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朝堂之上

收下魏延,刘涛心理的石头落下。

但想到后面的黄忠,又紧张起来。

看着黄忠,刘涛心理略一思索就有了注意。

“黄都伯。”

黄忠闻言拱手道,“将军。”

刘涛点头,随后道,“本将就任荡寇将军,正是征讨四方贼寇之时,深感手下人才不济。”

“黄都伯既然为我军中将士,本将有意将汝及其手下士卒调到麾下,不知黄都伯可愿否?”

刘涛说完,黄忠陷入沉思。

本质上,黄忠是那种追求安稳的人,而且家中情况,也牵扯太多心神。

但现在这个世道,他也看出来了,太平道起事只是个开始。

朝廷若是能够扑灭蛾贼最好,但如今这翻放权于地方豪绅,岂不是拆东墙补西墙,按下葫芦浮起瓢,将来肯定不会太平。

而且,自己在襄阳本身就受到排挤,生活上...唉。

想到这里,黄忠蜡黄的面容有些颓废。

不过转瞬间,就抬起头来,“末将愿听从调遣。”

刘涛说完就时刻注意这黄忠,看到他眼神里一瞬间的颓废,心理有些担心,但听到黄忠如此说活来,却是如同掉进了蜜罐,甜蜜幸福。

将黄忠调到麾下,那还不是进了自己的五指山?

刘涛绝对有信心,收服这员虎将。

“如此,甚好,甚好。”

刘涛笑着,随后面色严肃,“任命黄忠为都尉。”

从都伯到都尉,可是连升三级啊。

这些年黄忠一直被压制,虽然手下已经达到了营的规模,但官职就是升不上去。

若是黄忠会打点,说不定早就升任军侯了,甚至屯长也未必不可。

现在,一连升到都尉,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黄忠就是黄忠,心里有自己的坚持。

“末将,领命。”

多年来的心愿竟然在此达成,黄忠除了感激还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见黄忠魏延二人都被纳入麾下,刘涛欣喜,对着众人吩咐摆宴,庆祝胜利。

是夜,就在这育阳城中,众人畅饮。

第二天,刘涛写好战报,派人快马报于洛阳。

现在,尝到甜头的刘涛也知道,每一场胜利,都是巨大的政治资本。

同时,刘涛也不忘派人前往襄阳,以荡寇将军的身份接管育阳城中粮草,同时告诉一声,将亚运粮草的队伍征用。

当然,这只是告诉。

随后的几天,大军就在育阳驻扎下。

因为没有参与战事,队伍建制完整,刘涛便有进军宛城的心思。

那里,才是南阳的主战场。

想到接下来肯定要面对黄巾军的主力,刘涛便趁此时间,继续加强队伍的训练。

黄忠和魏延来到刘涛麾下后,几天的时间,就已经融入其中。

黄忠直接接管了弓兵的训练,一千多人在黄忠的调教下越来越有精兵的架势。

至于魏延,到任第一天后,就将骑兵里的几个刺透全部给收拾了。

军营里就服有本事的人,魏延用自己的强大征服了骑兵的心。

有了魏延这员骑将的统领,也让骑兵的总体实力迈上一个台阶。

两人虽然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但对于刘涛传授下来的‘军姿’锻炼法,同样充满兴趣。

尤其是那些弓兵,经过军训后更加容易成为精锐。

这也是两人惊奇的地方。

谁能想到这样简单的站立竟然有如此成效,而且军训下来,不仅分得清楚左右,还能令行禁止,这简直就是精锐培训器。

黄忠甚至想到,以后这样的军队越来越多是,战场上爆发的战力绝对是可怕的。

刘涛这几天也没有闲着。

首先,自己一战等级在此提升,身体得到了增强。

其次,这次缴获的东西太多了。

黄巾军来的快,又在城里面搜刮了一番,最后全都便宜了刘涛。

这番算下来,单单钱财就有一千万五铢钱,黄金珠宝字画古董什么的,还没有具体计算。

至于粮草,各地上缴的赋税都在这里,仓库里清点出来的,就有二十万石,至于黄巾抢来的也有数万石。

这一次,可真是解决了粮食危机啊。

有了粮食,自然要招兵了。

买对黄巾军,单单靠精锐还是不足,数量上的差距能够弥补就尽量弥补。

于是,刘涛安排李进和赵慈运送部分粮草回新野后,就在流民中招兵。

待遇和之前的一样,先期招满五千人,留下两千由林海负责,剩下的全部带到育阳。

至于育阳这里,刘涛也竖起招兵的旗帜,待遇也宣布出去。

不少人为了那两斗粟米,老远的赶来当兵,甚至有些黄巾俘虏知道这个政策后,也动摇起来,想要加入其中。

这些人,起来反抗本身就是为了一口饭。

一口自己吃饱,家人吃饱的饭。

对于这些人,刘涛也不是照单全收。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事,刘涛还是清楚的。

那些没有为非作恶的人,才是刘涛招兵的对象。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加上新野的新兵,本地的招兵,此时育阳城外军营之中已经由两万余人。

每天,在升职的老兵带领下,站着军姿,喊着号子,走着队列。

黄忠的预言得到了证实。

看着一天一个样的军队,心中对于刘涛更是敬佩。

当然,这些都是在钱粮充足的基础上。

育阳城不断练兵,宛城却是烽火一片。

褚贡站在太守府中,周围都事黄巾军。

“蛾贼,汝等不得好死。”

言罢,挥剑自刎。

人群中,张曼成冷哼一声,对着身边的孙夏说道,“把头颅砍下来,挂在城头上。”

“这天下,该换个颜色了。”

......

