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一沓厚厚的……空白诏书

城外的人进不来,城中全是我的人。

所以,你拿什么跟我斗?

也就是王允头比较铁,还敢跟张恒对峙,若换做一旁的吕布,只怕早就跪下叫父了。

可饶是如此,王允也是进退两难。

他本以为张恒只是买通了贾诩,两人勉强合作,也是各怀鬼胎。

可谁曾想,贾诩居然一副忠犬护主的模样,着实让他想不明白。

贾文和图什么!

士孙瑞和黄琬走了上来,对王允摇了摇头。

“敌众我寡,大军未定,且让张子毅一同觐见天子。”黄琬低声道。

士孙瑞也附和道:“眼下当务之急,是应对董贼余孽,不好与张子毅为敌。”

经过刚才一番对话,二人算是看明白了。

张恒就算有所图谋,至少也是讲规矩的,绝不至于像董卓那般拟人。

再说,时间拖久了,城中城外都会乱起来。

无奈之下,王允也只好点了点头。

“张子毅,你若要觐见天子,便随老夫来吧。只是这些禁军,万不可冲进去冲撞天子。”

张恒这才拱手一笑,“多谢司徒,下官遵命!”

规矩是个好东西,它好就好在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贾诩手下的禁军不能进去,王允和伍孚的人马自然也不能进去。

在王允和张恒的示意下,双方各自只进去了数人。

吕布本来也想进去的,毕竟眼下局势暂时达到了平衡。

此时觐见天子,摆明了是要分配董卓空出来的权力,他又岂能落后。

他刚要跟上,却听前面的张恒忽然轻笑道:“吕将军就不必进去了。”

跟这家伙离得太近,张恒总感觉不安全。

闻言,吕布顿时怒目圆睁。

“张子毅,你此言何意!”

张恒却不屑于搭理他,甚至连头也没回。

吕布刚想继续追问之时,一个白袍身影拦在了他面前。

“长史有令,吕将军请止步!”

赵云虽然比吕布矮了一头,但站在那里,气势却丝毫不逊色。

吕布身体猛地一滞,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目光死死盯着赵云。

如今近的距离,他都能感受到赵云的呼吸,自然明白对方是个高手。

赵云虽然面色平静,但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双臂肌肉高高涨起,做好了随时开打的准备。

三姓家奴果然凶猛,怪不得来雒阳的路上,长史多次提醒要小心此人。

这家伙……当真是自己见过的最强对手!

眼看两人即将爆发冲突,王允赶紧开口道:“奉先,你且留下掌控兵马。天子面前,老夫自会为你请功。”

吕布这才止住脚步,却还恨恨看了张恒背影一眼。

从宗庙到崇德殿的距离并不远,此时的刘协,早已坐在殿中等候许久。

刘协虽然年幼,但无比聪慧。

说实话,若非碰上这动乱的世道,以他的资质,最少也是一位守成之君。

不多时,张恒和王允并排而入。

见进来的人不是董卓,刘协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参见陛下!”

众人连忙趋身上前,大礼参拜道。

刘协这才定了定神,挥袖道:“众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众人拜谢起身。

“司徒,董卓……如何了?”刘协赶紧开口问道。

王允拱手答道:“全赖陛下洪福齐天,列祖列宗庇佑,祸国巨贼董卓,已然伏诛!”

说着,王允从士孙瑞手中接过董卓的首级,交给一旁的宦官呈了上去。

别看刘协小小年纪,面对人头却丝毫不惧,眼中反而满是兴奋的神色,忍不住拍手称快。

“死得好,死得好,老贼祸国殃民,死有余辜!”

他只是小,又不是傻。

董卓的恶行,特别是在宫中的所作所为,他都一清二楚。

尤其是那些宫女嫔妃夜晚的惨叫,以及每隔几天便被拖出去的尸体,更是让刘协心惊胆颤。

直到兄长刘辩被毒杀之时,刘协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生怕哪天自己也会遭遇横祸。

今日见到董卓的人头,刘协知道,自己再也不用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见刘协怒骂董卓,众人赶紧又是一顿庆贺。

除了心中的怨气后,刘协整个人都无比轻松起来,笑道:“此番诛贼,众卿功不可没!”

