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赵氏小姐的马车不愧是上等马车,一路上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颠簸,使得智臻靠着车厢侧壁便睡着了。

由于出发的时候已经时日不早,到达的时候也接近晚饭时候,智氏宗主府门口的来客络绎不绝。智宵也早已经将迎接来客的任务交给了下人们,投身到晚宴的准备之中。

客流量的增大使得一些凡俗的礼节有所省略,赵氏小姐的马车队列到达智氏宗主府门口时便分做了两队,拉运礼品的沿着小道前往智氏府库,在那里有专门的下人等候着清点礼品。而智臻他们乘坐的这辆马车便直接驶入智氏宽敞的庭院中。

“到了。”赵氏小姐轻推睡得正香甜的智臻。

此时的宴会场中各大氏族来客几乎已经相应落座。在智宵的引荐下,赵无恤也已经和智瑶有过交谈。智瑶此人虽是生得人高马大,但目中无人的性格着实是令赵无恤不喜。

赵无恤面无表情地坐在赵氏来客区域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中,本来这一区域中的次座才是他的位置,首座自然是其父亲赵鞅的。但赵无恤着实有些厌烦某些氏族谄媚的举止,便缩在角落里,身旁的一个位置自然是留给自己妹妹的,在得知好久不见的妹妹也会一同前来时,赵无恤别提有多高兴了。

与智申的两位公子关系所不同的是,赵鞅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五人的兄妹关系是出奇了的好。

“哥。”赵无恤耳朵里传来一声娇喝,熟悉而动听。

看着刚刚进门环视一圈便找到自己的妹妹,赵无恤急忙前去搀扶,眼中满是疼爱。

“好久不见了,素儿长高这么多了呀。”

赵素浅浅一笑,“哥,我在途中遇到一位公子,说是你的故人,便带他一起前来了。”

故人?自己常年留在邯郸,在这绛城中哪会遇到什么故人?

“公子请进。”赵素向身后赵无恤看不到的地方微微一笑。

智臻顿时有点愣住了,自己哪认识什么赵无恤,单凭那一面之缘,又过了这么些时日,怎么可能还记得自己。

智臻还在犹豫自己是勇敢踏进去发挥着厚脸皮的精神,还是转身拔腿便跑的时候。赵无恤往门外迈了一步,看到了赵素身后刻意站在赵无恤视线之外的智臻。

赵无恤先是吃了一惊,旋即便恢复正常,眼中反而多出了一丝笑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他上下打量了智臻一番,随后又笑吟吟地朝着赵素说,“确实是故人,素儿真是帮了我好大一个忙啊。”

“快快有请。”不等智臻有所反应,赵无恤急忙拉着妹妹和智臻来到先前自己占住的位置。

三个人看着两个位置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要不我就不打扰你们兄妹相见了,赵公子。”

赵无恤也是尴尬地挠头,他要早知道的话就占三个位置了,旁边那位置的赵氏亲族牌位都已经立在桌子上了,总不能仗着少主的威风将他赶出去吧。

“公子要是不嫌弃的话……”赵无恤尴尬地说,“要不挤一挤?”

智臻本想说出拒绝的话,然后迅速逃离这个地方。虽然他是智氏家族的人,理应坐在智氏那边的位置。但父亲肯定是

带着大哥前来,智氏那边同样没有自己的位置。再者本来自己就惹那智瑶不喜,今天要是再撞见智瑶了,那可不太妙。

但不巧的是,赵魏韩智四家当代宗主一同从门外走进,标志着宴会的即将开始,在四位宗主的眼皮子底下可不容易溜走。

“那也只有如此了,赵公子得罪了。”智臻咬咬牙答应了。

所幸赵无恤要的这两个位置藏在角落里,周围都是赵氏的大人,足以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挡住。而这座位本就是设计给成人的,三个孩子在两个座位中坐下后还能剩出一些空间。

座次自然是从里到外智臻,赵无恤,赵素。

“公子何人呐?”赵无恤看着赵素问道。

“啊?这位不是哥哥的故人吗?”疑惑之余,赵素才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这位公子叫什么。

“小生名叫先民。”智臻看着对彼此互相无语的两兄妹抢先自我介绍。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他可不希望在这个场合被送回到智氏那边。

“不知那天先民是怎样凭借一眼就看出我的身份?”赵无恤赶忙将藏在心中的疑问说出。

“邯郸蔬果,晋国闻名,结合一些外界流传的公子美名,便胡乱一猜而已。”

“哈哈哈,先民真可谓机智也。”

经过一番交谈,两人顿时感觉有几分情投意合的感觉,都在心理暗暗感慨着。

“说起来还真得感谢素姑娘的救命之恩。”智臻朝着赵素微微一礼。

赵素显得有点害羞,微微还礼。

赵无恤却听得有些云里雾里。赵素便将自己与智臻相识的前后经历诉说了一遍,却是听得赵无恤一阵皱眉不满。

“智氏管辖地治安如此之差么?王公贵族竟是当街鞭打平民。”

赵无恤从妹妹的讲述中猜测到是某位王公贵族下的狠手,毕竟普通平民能够使用马鞭的是少之又少。而赵无恤平生最厌恶的便是欺压无辜百姓者,在晋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鞅教导下,年幼的赵无恤有一颗仁厚的心。看明白这一点的智臻对赵无恤是更添好感。

“啪啪啪。”随从们响亮的拍手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智氏宗主智申乐呵呵地说着一些套话,无非是一些欢迎各位前来的客套话。智申是一个凡事喜欢简单明了的人,很少发表一些长篇大论,这次也一样,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招呼着众人开餐喝酒。

这时眼尖的人已经发现了智氏公子瑶并没有在现场,“智宗主,敢问令公子瑶现在在何处呀?”

