造厂房,这片地区将来要成为各种新产品的生产基地。”尉迟宝琳展开连夜画出来的图纸,向尉迟富介绍着。虽然尉迟宝琳讲的一些名词尉迟富等人不能完全理解,却也大致明白了尉迟宝琳的意思。

随着声声的吆喝,尉迟家的家仆活动了起来,尉迟宝琳大建设的宏图描绘下了第一笔。

“公子,我和徒弟打了一夜的铁,终于制造成了一把铁锹。”铁匠铺的师傅献宝一样地送来了一把铁铲子。

尉迟宝琳接过铁铲子,在手中挥舞了两下,呼呼带风。劈、砍、锯、刨都没有问题,经过铁匠的千锤百炼,铲子用的钢的质量果然提高了很多。

“干的不错,照这个样子三天之内先生产一千把。”现在尉迟宝琳财大气粗。

“公子,生产一千把恐怕不行,我和徒弟敲打了一夜才得到了这么一块能用的钢,要在三天之内生产一千把,我们没那么多人力。”铁匠师傅吓了一跳,为了讨好尉迟宝琳他们师徒一夜未睡,如果制造一千把,非把他们师徒累死不可。

“我给你们想个办法,不用人力也可以把钢铁千锤百炼。”一切都在尉迟宝琳的计划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