“全赖陛下洪福,臣等不敢居功!”众人赶紧谦虚道。

虽然是皇帝,但刘协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剩下的事,自然不能让他决断。

在士孙瑞和黄琬的举荐下,刘协任命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

诏命下达的时候,王允一直在偷瞄张恒的脸色,生怕他会提出反对。

但事实上,张恒根本就无动于衷。

一个虚职而已,他根本不在乎。

直到诏命拿到手中,王允才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将刘协送回后宫,开始处理城中事务。

于是尚书台内,他和张恒开始了讨价还价。

然后,王允就傻眼了。

因为他还没说话,张恒就拿出了一大厚厚的绢帛,让王允逐个盖章。

王允接过一看,却都是诏书的格式,但上面却是一片空白,半个字也没有。

“张子毅,你这是何意?”王允有些不满地问道。

“诏书啊,司徒难道不识字?”张恒笑道。

王允闻言,差点没岔了气。

“老夫知道这是诏书,但里面的内容呢?”

“司徒尽可加盖印信,内容回头下官自己填写就是。”张恒笑道。

一听这话,王允差点没气疯了,恨不得凿开张恒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就如同后世影视剧里面的桥段一样,这些诏书就等于可以随便填写数字的支票。

谁知道张恒会写什么!

这狗东西也太贪心了吧!

对于王允的愤怒,张恒实在不能理解。

董卓空出来权力都给你了,我不过要些赏赐,你难道不想给?

老东西,你别欺人太甚!

此次离开雒阳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张恒这辈子都不可能跟朝廷有任何交集了。

既然是一次性的买卖,当然要弄些好处走。

比如,徐州的那些文臣武将,打了这么久的仗,立了这么多功劳,总得封赏吧。

像关羽、张飞、张辽等人,功劳都足以封侯了。

而这些诏书,到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老夫最多加盖三张,且还得有所限制,再多你是休想!”王允冷笑道。

闻言,张恒叹了口气。

为什么总有些人不识时务呢。

“司徒既然不愿,那下官便只好再去觐见天子,请天子主持公道。”

王允:……

张子毅,你够了!

士孙瑞和黄琬见状,赶紧上来劝谏。

好说歹说之后,王允总算同意盖章。只是他要张恒保证,这些诏书只能用来封赏,绝不可胡作非为。

张恒自然满口答应,态度也变得极为恭顺。

如变脸一般的态度,差点让王允跌掉眼镜,心中对张恒更加忌惮了。

趁着士孙瑞和黄琬忙着盖章之时,王允目光凝重地看向了张恒。

“张子毅,你此番前后谋划,到底有何图谋?”

刚才张恒没阻止他录尚书事,王允便明白,张恒并非想向董卓一样把持雒阳。

既如此,他到底要什么,难道就为了这些空头支票?

张恒笑了,想了想,王允毕竟不算是自己的敌人,便也交了底。

“司徒除贼报国,自是功不可没。然董贼虽死,但城外却还有两万大军,函谷关外,更有数万大军。这些人若是反攻雒阳,司徒又该如何应对?”

王允冷笑道:“老夫只诛首恶,余者一概赦免,他们难道还敢冥顽不灵,违抗朝廷不成!”

闻言,张恒不禁张大了嘴巴,像看白痴一般看着王允。

你这个逻辑,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王允被张恒的目光看得有些尴尬,也知道自己吹牛过了头,却又不想在张恒面前示弱,便只得冷哼一声。

张恒笑道:“各路西凉军,俱是董贼一手组建,留之只会成为祸害。倒不如让下官一并带走,以解朝廷之忧,司徒以为如何?”

闻言,王允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总算明白了张恒的打算。

好家伙,这狗东西不要权力,只要军队是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允猛地一拍桌案,厉声道:“这些都是朝廷大军,你若带走了,谁来拱卫雒阳?”

见王允一再不识趣,张恒的耐性也被耗得差不多了,脸色冷了下来。

“王子师,张某只是告诉你,并非与你商议,你可明白?”

望着张恒冰冷的目光,王允宛若一盆凉水从头而下,整个人瞬间冷静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