“我来了。”智瑶从后堂抱着一缸美酒前来,“如此宴会岂能没有美酒乎?抱歉各位智瑶姗姗来迟,就给各位亲自倒酒以赔不是了。”

智瑶向着身后比划了一下,“再让我家剑术高超的剑师给大家舞剑助助兴吧。”

豫让是智瑶众多剑师中最受尊敬的一个。豫让在投身智氏之前,先后辗转范氏、中行氏皆不得其用,在来到智氏之后,智瑶先前的剑师便一个个都被“打入冷宫”。

当时中原大地较为流行的有两种剑法,其一叫做越女剑法,相传是由越国女剑客所创立,该剑法令越王勾践极为惊叹,剑道秉持着以“利”补“力”的圭臬,偏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其二便是曲城子创立的曲城大剑,剑法与越女剑法截然不同,剑法起势犹如狂风暴雨,极其刚烈。

豫让便出自曲城门下,精通曲城大剑,深受智瑶的喜爱。而越女剑法在智瑶看来纯粹狗屁不通,弱就是弱,强就是强,以弱胜强岂不是有违语法,还有那什么“天剑合一”、“人剑合一”之道,赤裸裸的无稽之谈!

宴会的场地极其广大,容纳下了晋国普天之下的各大来客,当然也能够容纳得下豫让舞剑。

豫让抽剑出鞘,站在宴会场中央,气沉丹田,然后开始舞动起来,时而剑气如惊雷,势不可挡,时而剑气如细雨,细小轻盈。顾前顾后,顾左顾右,拔剑四顾心茫然,不漏破绽,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敌之机便是越女剑法小成之法。

角落里的赵无恤和妹妹赵素都只是在欣赏着豫让的剑法技巧,都在感叹着越女剑法的巧妙,与自然相融合的平和静谧。而智臻确实看得有点入迷,他确实今天第一次见此剑法,但也对此剑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添酒的智瑶看到这一幕却是有一丝不满,自己本就对于越女剑法存在着种种不满,豫让却还是要在自己的成人礼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演练此种剑法,究竟有何意图?

智瑶将酒缸放在一旁,纵然抽出随身携带的佩剑,阴沉不满的气场外溢。这一举动着实让周围的人吓了一大跳。

“我与先生共同舞剑为大家助兴。”

智瑶说罢便在豫让另一边表演起曲城大剑,势如破竹,动如惊雷。原本和谐自然的宴会气氛顿时多了一股火爆之气,不少人顿感不满,只是碍于智氏的面子,所以才压制住不满的情绪,克制住想要发出的闲言碎语。

智瑶舞着手中的剑,一道道霸气的气势外露,使得宴会前排人员顿感不适,智瑶的剑气突然像是有控制的一般,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剑朝着身边的豫让刺去。

豫让的越女剑法只是小成并不精通,如何抵御得住智瑶如此霸道的剑气。他的身形晃了晃,嘴角隐约有一抹红色流出。豫让深知如此场合见到一抹红色有多么的不吉利,甚至自己会性命不保。他在感知到智瑶的行动时,便开始进行舞剑表演的收尾式,待到鲜血即将从嘴角流出时,豫让早已经行礼完毕转身走回后堂了。

在场的人虽然动武艺的人不多,但都能知道智瑶的突然舞剑的原因是什么。只是有了豫让的刻意隐瞒,众人并不知道豫让受伤的事实,只是知道智瑶的剑术压过了豫让。

随着豫让的受伤退出,智瑶便也躬身行礼。

“好!”晋国栾氏宗主第一个叫好,率先打破了尴尬的局面,“公子瑶好武艺。”

随着第一人的出现,叫好声如潮水般涌向智瑶和其父亲智申。

“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武艺,未来当是一代猛将。”

“贺喜智大夫,有瑶公子这样出色的儿子,智大夫教子有方啊。”

晚宴的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全场气氛都在溜须拍马中欢腾着。

角落中的赵素不禁冲着旁边两人小声感慨道:“这智瑶真是好强的剑术。”

“如此霸道的剑道,恐怕他已经达到曲城大剑大成的境界了。”赵无恤回应着。

“只是可惜。”智臻满不在意地咬了一大口手中的鸡腿。

“可惜何事?”

“可惜这偌大的宴会厅,容得下天下的百官,容不下区区一个剑法。”智臻满怀深意地说。  26890/11040370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