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陆砚和袁小雨达成合作

就是说,陆砚现在还得到处找原材料生产厂家,但他的量不大,所以对方给的条件很好。

而袁小雨公婆家的工厂是做球泡的,是灯饰产品的初级部件,就是原材料,陆砚得向这样的厂家采购,之后组装成灯饰,再进行出口。如果原材料价格能降下来,那他们的利润空间就大了。

再说,以后做日光灯,弄不好还得跟类似的厂家打交道,现在布一个前哨,了解下他们的运作,也未必不是好事。

于是,他说到:“好,明天你把球泡的成本价格给我,再把起订量给我,我研究一下,过几天给你答复。”

袁小雨回到家,向自己的爱人方志强说了这件事。

“志强,我们以成本价对他们提供球泡,他们给我们进出口渠道,这样还好?”

“球泡虽然不赚钱,但如果能赚到进出口渠道,那也是赚钱了。那些外贸公司太可恶了,他们看不上我们工厂,都给的是边角料的订单,而且我们只是生产商,跟采购商根本接触不到。我为了扩大内销,才去了武水找销路的。如果这个陆砚能给我们找到出口的销路,我们又没有损失,那当然是好事啊。老婆,你真能干。”

“陆砚叫我们把几种球泡价格和数量给他。”

“这些球泡都是常备品,我们什么时候都可以生产的,如果量太小,开一条生产线就要亏本,所以得有最小起订量。但是如果他们要的量大,占用了我们的生产线,那就不划算了,所以我们只能给他们最大订单量。”

“既然是我们求着人家的,就不要给最大订单量了吧,给个最小起订量就可以了。实在太多,没办法了再说。”

“也好。”

袁小雨拿到报价单,赶忙又去找了陆砚。陆砚看这个报价单的价格,的确非常优惠。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圣诞节虽然只有几天时间,毕竟质量还得过的去才行。

袁小雨跟他赌咒发誓,质量肯定好。他又要求袁小雨给他弄几个样品过来,她只能答应了。

经过这三四轮拉锯,两家达成了协议。

由陆砚向袁小雨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且为他们提供进口资质,但袁小雨必须保证质量,否则就会砸掉辉清的招牌。袁小雨向陆砚以成本价格提供球泡,也必须保证质量。

这其实就是品牌外包。辉清是一个品牌,而袁小雨是他们的外包工厂。只不过,袁小雨具有跟国外采购商直接交易的权利。

陆砚跟德国人的合作比较顺利,但有些订单他做不了,就给了袁小雨。虽然这些单子量都不大,但好歹工厂能跟采购商直接洽谈了,方志强父母还是高兴的很,他们对袁小雨的印象在改观。

在房归海的努力下,镇流器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其实得以于改进材料才实现的。以前的材料散热性能很差,动不动就烧掉,现在的新材料,散热性能好多了,不会被烧掉。不过,材料变好了,价格也自然而然地上升了。

房归海热情地向陆砚介绍着他进行技术公关的过程:

“陆贤弟啊,我是拿着美国和德国的材料拆解,才发现问题的。你看,我们以前的样本,从外观看和这两家无差异吧?但其实差异可大了。我是一项项材料对比实验之后,才知道的。材料的配比导致散热性能差异大的很。而能生产这种材料的厂家,就这一家。他们还不肯告诉我,因为他们是和厂家签了保密协议的。在我们一再的努力下,他们也答应我们供货了,这个问题算得到解决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