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关于「Pokemon」一词的变化历程

“Pocket_Monster”,简称“Pokemon”,即“宝可梦”,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思议的生物。而在联盟尚未成立的数百年前,人类对这些生物的称呼和现在截然不同。

在久远的古代,宝可梦曾被人类当做信仰膜拜。“神兽”、“神明”,宝可梦甚至成为了类似宗教的存在,活跃在在神明崇拜盛行的时期。

当人类文明的技术进步,能够凭借自己种族的智慧与宝可梦们分庭抗礼时,宝可梦被称作“精灵【日文:精霊,Seirei,英文:Elf】”或是“魔兽【日文:魔獣,Majyuu,英文:Demon】”。身为“精灵”的它们灵动通人性,与人类和平相处;而身为“魔兽”的它们有着远超人类的可怕力量,能够轻易将人类置于死地。两种称呼方式均流传甚广,而含义却截然不同。

那时的人类尚未掌握与宝可梦共处的方式。仅有屈指可数的特殊人士有着能够操控宝可梦的能力,他们被称为“精灵使”或“魔兽使”。

时代发展,操控宝可梦的方式渐渐被发掘出来。人类试图奴役宝可梦,让它们的力量为自己所用;这一企图也确实有所成效,但同时也令人类和宝可梦的关系愈加恶劣。

直到某一日,随着耀眼的白色陨石化为漫天星光,飞舞的神兽们为伤痕累累的大地带来了生机。目睹了这一场景的人类受到了极大震撼,找回了对宝可梦的敬仰与尊重之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