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金庸:金庸宇宙中最厉害的剑法

我来说金庸:金庸宇宙中最厉害的剑法。

曲江刘陈鹏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一本越女剑问鼎武侠六十多年,虽然神书已随金庸去,但留下很多故事却深深刻在读者心中。

之前写了几篇金庸宇宙,有网友就问我独孤九剑与辟邪剑法谁强孰弱,这个要看是谁与谁对弈,假若刨除时间历史,以独孤求败大战林原图,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是换做独孤求败以一敌二,单挑林平之与岳不群,林远图VS风清扬+令狐冲,赢得一方面98%会是创始人本人,而其绝对用不了多少招。

现在比对一下两套剑术的基本要旨,按时间,是先有了独孤九剑,这套剑法是独孤求败自创的,他是没有正面出场,第一次是杨过发现神雕而引出的,而显然杨过学会了独孤求败的内功心法与重剑剑法,独孤九剑是没有练成,而到了《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提到独孤九剑乃是剑魔独孤求败所创,要旨在于以无招胜有招,有进无退!招招都要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这套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与敌对阵还要忘记全部剑招,,临敌之际,更是要把独孤九剑忘记得干干净净,提前看出对手破绽,只攻不守,以无招胜有招的打法毫不犹豫的取得胜利。

独孤九剑与其他剑法最不同的就是不太看重内功修为,笑傲江湖原文对少林寺比剑中描写:“令狐冲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没丝毫内力,只要有半点空隙给对方的内力攻来,自己固然立毙,那婆婆也会给他擒回少林寺处死,当下心中一片空明,将“独孤九剑”诸般奥妙变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来。这“独孤九剑”剑法精妙无比,令狐冲虽内力已失,而剑法中的种种精微之处亦尚未全部领悟,但饶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师不住倒退。”这个方生是方证的师弟,少林寺的第二高手,整部笑傲江湖他是第一个认出独孤九剑的人,方生大师按住胸膛伤口,微笑道:“好剑法!少侠如不是剑下留情,老衲的性命早已不在了。”

说完独孤九剑再看看辟邪剑法,这个剑法来源于笑傲江湖之前,话说华山派的岳肃和蔡子峰到莆田少林寺作客,偷看到《葵花宝典》。其时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阅遍全书,当下二人分读,一人读一半,后来回到华山,共同参悟研讨。不料二人将书中功夫一加印证,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只有自己所记的才是对的。华山的剑气二宗之分由此而起。

莆田少林寺主持红叶禅师发现此事,红叶当下派遣得意弟子渡元禅师前往华山,劝岳、蔡二位千万不可练上面的武功,因为这葵花宝典所载武功十分凶险,三百年来修炼之人全部走火入魔,爆体而亡。

渡元禅师到了华山,岳、蔡二人对他好生相敬,承认私阅《葵花宝典》,一面深致歉意,一面却以经中所载武学向他请教。殊不知渡元虽是红叶的得意弟子,宝典中的武学却未蒙传授。当下渡元禅师听他们背诵经文,随口加以解释,心中却暗自记下。渡元禅师武功本就极高明,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随意演绎几句,居然也说来头头是道。

不过岳蔡二人所记的本已不多,经过这么一转述,不免又打了折扣。渡元禅师在华山上住了八日,这才作别,但从此却也没再回到莆田少林寺去。不久红叶禅师就收到渡元禅师的一通书信,说道自己凡心难抑,决意还俗,已无面目再见师父。

由于这一件事,华山派弟子偷窥《葵花宝典》之事也流传于外。过不多时,魔教十长老来攻华山,在华山脚下一场大战。魔教十长老多身受重伤,大败而去。但岳肃和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二人所录的《葵花宝典》也被魔教夺了去。

渡元禅师还俗之后,姓林远图为名,创立福威镖局,以所记的残余部分自创七十二路僻邪剑法,把剑谱记下自己的袈裟之上,凭借这七十二路“辟邪剑法”,打遍黑白两道无敌手,包括当时的青城派掌门长青子都惨败其手下。林远图经营镖局期间,听从红叶禅师的教诲,行侠仗义,急人之难,不在佛门,却行佛门之事。同时因“辟邪剑法”过于狠辣,他没有对任何人传授其精要,包括子嗣林伯奋,林仲雄都未得其传。

