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寻常的时候也就安心做着自己的事情了,之后有看到别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情还标榜自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时总感到一阵恶寒,恶寒之后是后怕。再之后就是一阵深深的思考。

前面讲了伯遥兄因为举报老师收钱过度而换了班主任的事情。一段时间还是在学校里长了本事。之后伯遥兄和我就被当成典型,一起被系主任约谈的事情。

在那里我隐约看到了两个“管理型人才”的身影,所以有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今天就来讲讲关于伯遥兄的一些故事。

先前知道伯遥兄姓“周”还是一个和我有差不多经历的人,主要也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我是很高兴的。觉得他的思想是跟我有点相近,是一个可以学习又难得的机会。正当我以一个交心朋友的标准的看待的时候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倒不是我被看得个透彻的,而是这个人与我想象中来到这个地方的理由截然相反。所以就怠慢了起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理由而已,但与我想象中有自己独特想法,同样觉得大学不如不考的思想相反。最好是两个不喜争端的隐士,一开始还是饶有期待的。

后来才发现这人真就是开始了报复性的打游戏,属于我之前阶段的时候了。也就没有那种对待真心朋友的态度了,毕竟俩人一天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我也没有鼓吹“游戏是天,是吃食”的想法,自然就冷淡了。

他因为自己的想法,在老师那里争取到了一个不用早会,也不用晚自习的特殊待遇。拉着家长陪他一起玩这个“自己就是有想法,自己就是特殊”的游戏。本来争取的好好休息,有空锻炼身体的时间都被他拿来挥霍了。早上起不来因为熬夜打了游戏,吃不了早饭去食堂还被学生会的人给堵回来,忿忿的一个愤青。晚上打算锻炼,又没人监督催促还没人在意他的成果。索性就只是走个过场,剩下的时间还是拿来打游戏好了。

他的生活水平在我们班还是数一数二的,可就是不够用。背地里没少说家长的坏话,一个月两千伙食费。多数拿来改善生活,培养了钓鱼爱好。买了不怎么用的哑铃和一直在吃的鸡胸肉和蛋白粉。学校套餐吃不完,还张嘴要起来伙食费。另外曾听他抱怨起因为自己什么管控不住买了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一部分钓鱼的一部分皮肤。提早用完了伙食,之后没拿到的样子。还说起了“养不起就不要生之类的话”。这个似乎是对钱没有概念,我当时也是。不过好在没有过多评价这个事情。

后来也走了高中的时候的老路,还是跟他聊起了游戏的事情。看他斗志昂扬,一副纵横四海的气度只是为了打一个游戏。再之后就做了有点童趣的把战神二字写到了衣服上的事情。

打游戏本就不能称为“战神”,而且游戏中还是没什么花哨操作的角色。并且没有达到顶峰,不知道是抢了谁的香槟来开。好像就满足了似的。不过我很清楚,那样打游戏得到的是“虚荣”而不是“快乐”。

他说起游戏还是在那个“简单与困难”的角色中聊的。不知道那些所谓简单的角色,分却那么低是为个啥。但上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要是有一个指标的话,二懂的花哨英雄应该和完全明白的简单英雄打得难分难下。要是简单的想赢还要拿一点操作和意识来弥补。不知道谁难。而且团队游戏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是不是有失公允。这还难说。

后来最有钱的他因为交50块钱的怨念搞跑了老师。当然这个也是一个大戏。有挽留的,但都是老师的舔狗。后来这些人又围到新老师那里去了。我知道他们也许只是需要一个老师,而不是他们口中所说的那个特别的人。

之前的老师跟我攀谈过,承认了我的想法。在卸任的时候下课前还跟我在我的位置上聊了一些这个“他被告”的糟心事。我因为抢了舔狗的位置而有点害羞,因为他们就在离我很近的地方呲牙咧嘴。

之后就是两个“管理型人才”的史诗级会晤。二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互相欣赏,是情比金坚。在本为对我二人的谈话中,我应为不是举报的人,也不是“管理型人才”而深深羞愧。并难以启齿的笑出了声来。

主任本来说我们这个班是一个有“潜力”(实话,但当时不知道可以理解成骂人),说为了方便管理来做这个班的另外一个班主任。平常的时候也就在班群里发点赞的大拇指图标。很大气啊,一发就是发三个。寻常的时候就更不寻常了,话也不说有乌龟一样的无声的期盼。除了帮忙搬东西和卖课根本找不到人。我知道这是作为“管理型人才”的班主任想着让我们能有更好的发展才卖课的。至于那些与炒菜可以说是没有正相关的计算机证件,只是想让我们有更好的未来。成为和他一样的“复合管理型人才”。这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班主任的殷切期盼。不是我这种连常人定义都不清楚的模糊在“灰色地带”的人可以恶意揣度的。

我说的伯遥兄的事件都是坏话,是抹黑的。这就代表我辜负了老师的期待,成为不了一个会发三个点赞,卖课,见不到人的“高端复合管理型人才”了。我有罪,请把我判处在你坟头跳舞跳到死的极刑。饿了就给我吃你的贡品,大小解都在旁边不远处。让我犯下“亵渎死者的重罪”,不要担心我是否承受的住。因为承受不住我会休息,也会跑。但我知道那是我应得的报应。

后来他对于伯遥兄的改造还是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伯遥兄还是没有早会,晚自习和还有偷去买九点的早餐的错误。每次指出的炒菜上的错误都被一一解释了,总是有理由的。就是不承认不会,这可真的就是“管理型人才”。还提前下课,不配合很多的工作。

