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李胜利想卖草鱼

李胜利说有事要找余乐阳帮忙,把她叫出厂房后,又不说是什么事。

带着她先回了一趟大队部,叫上会计大姐,就往山上走。

余乐阳一头雾水,不知李胜利要带自己去哪里。

不过她也没问,跟着走就是了。

很快,他们仨就顺着田坎,经过洞子湾,爬上半山腰的竹林。

只容两人并排走的石径小道,穿刺进遮天避日的竹林深处。

一进入竹林,余乐阳眼睛就四处打量,想看看有没有新笋长出来,挖回去炒腊肉,味道一绝。

吃不完的可以煮熟晒笋干,或者泡进酸菜坛子,泡上一年半载,用来炖老母鸡……

吸溜……回味着酸笋老母鸡的香味,余乐阳嘴里就疯狂分泌唾液,口水几乎要从她眼角流出来。

会计大姐心细,看出她的意图,便笑道:“想吃嫩笋子啊?一会儿去附近的地里借把锄头,顺便挖一点带回去。”

这片竹林是公家的,一般人可不兴挖。

余乐阳收起馋相,不好意思的笑笑:“到时候我跟大队买吧。”

会计大姐笑着说好啊,到时候收她便宜一点就行了。

有了这个开头,余乐阳和会计大姐就一路聊了起来,关系也拉近了很多。

会计大姐五十多岁,挺柔和的一个人,听说她小时候上的是书孰,十五岁就去省会上女子中学。

后来战乱,她放弃读大学,做了一名女工,解放后回到乡下,做了大队会计。

有人说话,脚下的路都变短了似的。

没一会儿,他们出了竹林,又经过一片小树林,眼前豁然开朗。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是一个巨大的水库。

水库上碧波荡漾,有好几群鸭子在里面凫水嬉戏。

走在前头的李胜利停下脚步:“我们到了。”

余乐阳:“……我们来水库干嘛?”

李胜利带着余乐阳走到水库边儿上,让她往水里看。

余乐阳抓着岸边的大树,探着脑袋往水里一看,只见一条大草鱼钻出水面,鼓了一个泡又潜了下去。

它的旁边,还跟着一条小一些的草鱼。

余乐阳高兴的叫道:“哇,好大的草鱼!”

她又想吃烤鱼了,怎么办!

余乐阳看见鱼就高兴,李胜利却高兴不起来。

他叹了口气,这才娓娓说出此行的目的。

“水库里的草鱼已经泛滥了,咱们的水库大,里面起码有上十万斤的草鱼。”说到这里,李胜利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往年我们都打上来,煮熟了当猪饲料。如今咱们成立了食品厂,我就想着,咱们能不能把草鱼做成罐头之类的卖出去?”

李胜利能想的办法都想完了,他是真的束手无策。

当初县里有人和他打擂台,分走他们销售份额后,他不是没想过别的出路。

比如把草鱼卖到市里去。

可是他们距离市区的距离不近。

每次魏柏骑自行车回来,抄近路都要一个多两个小时。

金桂大队又没有自己的拖拉机,每次拉货都需要去别的大队租借,或者用自行车,纯人力把鱼驮去市里。

长途运鱼并不好弄,氧气、温度都很关键。

鱼越大,耗氧量就越大,也越不利于长途运输。

在没有充养设备,和控温条件下,想要活鱼长途运输,鱼是小头,水才是大头。

而且现在的交通条件差,拖拉机抖动,鱼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死亡率就会成倍增长。

李胜利不懂这些知识,往往是他们长途跋涉,把一拖拉机鱼弄到市里,鱼能死一小半。

供销社再放池子里养一晚上,又会死不少。

再加上市级供销社,有附近的公社和农场供鱼,对他们的鱼的需求量并不大。

这样一来,他们只能赚一点辛苦钱,有时候甚至连辛苦钱都赚不到,还得亏本。

后来,他们就只在赶大集的时候,捞一点鱼去集市上卖。

即使这样,卖鱼的速度,也跟不上水库里的鱼的繁殖速度。

余乐阳听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是守着金山银山,还穷得要饭啊!

李胜利明显是有了思路,问余乐阳:“能不能把草鱼,做成烤鱼罐头拿出去卖。”

自打上次吃过余乐阳做的烤鱼后,他就念念不忘。

余乐阳做的烤鱼味道那么好,如果做成罐头,肯定会受欢迎。

烤鱼罐头?

倒是个好想法,不过烤鱼工序复杂,冷了之后会有腥气,未必就适合做成罐头卖。

他们沿着水库边走边聊,余乐阳发现这个水库真的很大,而且全在金桂大队范围内,就算没有十几万斤鱼,几万斤妥妥的有。

她脑子里飞速运转着,一种种鱼的做法,不断出现在脑海。

做成重油重辣的香辣鱼罐头?

还是晒成咸鱼、腊鱼?

余乐阳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办法:“具体的鱼制品产业链还得好好琢磨,不过目前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先卖一点鱼出去。”

李胜利眼神一亮,一脸希冀的看着余乐阳:“什么办法?是决定要做鱼罐头了吗?”

“不是,深加工食品要做些什么,我还没想好,得等我去首都开完会回来再细说。但是目前可以先把草鱼加入端午礼包,不过数量少一点就是了。”

李胜利一脸懵:“什么端午礼包?少一点是多少?”

“嗯……至于数量,如果我进行得顺利,两三斤左右的,能卖出去几百条。至于端物礼包……”余乐阳就详细跟李胜利和会计大姐讲解了‘节日大礼包’的概念。

李胜利听完眼前一亮:“东西还能这样卖!”

余乐阳说:“之前我想多卖出一些果酱,果酱搭配粽子做礼包,但总感觉这个礼包太薄太素,不够有吸引力。现在咱们把草鱼加进去。两块钱的标准,一大一小两瓶果酱,四个粽子,一条两三斤的草鱼,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胜利没有不同意的。

本来果酱的销路就没完全打开,如果能同时把果酱和草鱼卖出去,那不是一箭双雕么!

办法虽好,但李胜利还是担心销路问题:“这些礼包,我们放在哪儿卖?也放在供销社吗?”

虽然有果酱有粽子还有草鱼,两块钱的价格超级划算,但谁会花两块钱买这样一个礼包?

现在的人都节省着呢,能省则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