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暗通款曲

不得不说,杜欢浸淫官场数十年的经验还是很有些作用。

仅仅通过些许蛛丝马迹和自己脑补而来的猜想,竟是已经十分接近事实。

虽然指向错误,将矛头从项氏叔侄二人身上转移对准了贾、虞两家。

但毕竟其也不知晓殷通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直接包庇项燕之子。

不过就算杜欢知道实情,怕也是不会向邹知秋说明。

因为其此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祸水东引,将自己从会稽郡这个旋涡之中尽可能抽身。

只有将贾、虞二家拉下水,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咸阳御史团的注意。

“若实情真如杜兄所推测一般,这殷通还真是颇有些自取灭亡的意味。

私自勾结郡内豪强本就是不容于朝廷陛下之事,若是被遣回咸阳后令那廷尉得知,怕不是余生难保。

以此观之,其意图擒下所会之人意图将功补过之说,很是有着几分可信。

只是不知,殷通所私自会见之人,究竟是虞家,还是那贾家呢?杜兄可有高论?”

邹知秋听着杜欢的分析,也觉得很有可能,若不是如此,殷通贵为一郡之首,很难被悄无声息地杀死在自家府邸。

唯有其人本就不欲令他人知晓,主动疏散其护卫力量以便私自会见,才有可能造成如今的结局。

只是究竟是哪一家呢?

邹知秋很是好奇,但是由于远离楚地已久,如今也只能依靠杜欢的一家之言进行揣测了。

“御史之问正中此事关键,只是那殷通行事向来隐秘,此种密谋之事,老夫却也是不甚了然。

若不是其谋划出了差池以至于最终身死,老夫也无法由果推因,其中内情,实在是无从得知。”

杜欢连连摆手,表示自己根本不清楚其中内情,谁知道这邹知秋日后参奏时会不会把自己也算在内?

点到为止才是最好的方式,邹知秋为了完成任务,肯定会自己想办法弄清楚的。

“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殷通蒙受陛下如此恩重,竟然如此肆意妄为,端是不当人子,死有余辜!”

邹知秋一脸愤慨,还未得知实情,便言之凿凿地给殷通定了性。

毕竟,殷通死了。

“杜兄不知也无伤大雅,将这贾、虞二家主事之人请来好生询问一番,自然便会水落石出了。”

邹知秋不以为意,只不过是两个郡内豪族罢了,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御史所言不错,只是尚有一事须多加注意,郡丞贾全,正是那贾氏族中长子,行事之时怕是要谨慎一二。”

杜欢表面好心提醒,实际上却又给贾全下了下眼药。

“无妨,贾全终究也是朝廷官吏,只要详述其中利弊,相信其自然能够理解本官苦衷。

再者,赵卓郡尉不还尚未返京述职?

本官奏章一封,向陛下言明其中内情,恳请此间事了后再令二位回都述职,杜兄自然无忧。”

邹知秋风轻云淡,之所以答应这杜欢的邀请前来赴宴,不就是看重了其能够提供的情报价值?

“如此甚好,甚好啊!只是不知御史是否曾与赵郡尉事先相商?”杜欢既喜且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