开始伯遥兄还请我吃饭了的。我的确没有钱,也认为之后的相处会很愉快,于是就厚着脸皮接了。但他的所有善举都是标好价的,这让我很不舒服。因为还会有那种翻旧账的话说。觉得你欠他的。而不是出于什么兄弟情,还让人帮他做事来抵偿。这就打消了我之后的行动了,因为一开始的拒绝不是礼貌而是真的不想接这个。不是客套也不是翻脸。就是觉得可交触才接下来的应酬。在他暴露这个想法的时候就不想回报了,因为返回去只会让他越来越兴奋。觉得交上了一个朋友。

之前接他的东西的时候我也确实说明了可能没有回报,他满口答应下来。后来“欠”字的意思一出来就没有兴趣了。也觉得确实他是一个没有想法的小爷样子,就减少了交际。

伯遥兄还有一个我记得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在看“唯物和唯心”的区别的时候,他给我讲起了“唯物与傻逼”的区别。

因为标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我还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唯物和唯心的一种。他就准确知道了。我对他有了一定的开导。他理解的唯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傻逼”。而唯物是理性的,理性就是好的。认为唯心者是一群看不到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当然他不知道标尺也是不知道这些话的。

没“辩证”就是一堆理解不来的东西了。

后来有个他之前的同班同学来找他聊天。几句话下来就萌动了春心了。觉得人家之前的行为和现在的去而复返是“喜欢”的一种表现。其实就是老同学的寒暄而已,发的表情包还认为是一个不得了的东西。是一个时间走后才自然表露出来的爱意。

当然失去得很快,因为这样的人是不知道争取的。只知道别人倒贴。再那自己的死标准去补偿别人。太理想了。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和远没有表现出来的思念,表达出来的爱意。远方的佳人可以感受到。但这个是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请问这个理性吗?这个就唯物了?

他竟觉得自己在向别人靠近,可有效步数又有多少?别人也没有引导他向自己靠近,也不曾想过一个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他的故事里就是一个可能当成责任和义务的班长对自己的关心罢了。有点像班长和问题少年的故事模板了。关心是爱的一种,但不是那个想的样子的爱。

然后伯遥兄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删除了大家。在王者里跳脱出来沉迷了吃鸡。并在炒菜这个道路上前进了一会儿回家跟着老爸买轮胎去了。

记得上次说什么出去工作要5000左右的轻松活络。但我是没有看到他的能力的,果不出我所料。要是哪个工作可以让人一上来就是大概九点钟上班,十一点下班,一点多上班再五点下班就好了。一个新人就得到五千,还有时间来打游戏还有建制和福利,制度完善。这个是不是在梦中?或者不太严谨,就我知道的还是有个活的。就是继续当他的学生,但是一个月撑死两千。但可以气人并不服管,还有时间继续打游戏的。应该还是不错的。

也是,伙食费都是那么多。谁接受得了这么大的落差呢?不过我好在当时一个月900,还不太大。之前没打游戏还有一点工作经历。也看视频里别人讲的社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幻想了。

打扫卫生的时候有他是一个挺不好受的事情。我情愿少他一个人,都不愿意他来展现出一种明明拈轻怕重,还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一个不合作,不结盟,不主动,不拒绝,是我不喜欢的样子。只抖机灵摸鱼。要是他是深层隐藏就好了,第五层什么的。只不过还是没有表象。或者只是我看不出他在装傻。因为表象出来的就是众人都不喜欢他。

自己就是天,不知道何时我确定自己已经离开了那个阶段。或者变成了稍高级一点的我就是天。但我看到的就是一个曾经的我。自己真是见识浅薄但就是不知道。一个小bk还装什么大佬?这同样是对我说的话,因为新的东西始终发现不了。老的东西又研究不到,找不到课题,也没有多透彻。还是一个什么都没有接受的状态,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因为多少有点偏差。

只能说出一个偏向。现在不就才知道莫名其妙入坑哲学,思考一些没头没脑的东西。而都是前人想过了的。看别人的科普来,又觉得是一些寻常的生活的问题。我是没有前人大佬点得那么明细,但确实思考过。有没有结果和自己的有口癖偏好的答案也不怎么清楚。但也就是单纯看了别人的观点,之后体现会慢慢浮现出来。还有之前就看到的也就没什么大事了。

只不过说这个是看到现在的哲学视频讲解(也就是哲普),弹幕飘着牛逼之类的话还是多少有点碍眼的。因为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学生而已。还在打游戏的空闲看到这个了。不过这是一个好事。

也许这些弹幕和态度都是现在探索知识的环境。略显低幼了,不过我更好奇之后的年轻人了。不得了。不过我看到的家里哥哥的小孩不是那个样子的,操着一口奶气(主要是大舌头)的口音,不想上学,在家里横行霸道,几岁了还在喂饭,大呼小叫的小霸王。只觉得莫名好奇。担忧还犯不上。我不为未来的年轻人操心。因为那也不是我的责任,我的小孩也是不会多操心的即使现在还没女朋友。因为那也不是操心可以操来的。

也许这就是规矩,这就是循环。现在的人比我的时候还要幸福。却还是走上了差不多一个样子的懵懂状态。我原以为是下一个版本的一级号,会有什么我当时没有的福利,结果却是一个又一个看不见区别的循环。他与我的不同只是家长带给他的,时代给的。比如我出生的时候完全看不见智能手机的不能【自理】且有点自大的低能,而这个就是有手机的【低能】罢了。毛病也是差不多的,他不会因为时代的更迭而得到理应的提升,而是又一次走上了之前相同的道路。

也许这就是规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