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玉枢经

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其他四人俱都停下,其中二人手持钢笔凝思,或许也没有记牢。另外二人却合卷,以示答完。

只有张承山,还在抓耳挠腮地想着《玉枢经》的第一句。

两名合卷的人面露洋洋得意之色,迈着骄傲的步伐,走向台下。两人对望一眼,竟都不服对方,互相抛去蔑视的眼神。

其中一人口中竟然轻声哼了出来:尔时,我入阁中,你在阁外,懒得计较。

只说了一句话,立即被人堵住了嘴巴,此处文试,不可喧哗。

可是这么一句话,让张承山茅塞顿开,如同拨云见雾般找到感觉。

尔时,就是这个尔时,让我苦思冥想太久,终于想到了。

尔时,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玉清天中,与十方诸天帝君,会于玉虚九光之殿,郁萧弥罗之馆紫极曲密之房。阅太幽碧瑶之笈,考洞微明晨之书;交头接耳,细议重玄,诸多陪臣,左右踧踖。

……

张承山笔下游走,立即一挥而就。

他想到求学之处,每次道术修炼不合师父的意,萧山伯就让他背诵经文,直到经文背诵完整,才会继续授以道术。

可是背诵经文枯燥无味,道术修炼却是其乐无穷,可是师父的意思无法违背,也就是在这时候,背会这篇道教经典《玉枢经》。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通读群经,有了道教经典的底子,张承山行事作风稳健,还有一种追求清静无为的洒脱。

张承山一旦落笔,居然停不下来。

直到锣声响起,第一轮比试时间终了,张承山才罢笔。

上请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息,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圣解四时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

张承山地头看去,已经写到这一句。

不知道够不够一千字。张承山心中纠结,具体多少字,他没有计数,只是一问心思的写,估计差不多吧。

张承山和另外两人一同离开案台。

无机子、卫涉川、云于天三人从崇台上走到擂台,对五人的答卷仔细阅览。

两个早些交卷的人都写到然於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诸天闻已,四众咸悦这一句罢笔,文字飘逸。

看到张承山的答卷,三人也是连连点头。

另外两人的答卷中,竟也是满满一张纸,可惜文不对题,并没有真正写出《玉枢经》,而是写了其他经文。

无机子三人眼神交流后,云于天朗声说道:柳苍耳、计有笙,二人均写到千字,张承山千字超出,三人本轮晋级。

听到张承山晋级的宣布,看到他面上洋溢的笑容,我诚为欣喜。

云于天又说道:现在进行第二轮比试,这轮比试符箓。指着第二块方架说道:这块方架上也有六十四张木牌,每张木牌对应一卦,每张木牌背后藏有一个符箓的名称。和刚才相同,我在此起卦,得到什么卦象,就翻开对应的木牌。木牌后藏有的符箓名称,就是本轮比试的题目。

说话间,一名工作人员递上一只竹筒,竹筒上摆满竹签。

云于天将竹筒举过头顶,道:这只竹筒和刚才一样,有六十四根竹签,每根竹签一个卦象!

只见他紧闭双眼,手中竹筒晃动,一支竹签从竹筒中窜出来。

他拾起竹签,说道:此卦为否卦。易经第十二卦,否极而泰来,也是极其大吉的卦象。

手指木架:请翻开否卦对应的木牌。

一名工作人员双手捧着木牌而出,只见木牌背后刻着几个金光闪闪的文字。

瓷魂朝宗,始青符命,洞渊封妖符!

张承山看得一脸愕然,洞渊封妖符,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再看另外两人,俱都信心满满。

既然这样,我认输作罢,这一道符我听都没听过,更是无从画起了。

云于天朗声说道:第二轮比试的题目是洞渊……

还没有说完,无机子忽地站起身来,伸手拦在云于天身前,说道:否卦不利,否者,天在上,地在下,乾上坤下,天地不交之象。得此卦者,万物闭塞之象,上下不合,诸事不顺。

重新起一个卦吧。

台下众人闻言,也都微微点头,觉得无机子说得在理。用六十四卦藏题出题,一来可以公平公正,二来则是图了彩头,遇到不利之卦象,可以重新起卦。

张承山闻言,心中大悦,莫非能够时来运转。却看另外两人,俱都面色慌张,明显是对刚才洞渊封妖符这题感到开心,若是换了题目,对他们来说,又是一重考验。

本以为无机子出言,必然重新起卦,可是云于天沉声道:否者,虽为上下不合,天地不交之象。但是易经乃为天下自然之道,既得否卦,则得泰卦。否卦只是眼前之事,否卦之后,必然就是泰卦。预示雁荡山泰兴昌隆。

云于天也说得有条有理。

这时卫涉川站起身来,说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位同门,既然得了否卦,就不必再重新起卦了。

台下众人觉得云于天说得也有道理,此刻卫涉川一言,大家觉得也没有必要重新起卦。

为您提供大神风风火火李扶摇的《棺材内的风水师》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一百七十章玉枢经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