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投石机模型

当顾易再次见到盘时,只见一群埋头大嚼的匠人中,少年正捧着半勺麦饭,吃得正香。

顾易过来之前,由于已经过了朝食的时间,当日只剩一顿补食。

毕竟如今除了皇帝和诸侯,其他人可都是一日两餐。

在同进补食之时,顾易与朱佑还分享一勺肉羹。

就是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邦老爹做成的那种东西。

若不是昆阳围城解除了,军中想要弄到肉羹,可不是容易的事。

肉羹的原料,还是从城外莽军大营中收集到的。

就算是这样,肉羹也只有到了什长这个级别的军官,才能分到一点。

士卒们只能吃点麦饭配酱,不过比起昔日围城之时,每日一餐的惨状,小卒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无论在哪个时空,等级永远是存在的。

这群匠人也许是饿得久了,只顾着将食物往嘴里扒填,竟然无人发现走过来的顾易。

直到少年将麦饭吃得一粒不剩,顾易才招呼道:“盘,汝且过来,吾有一事需汝相助。”

看着灰白麻布上的怪异图样,又查看了一番顾易准备好的软木,少年肃颜道:“谷公尽可安心,此物两日可成。”

顾易这才放下心来,先前一时间找不到承载图样的材料,自己只能使用浅色麻布。

虽然有精确清晰的,关于游标卡尺的记忆,顾易也只能尽量将图样放大,以便少年能够清楚每个部件的样式。

两天之后,在顾易的指导,以及不断纠正下,一把游标卡尺的软木模型成功现世。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参照模型,让金工将半截残刃熔炼,锻造出足够强度的精铁零件,最后组合完工。

在顾易打造测量工具的同时,朱佑也关注着这边的进度。

传言因大败莽军,主将王凤要庆贺数日,城中诸将更是宴饮不断,朱佑推测偏将军短时间内是无法回营的。

朱佑带回的这群匠人中,果然有金工匠人,从熔炼到锻造完成,也只费了两日工夫,期间花费工夫最多的,竟是尺度标记的步骤。

自始皇帝统一度量衡后,汉承秦制,长度从大到小的单位,依次为引、丈、尺、寸、分。一引十丈,一丈十尺,以此类推。

打造出的游标卡尺,若是采用顾易记忆中的现代长度单位,势必会在后续的使用中,严重影响工匠的操作。

因此顾易经过考虑,游标码尺上的尺度标记,还是使用汉代的标准单位。

成功制作出测量工具后,朱佑闻讯而来,败兴而去,他对这把怪尺完全不感兴趣。

只是确认了这玩意,并不是顾易打算献给将军的东西。

在顾易详细解释和操作下,最为兴奋的是盘。

少年看到这种新式测量工具的用途,就在于对打造结构精密的器械,将起到的巨大作用。

以往精密器械的打造,都是依靠工匠自身的天赋,不具备可传授性。

有了游标卡尺,这种个人天赋的限制,将大大减少。

而顾易更看重的是,由此带来的进一步变革:器械零件的标准化。

只要这种精细程度更高的标准卡尺,能够得到推广应用。

由不同工匠打造的同一种器械部件,实现直接替换的可能性,将极大提高。

这种变革将直接提高大型器械的使用寿命和修理速度,这对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将产生极大的助力。

如果再加上配重式投石机所减少的操作人力,将大大降低攻城难度。

最后一步就是打造配重式投石机的模型了,顾易越来越满意,融合时空残骸后,给自己带来的超乎想象的清晰化记忆。

比如关于配重式投石机,每一个部件的相应尺寸,整座机械的结构,这些东西在自己的记忆里,就好像一个可以反复拆解组合的三维模型般细致。

包括投石机射程与弹丸配重的计算办法,也是清清楚楚,这对一个文科类学生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投石机模型的制造,在还未完全融合原身谷一的记忆之前,顾易的实际动手能力仍然不足。

只能继续指导盘进行实际操作,因为先前游标卡尺的成功意义,少年已经彻底拜服。

顾易这次是选择在木板上,使用自制的炭笔,画出了投石机结构和各部件的三视图和平面图,相比游标卡尺的图样更为细致。

在少年看来,画出这种图样的技艺应该属于那种,就算是自己拜师入门后,也不可能得到传授的秘技。

而顾易却轻而易举的传给了自己,少年在惊喜万分之余,也在忐忑不安,自己何德何能,居然得此机遇。

有了游标卡尺的协助,投石机模型的制作速度大大加快。

配重式投石机,提前了一千多年出现在这个时代,顾易不知道这将会对后世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

