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你能投资多少

谢招娣看着他。

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她的时候好似一个漩涡,可以把人给吸进去。

“因为这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现在深圳作为试运营点,一旦起到效果,那么全国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桥梁、运输、住房,以及各类实体经济,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房产,在未来将会是刚需,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谁都会需要购房,甚至房子成为很多人结婚的必须品,同时,也会成为很多人的心理安全需求……”

谢招娣其实也曾对房地产的发展怨怼过。

那会她刚毕业,手里头没钱,真的是穷到喝不得一块钱都掰成三份用,然后还得租房子,好的吧,贵,便宜的呢,要不就是老破小,要不就很偏远。

当时她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一定要在城里买个房,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能存放自己安全感的地方。

可是,就她那点微薄的工资,买房子?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那会她也是真的羡慕有房的人,同时也真的恨那些把房地产炒到她买不起的人!

甚至一度觉得,为什么非要买房呢?农村的房子不好吗?不仅宽阔而且舒适,村里空气也好!

可想想,她在村里也没有房子啊!

爸妈的那个房子早就被侵占了!她就算回去,想要要回来,那估计也要纠缠很久!一想到这,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赚钱买房!

想着想着,谢招娣不由得笑了。

对于过去那个有目标,肯奋斗的自己,她还是很欣赏的。

也是因为那样努力奋斗的自己,才有了后来辉煌腾达的自己,也才会让自己即使在重生后,也能很好的生活。

周政时看着她,不懂她为何会发笑,“你在想什么呢?”

谢招娣看着他,“如果我告诉你,在未来三四十年后,我们所站的这一片土地,全都会是高楼大厦,甚至成为经济最繁华的地方,你信吗?”

周政时似乎是在思考她话里的真实性,沉默片刻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信!”

谢招娣忽然就笑开了,笑意如同夏日里的荷花,灿烂夺目。

“那既然如此,要不要合作一把?”谢招娣趁机问道。

周政时看着她,勾了勾嘴角,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要拉多少投资?”

谢招娣直接脱口而出,“320万。”

这钱对于见过动辄上亿的谢招娣来说,确实不多,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就是一笔巨额。

周政时这下笑得更开心了,“所以你觉得我有320万?”

谢招娣知道他这话是在调侃自己,不过她也不生气,继续道,“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创造出这么多。”

“怎么说?”周政时颇有兴趣地看着她。

谢招娣并没有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而是反问,“如果你投资的话,你最多能投多少?”

周政时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

“一分不投?这么好的项目你一分都不投?”谢招娣没想过自己的眼光会这么差吧,自己看中的人,该不会真的是个穷光蛋吧!

可看他这样子,一点都不像是没钱的人啊!

莫非真的看走眼了?

“也不是不投,但是得等你找到大头后我再做决定。”周政时实话实说,今天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不错的项目的,但是说实话,房地产确实不在他暂时的考虑范围内,因为这个投资周期长,而且额度大,他确实没那么多钱。

不过谢招娣说的,也都是他所想的。

房地产这块蛋糕想必很多人都看中了,但是说真的要谁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投资的话,这真的有点难!

“但是,”就在谢招娣犹豫着要不要换个目标或者再好好游说游说他的时候,听到对方继续开口道,“但是,我认识几个比较靠谱的港商,说不定他们有想法,最主要的是,他们有钱!”

这样的话……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可以啊,只要能凑到款,就可以开工,一旦建成,就会有回报,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虽然她不知道现在投资房地产到底可以赚多少,但是,绝对不会少就是了!

“你倒是挺自信!”

“因为这是一个绝对可以赚钱的项目,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周政时没想到会在一个女人身上看到如此自信且笃定的一面,而且,她的眼界和格局都很大,若是可能,他甚至都觉得,她就是一条蛟龙,只要有机会,就会乘着云雾进化成龙。

“既然如此,认识一下?”周政时主动伸手。

谢招娣在想,自己到底该用哪个名字比较好时,周政时率先开口了,“周政时,多多指教!”

周政时?

谢招娣一愣,这不就赵志国给她介绍的人吗?

当时在他住处没等到,没想到竟然有缘在这里见到了,不过当即她也做了决定,索性就用了刘香莲这个名字,“刘香莲,认识你很高兴!”

然而,他在听到她名字的时候脸上并无半点表情变化。

谢招娣暗搓搓的想,合着自己在这瞎激动,对方全然不知道有她这号人物?

不过这也不能怪周政时,因为在赵志国的介绍信里,他压根就没提过谢招娣的名字,只说有个女人到时会来深圳,到时拜托他照顾一下!

所以,当他听到谢招娣自我介绍时,他真的就觉得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名字罢了。

当然,谢招娣也不是会在这种小事上计较的人,两人互留了联系地址,并且约定三天后的十一点在顺枫茶楼见面,届时他会带人出席。

谢招娣应下。

但是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只会等待的人,在接下来的这三天里她也没闲着,一方面继续在有可能投资的富商,另一方面也在观察市场。

这次回去,她得批发点东西回去,而且要那种好卖的,可以长期留存的。

既然她可以卖凉皮,那自然也就能卖其他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