洛阳,一骑快马从打开的门缝里钻进去。

马上的骑士面色严峻,背后插着紧急军情的棋子,在洛阳的马路上得得得的跑着。

两边的居民对此早就习惯了。

自从蛾贼起事,这样的情况就屡见不鲜。

对于关东的战事,人们也变得麻木起来。

无非就是今天哪哪被攻破了,明天哪哪被打破了。

总之,都是坏消息。

“不知道这次是哪里!”

有人说出众人的心声,随后继续生计。

洛阳皇宫,崇德殿!

砰!

一卷书简从龙椅上飞下来,砸在地上散乱一地。

下方,两侧大臣都低下头,噤若寒蝉,生怕惹怒了头顶上的那位。

虽然这位平常都是混迹在后宫里,但架不住地位高啊。

整个大汉都是人家的,人家说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大将军何进,司空袁逢各自沉默。

面对如今局势,他们说再多也没用。

一切,都要看前方的将士!

“废物,饭桶!”

“饭桶!”

“皇甫嵩朱隽被围在长舌,卢植在冀州寸步难行!”

“这是如何保证剿灭蛾贼的?每天大把的钱粮撒出去,到最后就是这个局面?”

“看看,看看,兖州,扬州,青州……”

不过二十七岁的汉灵帝,因为纵欲过度,脸上有些苍白,一番剧烈动作后,胸口发闷,有些喘不上气来。

旁边面白无须的张让赶紧跑到跟前,用手顺着后背。

呼呼呼

灵帝喘口气,再次平复下来,随后就准备继续责问。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从殿外走进来,低头垂目,双手举着一卷竹简,快步来到殿中。

张让快步跑下来,接过竹简,迅速递到灵帝手中。

灵帝看着卷起来的竹简有些畏惧。

“让父,你来说!”

灵帝一挥手,张让看了下朝臣,拿过竹简缓缓打开。

瞬间,脸色大变。

张让感觉呼吸有些困难,艰难的看了眼灵帝。

“陛下!”

“又是什么糟糕消息?快说!”

张让咽下口水,随后说道。

“陛下,宛城,被蛾贼攻破了!”

安静,整个大殿一片安静。

宛城,南阳郡府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之地。

宛城被蛾贼占据了,那南阳还能守住?

而蛾贼占据南阳后,向南可以攻伐荆楚,获得荆楚钱粮;向西沿着汉水而上进入汉中,向东,山地有很多罅漏的地方,只要轻松经营就可以直接进入中原腹地;而通过西北的广成关就可以剑指关中,威胁洛阳!

这才是最重要的。

汉灵帝面色苍白,大殿里落针可闻。

“废物,废物!”

“荆州牧废物,南阳郡也是废物,废物!”

咳咳

灵帝激动下,身体再次咳嗽起来。

旁边的张让又是一顿安顺。

“荆州牧徐璆,剿贼无力,致使境内蛾贼四起,宛城沦陷。罢黜官职,回京受审!”

“司空,尽快安排人手,主持荆州事宜。”

袁逢出列称是。

汉灵帝有扫过群臣,最后看着大将军何进。

“大将军,你说!”

下方何进低头走到中间,行礼说道,“陛下,南阳沦陷,事关重大,可派人加强广成关守卫。同时,催促荆州牧尽快剿灭蛾贼,克复南阳!”

灵帝看着何进,沉默不语。

何进也是浑身不自在,自己这个大将军有些水份,此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一旁的张让突然走到灵帝跟前,小声说道。

“当真?”

“快,快快说来!”

灵帝听着,最后都喊了出来。

这时,张让回头向郭胜点头,郭胜立刻拿着一份竹简走出来,恭敬喊道,“陛下,新野太守,荡寇将军送来战报,言已经消灭新野、育阳地区蛾贼,剿灭蛾贼十万余,俘虏三万人,另外砍杀抓捕蛾贼大小头目三十余人,渠帅一人,乃是赵弘!”

“哈哈哈,好,好,好!”

灵帝听到这里,立刻开心的站起来,走到龙椅下,亲自拿起竹简看了起来。

“可知这赵弘何人?”

看完后灵帝问道。

一旁张让做过功课立刻回答,“陛下,此人买蛾贼神上使张曼成手下大将,手下精兵数万,实力不俗!”

“好,好!这个刘涛果然了得。前次发现太平道图谋不轨,现在又立下大功,当赏,重赏!”

灵帝有了又停,停了又走,最后一拍手说道,“有了!”

“南阳郡守殉国,就让他当南阳郡守,克期剿灭蛾贼,收复宛城!”

灵帝刚刚说完,群臣一阵议论声。

“陛下,刘涛不过十八小儿,……”

一人出列回话,然而还不等话音落下,碰的一声就被竹简砸到头上。

“小儿?小儿都能为朕分忧,你们呢?废物,废物!”

“来人,把他拉倒南阳去,告诉刘涛,就让他给朕当前锋,若能给朕杀一个蛾贼,就算你是忠臣!”

灵帝说着,就挥手,很快有殿前侍卫将瘫在地上的大臣拖出去。

这一下,原先想要反对的立刻没了声音。

“就这么定了!”

“让父,拟旨,退朝!”

“退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