当朱佑得到顾易完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看着不足五尺高的投石机模型,总算没有露出先前查看游标卡尺那般懵懂模样。

从大致外形上看,朱佑能看出这东西应该是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新式投石机,只不过其功效如何,还需实测一番。

出于保密的考虑,朱佑起初并不想将投石机模型弄到营外测试。

顾易大致估算了一下这座营地的不规则范围,从中央位置到最远的营门,距离大概有五十丈左右,应该足以测试射程了。

真的要在营地中进行可能涉及如此大范围的器械测试,朱佑区区一个什长,显然不敢擅自做主。

而他又不想将可能的功劳,拱手分与他人。患得患失之间,顾易以旁观者的身份,给了他两点意见。

一个选择是等刘秀回营后,直接禀报于他,当面进行测试。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成功,不会有人与朱佑抢功。

坏处是测试结果无法提前知晓,当然顾易本人是对此绝对抱有信心的。

同时朱佑作为一个什长,上面还有都伯、骑都尉,这样直接越级上报,势必引起上司的反感和军中的排挤。

另一个选择是,朱佑先报告直接上司,在取得拥有相关权限的上官同意后,在营中进行投掷试验。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前获知投石机射程威力,同时朱佑本人所承担的风险,也能降到最低。

坏处是需要分出部分功劳,朱佑不可能独享全部好处。

朱佑毕竟不是那种彻彻底底的利欲熏心之辈,不过是一时间的头脑发热,反复考虑过利弊之后,他做出了决定。

朱佑打算与仓曹掾刘义合作,共享这份功劳。

顾易对于这种在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况,忍不住问道:“朱公,为何汝会选了刘仓曹?”

朱佑对于自己深思熟虑后的想法,当然需要得到顾易这位核心参与者的同意。

为了说服这位大匠,他将自己的考虑一条条摆了出来:

首先,打造投石机模型所用的硬木,是朱佑通过刘义,再次从仓曹处获得的,对方在打造投石机一事上,已经算是参与其中了,事后叙功肯定无法将其排除在外。

其次,营中辅兵出城搜捡军资之事,是由仓曹掾管理调配的,将投石机模型混在辅兵运送军资的车驾中出城,其保密性肯定要比朱佑自己携带出城要高。

第三,目前城外的战场搜捡工作,潜规则是城中各部辅兵各占一块,互不干涉。

这样一来,测试场地就能选择在本营搜捡的范围之内,再次减少了机密外泄的可能性。

顾易听完之后,再次提醒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轻视本时空的汉朝人。

自己强于对方的,只不过是拥有超越当前时代的知识体系,而并非在个人智商和情商上拥有碾压性的优势。

为了配合朱佑的计划,投石机模型被再次拆解,化整为零,以便隐藏在车驾之中。

而朱佑面见仓曹掾刘义,双方经过一番沟通,很快达成了一致。

刘义对顾易这位大匠打造的新式投石机,是否能够强于目前军中所用投石机,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但自己所付出的,只是少许库存材料,再加上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稍微给予方便。

仅用这种程度的风险,去博取一笔可观的功劳,刘仓曹还是觉得十分划算。

很快在刘义的安排下,次日在营中用过朝食之后。顾易和盘扮做本营辅兵,朱佑充做此次辅兵统领,带着混藏了投石机零件的车驾,出营往城门而去。

自从新莽围城大军败散后,昆阳城门守卫的检查力度,变得越来越小。

为了城外数十万大军败退后,留下的大量军资,各部搜捡军资的人马,每日进出城门,都是川流不息,毕竟谁也不会放过增强自家实力的机会。

若是因为城门守卫的检查力度,影响了各部军资的搬运效率,就算是这些守门士卒的上官,也顶不住各部将领的压力。

朱佑仅仅出示了代表刘秀所部的腰牌,城门守卫略微审视了一番,就拉开了拒马,给予放行。

一干人等,在日中之前,就进入了城外已被各部默认,属于刘秀所部的搜捡范围。

朱佑将一众辅兵安排到该区域的边缘,指示这些人按照由外向内的方式,开始当日的军资搜捡工作。

而顾易和盘,在辅兵们去远后,才从车驾上取出零件,开始组装工作。

花费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投石机模型再次组装完成。

为了此次测试,顾易特意准备了重量不一,材质各异的投掷物,其中有浑圆的泥丸,有经过打磨的石弹,还有小型陶罐。

跨越了千年的配重式投石机,在本时空的第一次射程测试即将开始。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