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陆砚答应让舅哥去自己工厂工作

沈大成拒绝到:“要不万军还是在家里吧,我们还能养得了。”

孟丽娟一蹦八丈高,说到:“在家跟你和西北风吗?今年的提留交不上,粮食钱又打了白条,我都要愁死了!”说完,毫不顾忌地躺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跟了你沈大成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现在都要断子绝孙了还不着急”之类的话。

陆砚吓到了,和清溪赶忙将老岳母扶起来。

陆砚说:“妈你放心,哥的事我们管。”

陆砚想,仓管的确需要一个知根知底的人。

即使可以招到人,万一监守自盗,他到哪里追究责任去?

这个舅哥虽然人懒,但人还是可靠的,这轻松的工作还是能胜任的。

何必为这事让岳父岳母争执呢?

看到老婆恼羞成怒,沈大成只好在旁边不再说话。

清溪和陆砚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清溪哥哥,陆砚的表妹芳芳,还带了60个工人。县制衣厂的工人们,都是80年代左右招进来的,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孩子也上学了,正是负担重的时候,可是他们已经半年多没有发工资了。实在没有办法,有的人就自己做点小生意,可大部分人没有办法自谋生路,到处打零工。这个招工启事出来,大部分人都去报名。

清溪觉得很幸运,这些工人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她上次跟袁小雨去招人,才招了20个人,还费了老大劲儿。这里的工人都是现成可用的,省了多少事啊。

清溪是这样规划的,有80个熟练工,再带一些徒弟,平均每个工人带2个徒弟,几个月之后,就有240个工人了。他们一个车间60个人,四个车间就能建设起来了。不过板房还需要打板的人,大概3、4个,那就从这80个人里面,找技术最好的,开最高的工资,她相信一定能有合适的。

就这样,带着第一批80个工人,路绅服装制衣有限公司就挂牌成立了。

这个名字,是陆砚和沈清溪的姓合在一起,但也有一些来历。

就是说,穿上他们的衣服,就跟路上的绅士一样有气质。

其中,沈清溪是法人,陆砚占50%的股份,沈清溪占20%的股份,刘向军占5%的股份,还有25%的股份,给未来的投资者预留,目前陆砚在名下代持。

厂里的初始投资600万,其中300万是自有资金,300万银行贷款,这钱都是陆砚出的,按照这个比例,他占股90%以上是没问题,但陆砚表示,只要能取得控制权就行,所以他只要求占了50%的股份。第一期厂房建设好之后,会陆续建设办公楼,仓库等。

其中陆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除生产之外的一切包括市场营销、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管理人员的培训,沈清溪是副总经理,负责研发、设计等前沿工作,也负责打板那部分工作。而刘向军是生产部部长,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就是几个车间,以及仓库。

挂牌的鞭炮声响起的时候,刘向军感叹不已。

这段时间,刘向军一个人在粤州四处奔忙很累很累。第一批货马上就要出了,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隔行如隔山啊。当初镇流器行业,他花了两年才熟悉,可现在又重新进入服装行业,他又得从头学起,真是太辛苦了。

他现在已经28岁了,农村的话,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这两年,家里老在催他结婚,可是他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姑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