莆田少林寺的红叶禅师圆寂之时,召集门人弟子,说明这部宝典的前因后果,便即将完整版本的《葵花宝典》投入炉中火化。红叶说:“这部武学秘笈精妙奥妙,但其中许多关键之处,当年的撰作人并未能妥为参通解透,留下的难题太多。尤其是第一关难过,不但难过,简直是不能过不可过,流传后世,实非武林之福。”

红叶所说的凶险就在于宝典第一关,林远图参悟出来,其凶险就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这第一关过来,再往后依据剑谱修炼,自然水到渠成,而。第一关过不了,强行练习,立时非死即伤。

其实红叶禅师实锤是修炼了《葵花宝典》,而且武功还在东方不败之上,因为东方不败练的是残本,而红叶与林远图他们俩很有可能没有自宫也练到大成,在天龙八部里面讲过天下武学修习越深对自身的隐疾也就越深,但如果能以佛法化之,任何绝技便没有了风险,所以红叶大师与林远图就算练功走火,也能以莫大佛法化其体内尘余。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那二位大能在金庸看来十有八九也自断了子孙。

到了笑傲江湖的时代,这部辟邪剑谱以出手迅捷无伦,如鬼如魅,变化复杂,剑招极快,怪异至极;每一招变化无常,以快打快,在林远图天下第一的金字招牌下,各路江湖人士争相抢夺。

其实笑傲江湖中《独孤九剑》与辟邪剑法还真的大战过,黑木崖上东方不败以一敌五,稳稳压住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在这里两个人比的是快,东方不败快到毫无破绽,独孤九剑自然也就破解不了,《葵花宝典》与《辟邪剑法》其实就是一种武功。最后岳不群的辟邪剑法大战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却败下阵来,这就说明这两套剑法只在伯仲之间,主要看是谁与谁对弈。

那问题来了,独孤九剑与辟邪剑法斗了个旗鼓相当,那纵观金庸宇宙,再就没有这个档次的剑法了吗?答案当然有,而且是只强不弱。

金庸武侠中还有连城剑法、夫妻剑法、玉女素心剑法如要真的大成,威力不在上述两门剑法之上,在这里就不允一一列举了,只留下重阳宫小龙女一心二用使用素心剑法的双剑合并,吊打当时七大强者,夫妻剑法在本来夫妻间没有展现,但是练成的人不是夫妻,做到全心全意也能天下无敌,连城剑法更是把血刀老祖一招毙命的几个精彩故事。

而凌驾在这么多剑法之上的还有张三丰自创的太极剑法与春秋战国年间阿青的越女剑法。

太极剑法最早出现在《倚天屠龙记》中,刚相偷袭了张三丰,祖师受伤不轻,正在这时元朝郡主赵敏带武林高手挑战武当绝学,张三丰便把太极剑传授给了张无忌。传授剑法时,他是当众现场演练后,又叫张无忌演练了三遍,张无忌三遍练完竟忘记所有剑法招式,张三丰却说他是真的学成了。

忘记所有剑招才算学成,这其实是金庸对于高深武学的一个理解,那就是“无招胜有招”。这种剑法在金庸武侠中也不是独一家,玄铁重剑、独孤九剑、辟邪剑法都是追求“无招胜有招”才是真的修来满级。但杨过的玄铁重剑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都没有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些剑法只是发明人达到了而已,而张三丰的太极剑却达到了传人也可以以无招胜有招。

这体现到张无忌练过三遍忘记了剑法招式后,他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八臂神剑东方白。此人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剑客,熟知天下各大门派的剑法。但张无忌的招式在东方白的眼中非常怪异,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甚至都不能算作剑招,东方白接连换了七八种剑法都打不赢张无忌。张无忌仅凭一把木剑,就击败了东方白手中的倚天剑,由此足见学会太极剑的张无忌,太极剑的传人也到达了“无招”境界。

