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任职

崇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杀阉党。当然,崇祯并没有早朝。

因为人凑不齐。

自从刑部尚书被抓进去以后,刑部也是如此。

于是问题便来了——

谁定罪呢?

失去了长官的刑部官员们惊奇地发现,这位皇帝有着定罪的天赋。

崇祯对残余的阉党定了“四族八等”的罪名。

刑场血流成河,皇帝高坐在台前观看,百姓们忽然发现,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在临死前的恐惧同百姓无异。

阉党杀完了,要办事了。

孙承宗坐在前往京城的马车上。与他同行的太监毕恭毕敬。

小太监根本不敢说一句多余的话,要一两银子。魏忠贤已经死在了陛下的手中。这下任谁都能看出,陛下对太监恨之入骨。更何况自己请的还是陛下的老师,稍有不慎,等待着自己的便是身家性命之忧。

小太监很清楚,魏忠贤的时代已经过去,还想着那时候的人只能下去陪魏忠贤。

说实话,作为崇祯的老师,同时深知魏忠贤可怕的孙承宗,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有这般能耐。在他的认知里,魏忠贤会死,但不应该死在崇祯的手里。

直到亲眼看见刑场的场景,孙承宗突然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信心。

“臣孙承宗,拜见陛下。”

孙承宗正要行礼,崇祯却急急忙忙地从椅子上下来扶起孙承宗。由于走的过快,孙承宗注意到,崇祯的衣服内摆有不引人注意的几块补丁。

“老师快快请起。再见老师,是学生的毕生之幸。”

孙承宗摇了摇头:

“臣,自认为也敌不过魏阉。陛下在这一方面,真正的出师了。”

孙承宗欣慰地打量着自己的学生。说实话,孙承宗第一次在王府教导这个顽皮的孩子之时,这个孩子给孙承宗的观感并不是很好。虽谈不上骄奢,但这个孩子过于顽皮。因此,孙承宗可是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来教导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真正地尊重他。

在北方边境长大的孙承宗,对于这种跳脱的性格并不讨厌。但是那时候的孙承宗眼里,朱由检是一个王爷,是一个皇室,又怎能与自己一个平民家的孩子相提并论?

后来的孙承宗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直到自己被魏忠贤赶回家后,才离开了王府。当孙承宗得知天启病重的消息,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学生也会有危险了。

孙承宗很担心自己的学生,但他无能为力。自己都被赶出京城了,更何谈自己的学生?

在孙承宗的预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自己曾经的学生,只不过是太监魏忠贤手底下的有一个傀儡皇帝。他的命运是要被握于他人之手的。

接过,崇祯短短登基两个月,魏忠贤就倒台了,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难道是魏忠贤作恶多端,时也命也?

不,孙承宗从来不相信这个说法。

望着眼前的学生,孙承宗有一种错觉。崇祯的身上仿佛多了一股干练狠辣的气质。孙承宗不知道,是不是陛下天天在台上观看阉党被处决情景所导致的。但孙承宗莫名感觉,这是一个见过血的人,是一个能够率兵打仗的人。

真奇怪。孙承宗揉了揉自己的脑袋。明明陛下只学过兵书,从未率军打仗,我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老师?”

回过神来的孙承宗听到了崇祯的声音,连忙回应:“陛下。”

崇祯叹了口气,拿出自己手上的军机战报:

“老师年事已高,说实话,我是不想麻烦老师的。可是纵观大明之大,能守我明土者,唯老师一人尔。”

“臣不敢。”孙承宗受宠若惊。

实际上,为了大明的未来着想,孙承宗早就开始着手培养一批优秀的将领。可时间太短,其中的将领要不就是性格有缺陷,要不就是尚未实战。

“臣以为,袁崇焕,可当此任。”孙承宗脑海里开始搜索能征善战的将领。显然,以袁崇焕的资历和战绩,可当此任。

“袁崇焕?他?”崇祯苦笑了一声,“老师,此任人作战勇猛,但心性太差。”

孙承宗没有回话。但崇祯知道,这是孙承宗表示质疑的方式。

“这样吧,”崇祯开口,“我让袁崇焕到京城来,让我试上一试。老师在旁边暗暗听着即可。在此期间,老师便在宫里住下。”

袁崇焕在家呆了两个月。和孙承宗一样的反应。当他听到新上任的崇祯皇帝一把将魏忠贤扳倒之后,整个人也是震惊的。

袁崇焕开始有些佩服这个新皇帝。明明未及弱冠,却仿佛一个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一般。

此时已经被魏忠贤设计,变为平民的袁崇焕,却突然接到了任职。

小太监抱着一颗复杂的心走上了寻找袁崇焕的路。

作为宫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太监,根本没有任何接触魏忠贤的机会。他的工作,就只是扫扫地,提提水罢了。

小太监看着自己那些和魏忠贤走的近的同僚都被崇祯处死,心底十分恐惧。

但是小太监接受了崇祯给他的任务——去请孙承宗。

一路上,小太监战战兢兢,不敢要一分银钱。

然后他安全地活了下来,并且接到了崇祯给他的第二个任务——

去请袁崇焕。

小太监知道,对于对太监深恶痛绝的陛下来说,看到个太监不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这表明陛下对他比较满意。

小太监决定效仿自己之前的操作,恭恭敬敬地去请这个袁崇焕——即使他现在只是一个平民,但谕旨上说,很快就不是了。

“宣—袁崇焕,任督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钦此!”

袁崇焕傻住了。小太监却独自回京城,并没有带袁崇焕走的意思。

过几天,小太监又来了:

”宣—督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袁崇焕,任督师蓟辽,钦此!”

这一次,小太监带着袁崇焕走了,毕恭毕敬。

袁崇焕也明白了崇祯的意思——让自己带兵,打北蛮子。

袁崇焕兴冲冲地踏上了前往京城应职的路。路上,他在想和皇帝的说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