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猫和胳膊追不上的使节

身为一名使节,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泰山将崩而面不改色,进阶素质就是泰山将崩还能面不改色且有理有据地甩锅给匈奴。

张骞是一名优秀的使节,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种能力,会被他用在长安的农田边上。他凭着使节的本能,把话里的逻辑补正确后,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中。

再看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同行者们,掉过冰窟斗过狼,直面过杀人如麻的匈奴将领,濒临死亡时,走马灯都看过好几回了。

此刻看到赵农身前的手臂,他们仿佛又一次看到了走马灯。

满满当当的胳膊,甚至还在摇摆。张骞面色不变,脑子里已经闪过了仰躺的潮虫、鬼上身的毛刷、被猫抓碎的布条,和他的太奶。

使节们面容肃然不见惊恐,甚至似乎一些淡淡的怀念,赵农十分敬佩。

赵农感慨道:“不愧是大汉使节,许多人初次见到此物,虽只是断臂捧在手中,都被吓到两股战战,后来听说是祖宗之物后,才欣然接受。使节初次见到此物,且还是如此形态,竟也面不改色。”

什么叫“欣然”啊,是他们记忆里的那个“欣然”吗?

众人突然觉得离开大汉十来年,不光看不懂大汉人,连大汉话都听不懂了。他们表演着“面不改色”,机械性地被赵农迎到城门口。

城门口人不少,多得是人出门去鬼屋祭拜祖宗,顺便锻炼拳脚,为以后入鬼界做准备的。

当初,陛下发现这一新风气后,不仅没有斥责,反而顺应民意,鼓励游侠们去鬼屋扮鬼,陪百姓们练习武艺。

游侠儿们听到陛下这样说,都大喜过望,他们浪荡乡间,向来为人不喜,何时被这样看重过,想不到有朝一日,还能名正言顺当别人祖宗。

而练习的百姓们看到游侠们认真扮鬼,偶尔被棍棒击中,也是一副慈爱的表情,也对游侠有所改观。

一时之间,大汉人人向武,相处反而少了齣器。

赵农用肩膀上的胳膊给使节奉上水,说:“使节,某身上手臂太多,不便入城,只能送到此处了。”

有同行者问:”你既说手臂可取下,何不取下一同入城?”赵农默了片刻,从腹部取下三四条胳膊。

精壮的腹部暴露在空气中,掏满洞的特制衣服,倔强地

填补着手臂间的空隙,取下手臂后,只剩下网格布条挂在身上。

众人:..

懂了。

他们维持着表情,与赵农道别,走入城中寻找陛下复命。

身高超过十尺的卫士说:“陛下此刻不在宫中,还请诸位使节稍待,待我去禀报陛下,再来告知诸位。”

他腿脚灵活地跑向太宫园方向。

张骞目送这十尺巨人离开,缓缓说:“真伟丈夫也。”只是腿为什么是三截,看起来有两个膝盖似的。

另一卫士憨厚一笑:“多亏先祖努力。”他们才能脚下接一截手臂,一夜之间,长高两尺。

张骞等人盯着卫士应该长脚的位置,久久挪不开眼神。

这次不光看到了太奶,还看到了脚下手臂接手臂接手臂,身高直冲云霄的太爷。

没过一会,太宫园便传来消息,陛下正在太宫园中与大司农谈事,若有要事禀报,可前往太宫园面见陛下,若无事,便待明日,为他们正式接风洗尘。

张骞从身后布包中取出核桃、葡萄等植物种子,说:“正巧有作物种子,要交给大司农,请侍者带路。”

葡萄酸甜,可以酿酒染布,核桃油多,可以补充油脂,都十分有用,想必能丰富大汉物产。抱着“虽然大汉人已经这样了,可饭还是要吃的啊”的心态,他们整理好心情,向太宫园走去。

太宫园是专用来种植蔬果的菜园,与普通菜园不同,这里冬季时昼夜有火维持温度,因此寒冬腊月,也有新鲜菲葱成熟。

现在这里不但有菲葱,还有猫稻和稻猫。

接到通传说使节归国前,大司农正在向陛下展示猫稻种植成果。

旁边还有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的主父偃。

大司农摆开一排不同成长阶段的猫稻,指着最小的一株说:”陛下请看,此猫稻刚结穗。”

满地矮墩墩的绿色稻苗中心,抽出一根状如猫尾的绿杆,顶端是一颗核桃大、酷似猫头的稻壳,上面绒毛大多是绿色,也有部分偏黄棕,还有猫身上的斑点条纹。

大司农拿起一根草串起的害虫,放到猫稻上。

那猫头形状的稻壳立刻张开嘴,满口麦芒戳中小虫,很快就把它吞进茎干

中。

“猫稻与寻常稻子不同,稻壳生出猫耳后才授粉。”他指着第二盆稍大的猫稻介绍道。

这盆猫稻上多出一只高高举起的猫爪,猫爪伸展,露出粉嫩的雄蕊肉垫,大司农将雄蕊肉垫贴在猫耳上,授粉便完成了。

”待成熟时,猫稻不再吃虫,稻壳干枯,只要摘下猫头稻壳即可。”

这时猫稻已经长大到桃子大小,打开一枚,里面满满的糙米,看着就惹人喜欢。

“臣曾上书,言猫稻不惧害虫,除猫稻本身外,更有稻猫之功。稻猫与猫稻姊妹情深,会主动与猫稻嬉戏玩耍,看护稻田。”

刘彻问:”产量如何?”

