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世情锁链

从九王府出来后,凌少羽便一直沉默不语。

漱州剑阁的败亡,的确在他的计划之中,也未曾提前告知江踅。为了与承天道掌教一决生死,江踅可以说是被他一手推到这条不归路上。

或许,应该说是文圣。一个连自己都可以用来布局的疯子。

“剑阁之亡,与你关联不大。”终归是江踅开了口。

“我不会为自己开脱。当我得知这个计划时,应该告诉的就是你。但,文圣需要你的力量,我也需要!”

“因为你的姑姑对吗?”

凌少羽点点头。他之所以踏上去往承天道的路,皆是因为他的姑姑还在重伤之中,唯有承天道能够疗愈。

江踅长叹一口气,“有些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

凌少羽步伐缓慢,像是失去了灵魂。他转头看向江踅,“如今的我,还有什么当说不当说的呢?”

“剑阁的败亡,是文圣一手推动,我虽能明白本质,却不得不前往承天道。因为我不去。还会有更多的江湖门派被蛊惑。”

凌少羽道“是我促成了这个局面。”

江踅摇摇头,“不,你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你我,都是文圣的棋子。你在凌州的境遇,背负的秘密,甚至,你姑姑的重伤,这一切,都在文圣的计划之内。”

凌少羽垂首,他心里比谁都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被安排命运的棋子,他混不吝的性子,一半是因为自幼养成,一半是蒙蔽自己的思索!

江踅继续道“可是,到了文圣这种境界,就是能让人不得不接受他的安排,因为除此之外,你也绝对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就如同,我的仇人是野狗道人,但是他背后是承天道。我想要复仇,唯有登顶昆吾山。而你亦是如此。你本该寻仇陈国余孽,却要承载文圣武神的意志,踏足承天道。”

良久,江踅又加了一句,“你我,都是可怜人。”

凌少羽道“我重情,你重义,皆是文圣天下师可以利用的地方。倘若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便不会为文圣所用。是不是很可笑?”

江踅再度叹惋,这个世道,好人就活该被人利用吗?

“我曾与谋圣庞青云一战,他说谋之至,善使人心。作为文治平天下大儒,他的确有这样的能力,也让人难以预料。但文圣却有不同,除却人心之外,尚有人情为法。处于他们那种境界的人,不用掌控天地伟力,也有影响乾坤山河之道。唉!”

交谈数语,二人都对彼此境遇嗟叹不已。

但时间并不在他们这边,他们还有仇恨不曾化消。

“接下来面对清歌剑楼,你有何计划?”江踅似乎是在问凌少羽。

凌少羽道“九王囤积了大量的兵力,一没有北上出击武国,二没有东出进击中原,三未曾南下,攻击陈国余孽。他要做的,是灭杀西蜀境内的承天道,护佑西蜀之民。”

江踅有些明白了,“所以,知晓九王性格的清歌剑仙,虽然能要挟闲逸们掌教张鹏举,却是只能用以牵制九王。而在张鹏举陨落之后,清歌剑仙并没有对我们出手。其实也是顾忌九王的手段。”

凌少羽道“的确如此,九王的武道二境虽然无法匹敌清歌剑仙,但是接近文道大儒平天下的修为,却是足以让清歌剑仙插翅难逃。在西蜀境内,你甚至可以理解为,九王就是无敌的存在!”

“文道三境啊。”江踅感慨着。

“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何陈国腐朽到那种地步。也不会轻易破灭。而就在谋圣庞青云隐居不久,帝国便轰然倒塌。”

“一人便是一国。的确可怕。”

“文治三境可怕,武道三境又何曾逊色?放眼天下,除却承天道掌教那个老怪物外,无人敢说能够拿下清歌剑仙。即便是合文治御武道的西蜀九王,已得天下三州民心,也只是能困住清歌剑仙,想要彻底击杀他,非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可。甚至,整个西蜀都会与他陪葬。”

江乴道:“与清歌剑仙相比,我所谓的武道三境,却像是个玩笑。”

凌少羽长呼一口气,“我们走吧,凌州、漱州、蕲州、成州官印已经在手,武道气运也已得三州,剩下一个清歌剑楼,是我们最后的目标。而这一州武道气运,便足抵其他三州之力。”

“等一下!”江乴并没有追随凌少羽的步伐,而是立在原地叫住了他。

“怎么了?”

“我有一件事想要问你,尽管我大概已经知道答案了,还是要你亲自告知我。”

凌少羽道:“你说。”

江乴停顿了许久才道:“清歌剑楼只有清歌剑仙与承天道有关,也是他愚弄西蜀百姓,杀他,我有一战之心。但是,九王的意思,并不只是清歌剑仙,还有整个清歌剑楼,包括掌门清辉,长老清河!这两位在西蜀德高望重的江湖名宿。”

“是!”

“是?你既然知晓,也要执行这个计划吗?”

凌少羽转过身来,走到江乴身边,“凌州剑阁败亡,我没有动恻隐之心,你就该明白我是怎样的人!”

江乴又想起了漱州客栈中,那个一脸无辜的年轻公子哥凑近自己的场景。分明是一张人畜无害的面容,却是步步算计,直到让自己,门派陨落,师弟消亡。

尽管知道那是文圣的旨意,江乴依然无法再与凌少羽交心。

“你就不怕我提前告知清歌剑楼吗?”

“不会,我不用动手,九王就会倾力击杀你。承天道不允许在西蜀立足,江湖修士也不可以。九王想要的天下,与文圣的大同世界,并无二致。此所谓,殊途同归。”凌少羽说着,不再等待江乴。

以江乴的重情重义,以江乴的性格品行,他都不会坐视承天道继续祸乱天下。

人心复杂,谋圣庞青云可以用之达成所愿,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而文圣舒海帆,则是以道德枷锁,人情世故铁链,拘禁着每一位良善忠贞之人,穿胸透骨,挣脱不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