那么这么厉害的剑法肯定就是金庸笔下的第一剑法了吗,却不然,传人达到无招胜有招的还有一个六脉神剑。

天龙八部是金老所写比较早的历史武侠故事,其中段子羽之后段誉也把六脉神剑练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六脉神剑是以指尖的内力隔空激发出去的一种剑法,是一门以指为剑,凌空发出剑气的一门武功,少林寺大战,段誉以此神功差点要了天龙八部里南慕容的命,不败战神北乔峰也亲口承认,自己绝不是六脉神剑的对手。

独孤九剑与辟邪剑法只是发明人到了无招境界,传人也是江湖超一流高手,可以算是金庸武侠的无上剑法,太极剑、六脉神剑则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是更上一层楼。

这么多剑法最多只能算是并列的第二第三,那么第一有多恐怖,排名第一的剑法就是历史事件最早的作品《越女剑》。

故事主角越女阿青,原是越国一个牧羊女,当时天下是春秋战国时代,越国惨败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每年都会找八名剑士和吴无国的剑士比武,可见每次的比拼结果都是,吴国在剑的质量上和剑法上都远胜越国。

缘起在于这天越国大夫范蠡在街上看到刚比完武的吴国剑士在街道上为所欲为,一名十六七岁的牧羊女以一根竹棒便戳瞎了两名吴国高手的眼睛。

范蠡的剑术绝不在这两名高手之下,但他也完全看不清牧羊女出手的动作,再后来,剩下的六名吴国剑士立马围攻阿青。

阿青身法灵巧之间一转一侧将来人尽数避开,在避让中飘忽来去,阿青再一招就用木棒把吴国众剑士的长剑打落,这些人有的手腕发麻,有的被打的没有知觉,阿青还不变招,仅用这根竹棒又戳瞎了吴国的八名剑士眼镜。

范蠡对阿青的剑法折服不已,立即上来请教,阿青说自己的剑法没有人教,是自小与一位白公公拿竹棒切磋几年后自己琢磨出来的。阿青说自己一开始只有被打的份儿,到后来慢慢地也能打到白公公,到后来白公公就不跟自己玩了。

范蠡不知道白公公是谁,但他看出阿青就已经够厉害了,传授他的白公公更是了得,他便想请这位白公公到越国指导士兵剑法,到时候到何愁吴国不灭。

第二天阿青带着范蠡来到一片青青草原牧羊,只见一团白气过后,阿青绿影闪动与一只白猿混战,范蠡这才发现,原来阿清口中的白公公是一头白猿。

就见这白猿也拿着一根竹棒和阿青挥舞的对打,白猿出棒巧妙,劲道灵力之余还带着呼呼风声,但每一棒总是被阿青拆解,随即阿青以极妙的招式还击,范蠡一眼就看出阿青的武功还在白猿之上,阿青和白猿虽然用棒,但其招法确实剑术,阿青的剑法面前,吴、越剑法就是儿戏一般。

阿青打跑白猿后告诉范蠡,今天白猿先后三次想杀范蠡,但都被自己拦了下来了。白猿狂暴时,阿青不得已打断了白猿的两条手臂。

范蠡请阿青教越国兵士剑法,阿青说她的剑法没有固定招式,不会教其他人剑法,但是她可以当众与军中高手过招,其中有八十多名剑士只领悟到阿青剑法一丝一毫的影子,再把这些剑招影子教给其他兵卒,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吴国军队。

体现阿青实力的还有与八十多名剑士对招时,没一人能在阿青的手下走上三招,范蠡深知阿青的剑术比这些高手又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台阶。

时间一长阿青深深地爱上了范蠡,但范蠡的心中却只有远在吴王宫中的西施,越国打败吴国时,范蠡终于见到了西施,阿青嫉妒之下对西施起了杀心,她在宫墙外四处找寻,整座城都弥漫着一句话:“范蠡我要杀了你的西施,她逃不了的。”