大司农已经估算过,他难掩兴奋:“猫稻每株产量均为普通稻子的两倍之余。更难得的是,猫稻不惧虫害,更耐旱耐寒,损耗极低!”

主父偃也感慨道:“杂交水稻果然不同寻常。”

他从身后端出一盆瓜:“大司农不若试试以瓜杂交猫稻,悬挂于庭院瓜架上,藤上结猫头,盛夏可听猫瓜喵喵,还可驱虫防蚊,岂不美哉。”

大司农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出现主父偃描绘的画面,他顿时面色苍白,一副快要晕倒的样子。刘彻摸了一把稻猫,对主父偃说:“你可自己尝试,莫难为大司农。”

毫无种植天赋的主父偃,脸垮了下来,颇为痛苦地应了一声,随后抱着瓜,去到一旁失落。

张骞来到太宫园,面对的就是讨论猫稻产量与赋税的君臣二人,以及角落里的主父偃。

听到通传,陛下亲自起身相迎,一番君臣相得后,张骞说:“西域格局,臣已写下,待补充完整后,便可交予陛下。”

“另还有西域作物,与大汉不同,此核桃……”

他刚捧出核桃,一只通体绿色的大猫突然窜出来,用前爪拨动核桃,躺在地上玩了起来。他仔细一看,才发现绿色不是猫的毛,而是绿油油的稻叶。

这猫满身稻子,猫和稻各长各的,瞧着不像大汉的产物,更不像人间能出现的东西。

br/>

刘彻与大司农都很开心,区别在于陛下是开心核桃可以榨油,大司农是在开心它正常。

在猫稻与稻猫的包围中,张骞强撑着介绍完核桃与葡萄,突然觉得比起已经用腻原有形态,人与动植物都开始排列组合的大汉,还是初具人形的西域更亲切一些。

他婉拒了大司农品尝苹果的邀请,迫不及待对刘彻说:“此去未能凿通西域,乃臣之憾,臣听闻如今陛下麾下多得两猛将,想必踏平西域之日亦不远矣,臣愿为陛下再出使西域。”

大司农劝道:“你在西域也吃了许多苦,不若修养一段时间,养好身子再去不迟。”张骞意志坚定,婉拒了大司农的提议。

刘彻道:“你可带些大汉物产,与西域交换。”

张骞被稻猫蹭了一身稻子,他低头沉默:”……”这是怎么也逃不掉吗。

但想点好的,只要他快速去往一个西域国度,留下部分稻猫,队里的猫叫就能少一部分,快速与十个国度交流,送完所有稻猫,队伍里就能完全远离猫叫。

只要速度快,猫就追不上他。

就算身后所过之处已经遍地稻猫猫稻,他就不信,这辈子他还能走完世界,在满世界都种下猫稻的种子不成?

刘彻补充道:”此去事多,你可以选人与你同去。”

这次去西域,可不像上次,上次只是简单的沟通,更多的是去打个招呼,观察西域诸国的情况与想法,确认它们是否可以交流合作。

而这次过去,就是在上次探查的基础上,深度合作。这也就表示,这次的出使会涉及到更多的物品交换,技术上的正式交流,也会有更多专业人才进入队伍。

参与的人会翻上几番,张骞一个人带队已经不够了。

并不是不信任他的能力,而是术业有专攻,队伍里多一些不同专长的人,不仅可以减轻张骞的压力,还可以给出使带来很多便利。

张骞想了一圈,他看到角落里,一看就很不能正面面对稻猫的官员,心里有些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感觉。

真惨啊,他还能时不时跑出去,到西域洗洗眼睛,这人却只能留在这里,怎么害怕也逃不掉。张骞带着怜惜与同情,说:”陛下,此人可吗?”

角落里,试

图把猫稻嫁接在瓜藤上的主父偃:“?”大为震撼的大司农:”?”

刘彻:“可。”

张骞善良一笑:”多谢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匈奴人:悔不当初啊悔之晚矣!这家伙怎么窜这么快的啊!

太官园:“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口殖火,待温气乃生。”——《汉书·召信臣传》古代温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