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主义——第二节

接上节——古典自由主义。

据历史不完全记载,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精神不是很正常。在北美独立战争的时候,看着北美革命运动快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精神也越来越不正常,情绪也快到奔溃的边缘。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每天什么都不想,唯一想的就是怎样派重兵搞死北美这些刁民,于是就这样在精神失常的边缘疯狂试探的乔王三世的一轮又一轮的重压下,英国国会通过了强制法案,持续对北美进行高压锅般的高压统治。

为此乔王三世也派出了重兵镇压拒绝交税的北美刁民,所以北美刁民也不堪重压,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就这样莱克星顿第一枪打响。所以英国和北美的全面武装对抗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候正好有一个辉格党的议员站出来在议会里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论与北美的和解》,演说讲了一大堆,其核心说到底就是别打了让它随风而去。在这种打得正起劲,谁都劝不了乔王三世的时候,居然出现这样一个明显不懂事不和谐的大兄弟而乔王三世居然也没有拿下他,由此证明当时乔王三世也确实没什么权力。在演说里议员大兄弟说:我之所以支持北美殖民独立,是因为我们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利益还有我们在法律上共同拥有的平等地位。你们想拥有北美,却伤害了北美,你们想得到的东西,因为你们的行为让它在战争中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同时也消耗了整个英国的力量。于是我们会好奇这个人到底是谁?而这个吃里扒外的议员大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典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奠基人爱德蒙伯克。伯克觉得做事要考虑到收益和成本,不能瞎搞,更不能想到怎么搞就怎么搞,因为这样会不好搞。伯克觉得对北美殖民发动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收税,但是现在这状况弄的看来收上来的税还不够养活这些军队的开支,完了还要贴钱进去满足军队开支,并且如果一旦打输了弄不到钱事小而且还特别影响大英帝国的气质也很丢脸。所以,那我们打北美殖民到底是打了个啥,打了个寂寞吗?伯克觉得北美拒绝交税是一种追求自由的行为,这和英国光荣革命后提倡的自由主义是同一种原则,而且大家都是不列颠的臣民,高大上的乔王三世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伯克援引了经济教父亚当斯密的观点说:不列颠不能一直做一个领土性国家,直到今天这种只想着抢地盘的农民行为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我们不列颠是文明的开创者更要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所以为了不影响我们不列颠的气质,我们需要想办法考虑用一些新的更高大上的途径或方法去达到我们的目的。比如我们可以考虑放弃高成本的军事殖民、资源掠夺模式,我们可以换成和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合作,拓展成一个牛13的商业性互惠互利的文化圈,毕竟北美和咱大英是同一个祖宗出来的。

伯克和亚当斯密的观念代表了英帝殖民模式的转变,从此之后英国便从重商主义到自由市场主义的转型,他们也不再以资源掠夺和侵占领土为主要目标,而是转向了自由市场的合作。伯克尊重传统,讨厌所有纯粹的形而上学,他觉得向北美殖民收税是一种构建理性,而且在英国古老的先例中也没有收税,所以没有先例能证明这样做是合理的,这样也违背了保守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和自发秩序的原则。既然谈到了伯克的自发秩序和保守主义,那他的自发秩序和保守主义到底是啥?很多人在英美那一派里所理解的保守主义是陈旧和迂腐体系的维护,而这其实有严重的偏差。英美保守主义其实指的是保守自由传统的一个思想流派而已,他们觉得人先于“组织”而存在,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自由和财产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他们相信私有产权的神圣性和基于自发秩序的传统道德规范,他们对任何纯粹理性构建的思潮充满了警惕性。由此可以看出这其实正是洛克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思维。保守主义保守的是自由的传统、是财产和自由权的关系,而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

从近代思想家以赛亚柏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中可以看出古典自由主义更倾向于以赛亚柏林的消极自由,而新自由主义则更倾向于以赛亚柏林的积极自由同时也是柏林警惕的一种自由。伯克的古典自由主义和美国的启蒙者托马斯潘恩有着巨大的差异和伯克的尊重传统、冷静保守传统思想不同,托马斯潘恩是一个天生的反骨的狂热煽动分子。他的著作《常识》是美国独立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启蒙了很多人觉醒,潘恩虽然和爱德蒙伯克存在着不一样的思想观念,但在美国独立的这件事情上却大道殊同最终走向了共同方向。阿克顿勋爵说:妥协是政治博弈的灵魂。在英美的思想观念里,阿克顿勋爵的这句话的前瞻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因为有了爱德蒙伯克和亚当斯密的推动还有托马斯潘恩的启蒙,英国和北美殖民地才没有深陷战争的泥潭一直打下去,从而避免了两败俱伤。正是因为这种妥协的思想观念,北美走出了殖民的诞生了一代强国美国,而英国也从领土性国家走出来走向了商业性大国而英国自己也收获了巨大的相应的商业回报并继续做了世界头号强国一百多年。而这都是古典自由主义观念为世界带来的累累硕果,

因为观念决定行动,而思想观念绝不是务虚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关键的时刻思想观念往往能爆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从而左右着文明的最新走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