范蠡知道阿青的厉害,就派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士守卫在皇宫前,霎时间宫门一阵腔朗朗响声不绝,那是兵器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开始,便如一把飞剑直冲宫前,转眼间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不但没有阻挡住阿青,还都被打落手中兵器,只听见“哧”的一声,阿青就从外面飞了进来,以竹棒尖顶住西施的心口。

阿青凝视着西施,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从失望变成羡慕、崇敬。“天下竟有这样的美女,她比范蠡说得还要美。”

西施的美打动了阿青,阿青及时收了棒子,飞窗而出,轻笑远去。

阿青走了,西施忽然之间伸手捧着心口,阿青这一棒虽然没戳下去,但棒尖发出的剑气刺伤了西施的心口,这就是流传了两千多年“西子捧心”的典故,人们从中岁看不到西施的容貌,但也勾勒出人间最美丽的形象。

阿青的越女剑强悍的在于她只用一根竹棒就横扫千军,原文中确确实实地打败两千多人,这个战绩在金庸宇宙中是独一份儿的,而且她是只打落兵器而不杀人,就这剑术,江湖上段子羽、段誉、张三丰、张无忌、独孤求败、林远图、葵花太监这些无招高手是做不到这样战绩的。

有粉丝说阿青那时候没有江湖,也没有什么内功,这个想法不太符合金庸对阿青的定义,纵观金庸武侠,内功的深厚不仅可以增加招式的威力,同时还能增加持久性。

打比方令狐冲在失去内功时,也能凭借独孤九剑打败强敌,但是时间一长也就乱了剑招,这说明独孤九剑在于以快破招,在最快的时间打败对手,如果对手过于变态,没有内力的独孤九剑也不顶用。

越女剑中,阿青瞬间击败两千越国守卫,这些剑士还都是学了越女剑影子的剑士,就这一点没有高深的内功是不行的。就如石破天的一板渡海,一跃百丈就在于内功深厚上,阿青在刺杀西施的时候虽然及时收手,但发出的剑气刺伤了西施的心口,也是体现出阿青内功不浅的证据。

越女剑还成就了一个人,这就是郭靖,她的师傅韩晓莹的江湖绰号就叫越女剑,集整套九阴真经、全套降龙十八掌、左右互搏、空明拳,再加上宝血的加成,内功也到了震古烁今,那时候郭靖的越女剑才是他最厉害的武功,这里也证明了越女剑法就是阿青口中说的:“我的剑法没有固定招式,我也不会教其他人剑法,但我可以当众与军中高手过招切磋。”

要单论剑法,阿青的越女剑法实锤在达摩剑法之上,至于内功,阿青只能说很高,她是无师自通,当然没有达摩那么浩瀚无边。

再往后阿青离去,这套剑法就消失了近一千五百多年,这也说明金庸本人还是要让这套剑法传承下去。

越女阿青隐遁是春秋年间,到射雕英雄传的韩晓莹也被叫越女剑时已经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

韩小莹使是还真的是春秋时期阿青的越女剑法。韩小莹的剑法依然有着值得称道的地方。后来大成的郭靖也提及过越女剑法潜力无穷,其威力不在降龙十八掌之下,师傅韩小莹三十六岁就去世了,还没有来得及开发越女剑的真是威力。

其实韩小莹应该就是阿青的隔代弟子,离开后到了江南嘉兴,时常路见不平,其中有一位剑术名家,时常与阿青切磋,依据阿青的剑法要旨加以创新,创造了新的“越女剑”。而韩小莹因为内力不足,剑术造诣未精,但剑招颇为不凡,“越女剑”的绰号不是她自己封的,而是被江湖人送的,这就说明至少在剑术上,韩小莹是高于那八十名影子剑法的高手。

让人叹息的是金庸世界最强的剑法随着阿青离去,就成了神话传说,而大成的郭靖,内功震古烁今,也发挥不出越女剑的本来面目。

本作品由创文网首发,只在QQ与网上发表,其他平台均为盗版抄袭侵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新书上架《大明王朝恭愍太子朱文奎传奇》,QQ每章结尾,都有推荐票,这个是免费的,每天都可以投票,谢谢大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